功高震主之嫌,非上智其能免乎。——《南北史演義》
“功高震主”指的是如果一個臣子的功勞過大,那么他很容易讓皇帝感受到自己的地位被威脅,受到皇帝的忌憚。
“功高震主”的后果主要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當(dāng)君主的手段高明,而臣子沒有什么造反之心時,君主很可能會因為自己的心理而除掉一位真正有能力的大臣。第二種情況則恰好相反,那就是君主手段軟弱,而臣子的確有謀反之心,這時臣子往往會真如皇帝所擔(dān)憂的那樣,在某一天發(fā)動兵變,奪取政權(quán)。
當(dāng)然,這只是兩種常見的情況,并不足以涵蓋我們復(fù)雜且真實的歷史。
在歷史上,就有這樣一位將軍,他本無謀反之心,卻被皇帝一日勝過一日的猜疑逼得生了謀反之心,最后他闖進了宮里,并且打算入宮強娶皇后。
孛羅帖木兒,又叫孛羅鐵木兒,元朝人。
他的父親是當(dāng)時頗有名氣的鎮(zhèn)壓起義的將領(lǐng)答失八都魯,受到父親的影響,孛羅帖木兒從小便跟著他一起上陣殺敵,軍事能力得到了很強的鍛煉。
正所謂“上陣父子兵”,在至正年間,孛羅帖木兒和父親一直在并肩作戰(zhàn),他們先是駐守在襄樊,后來又被調(diào)去了河南,立下了很多戰(zhàn)功,讓皇帝對他們很是欣賞。
可惜在至正十八年的時候,父親由于受了敵人的奸計而兵敗,一生勝仗無數(shù)的將軍忍受不了這樣的屈辱,憤憤而死。
在父親死后,孛羅帖木兒接過了父親手里的重?fù)?dān),重操軍隊,重整旗鼓,繼續(xù)著和敵人的斗爭。
當(dāng)時對元朝威脅最大的起義軍就是紅巾軍,孛羅帖木兒一直在和他們做糾纏,在他強大的兵力和超強的作戰(zhàn)能力之下,紅巾軍根本不是他的對手,很快便被他打得四處逃竄。
孛羅帖木兒一鼓作氣攻占了濮州,直接讓紅巾軍原本幻想的和同伙一起圍攻元朝首都的計劃破滅,但是紅巾軍并沒有死心,而是再一次發(fā)動進攻,企圖攻占元大都附近的城市,對元大都造成威脅。
朝廷在無奈之下,緊急召回了孛羅帖木兒,孛羅帖木兒一路北上,終于趕在紅巾軍進攻元大都之前攔下了他們,將他們一舉殲滅。
這次戰(zhàn)爭的勝利讓皇帝對孛羅帖木兒很是滿意,將他封為了大將軍,賜予了無上的榮耀。
可是,伴隨著孛羅帖木兒踏入朝堂,很快便有一些心術(shù)不正的大臣對他心生不滿和妒忌,原因無他,因為孛羅帖木兒實在是太優(yōu)秀了,這樣的優(yōu)秀讓很多臣子都產(chǎn)生了恐慌。
于是,有心之人開始有意無意地在皇帝面前說孛羅帖木兒的壞話,這讓原本對他充滿信任的皇帝也不禁動搖起來,最后,在“功高震主”這幾個字的影響之下,皇帝一狠心,收回了孛羅帖木兒的兵權(quán)。
這樣的做法讓孛羅帖木兒很是寒心,他沒想到自己一心為了朝廷,結(jié)果皇上竟然這樣對他。
心灰意冷的孛羅帖木兒失去了曾經(jīng)想要造福百姓的豪情壯志,他看著這個因為皇上昏庸而已經(jīng)搖搖欲墜的國家,再沒了當(dāng)初的悲憫,只剩下一副鐵石心腸。
后來,太子想要造反的消息傳到了孛羅帖木兒的耳朵里,他知道自己當(dāng)初被奪軍權(quán)和這位太子脫不了干系,所以得知此事后打算橫插一腳,將太子的好事攪黃,順便換取自己翻身的機會。
后來,他成功打敗了企圖造反的太子,皇帝也因為他而得了救。因為護駕有功,孛羅帖木兒再次受到了重用,他被封為了元朝的右丞相,得以生活在繁華的元大都之中,享盡榮華富貴。
此時的孛羅帖木兒已經(jīng)完全不再是當(dāng)初的心態(tài),由于對這個早已腐敗的國家徹底失望,所以他干脆放空了自己。
整日里仗著自己手握重兵,貪圖享樂不說,還肆意調(diào)戲?qū)m中的宮女,挑釁皇帝的權(quán)威,甚至還說出了要娶皇后這樣的話。
連皇帝都要對他這種手握重兵的大臣忌憚三分,皇后更是敢怒不敢言,可她又不能真的遂了孛羅帖木兒的愿,把自己嫁給他,于是她對孛羅帖木兒說道:“我女兒年輕,換我女兒不行嗎?”
聽完這話,孛羅帖木兒自然欣然同意,于是皇家為了穩(wěn)住他,開始認(rèn)真籌備起兩人之間的婚事。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孛羅帖木兒絲毫不把皇權(quán)放在眼里,竟然沒等到商議好的良辰吉日,直接把公主給擄走了。
他的行為無疑徹底激怒了皇家,但是他們又沒有足夠的力量去對抗,恰好這時候太子卷土重來,第一件事就是派兵對付孛羅帖木兒,這一次孛羅帖木兒敗了,不得不放棄元大都,倉皇逃竄,而皇帝看準(zhǔn)了這個時機,派人前去暗殺,終于解決了這個心腹大患。
將軍手握重兵,打算入后宮強娶皇后,皇后:我女兒年輕,換她不行么?在最開始的時候,孛羅帖木兒是真心希望國家好的。
因為他從小就跟在父親身邊征戰(zhàn),見到過很多百姓們流離失所,食不裹腹的樣子,所以他希望自己當(dāng)臣子的時間里,能夠為百姓們出一份力,拯救他們?nèi)绱吮瘧K的生活。
可是當(dāng)他真的受到重用之后,他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一腔抱負(fù)根本無處施展。
皇帝昏庸無能,太子對皇位虎視眈眈,自己因為“功高震主”這幾個字受到了無數(shù)的猜疑和陷害,最后甚至被剝奪了軍權(quán)。
在這樣無奈的情況下,孛羅帖木兒干脆破罐子破摔,墮進這個早已腐朽不堪的環(huán)境,不僅肆意揮霍,還強搶民女,甚至說出了要“娶皇后”這樣的話。
最終,他最后也因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代價,死在了皇家的刀下,讓元朝就此少了一位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