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2月底,江西省南城縣一處古墓被盜,盜墓賊深入墓室打開棺槨,卻突然看到一具穿著“龍袍”的不腐干尸!
后期考古隊清理之后,大家才得知這是來自“明朝的王爺”,老朱家的子孫!
位于南城縣岳口公社游家巷的“女冠山”,一直以來當地的老百姓都知道這里有大墓。因為山間早年還有高大的圍墻,還建有排水溝,還有人看到過巨大的石人像……
不過,隨著年代的久遠,這山里到底埋著哪位貴人?已經無人知曉。
1979年前后,大家在女冠山附近開鑿水渠,無意中竟然挖到了一扇巨大的石門!那個年代,人們也沒有多少文物保護意識,只是覺得稀奇,也沒有及時上報。
哪知,人群之中卻有一雙貪婪的眼睛死死盯住那扇石門,動起了歪腦筋。
這人名叫朱應峰,是當地化肥廠的一名工人。平時朱應峰就是個好吃懶做又想不勞而獲之人。雖然不知道這墓里埋著誰,可是料想好東西少不了!
于是,就在大家伙沒當一回事,繼續干活挖渠的時候,朱應峰心里已經打起了小九九——晚上來這墓里撈一筆!
十二月的深夜,寒氣逼人。朱應峰伙同另外一個同伙,鬼鬼祟祟就到了大墓跟前。他用帶來的土炸藥炸出了一個大洞,二人便鉆了進去……
這是一個青磚砌成的一隔三的石室墓。朱應峰就著微弱的光亮,看到了每間墓室內都擺放著一具髹著紅漆的楠木大棺材,中間那具最大,左右兩邊的稍小。
陰冷的墓室,昏暗的燈光,大紅色的棺材!眼前的一切顯得十分詭異……
朱應峰死死盯著中間那具最大的棺材,眼珠子一動不動!就好像棺槨隨時會抖動起來一般!
不過,人性的貪婪很快掩蓋了他內心的恐懼,現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這么好的機會,不撈幾件寶貝出去,可就虧大了……
既然中間的棺槨最大,那就說明這里面的寶貝肯定最好最多!管他三七二十一,說干就干!
于是,朱應峰和同伙是一通操作猛如虎,很快就撬松了大紅棺的棺蓋,并且一使勁將其推了開去!
就在此時,朱應峰往棺中一瞧,頓時嚇得不輕!任他膽子再大,這個時候也被嚇得魂飛魄散!
原來,由于從未被盜掘,墓主人竟然尸身不腐躺在棺中!
只見此人身著龍袍,頭戴琥珀冠,腰系玉帶,項掛念珠,足穿黃錦高筒靴。尸身上覆蓋著黃錦絲綿被,被上疊放龍袍服飾等。雖然成了干尸,但是五官尚能分別清楚,頭發也清晰可見!
墓室中陰冷潮濕,朱應峰二人之前從未見到過不腐的古尸,尤其還是身著龍袍如此威嚴!心頭一陣慌亂。最后,只是草草的拿了幾件棺內的東西,連滾帶爬的逃了出去……
正是因為這兩人的深夜盜墓,周邊群眾聽到了炸藥的聲音,大家一看墓門都炸了個大洞,這才通知相關部門了!不得不說,那個年代大家的文物意識真的非常淡薄……
就這樣,江西省考古單位這才接到了南城縣發現古墓的消息!
專業人士一到場,墓葬的情況很快就被摸清楚。這座石室墓中葬有三人,竟然都是明代皇族!
根據墓中發現的墓志確認,中間的紅漆大棺之內身著龍袍尸身不腐的男尸,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九世孫、江西明益宣王朱翊鈏!
左右兩具棺內,一位是其元妃李英姑,一位是其繼妃孫氏。
和大明王朝大多數碌碌無為的王孫一樣,朱翊鈏也沒什么特別的事跡可查,總歸就是投胎中了彩票,成了老朱家的子孫,一生享盡榮華富貴而已。
朱翊鈏的主棺之內,也出現了和萬歷皇帝棺內一樣的北斗七星圖案,看來這是老朱家的光榮傳統。
元妃李氏的尸骨早已腐朽,繼妃孫氏尸骨呈半腐朽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從隨葬品的質量和數量上來看,作為一家之主的朱翊鈏竟然比兩個老婆遜色不少,不知原因為何。
朱翊鈏的棺內,只發現了五十七件金銀玉等隨葬品,而元妃李氏棺內為一百五十五件,其中包括各種鑲寶石朱釵;繼妃孫氏的棺內隨葬品更是多達二百四十八件,還有珍珠三千多顆、寶石一百多塊未統計在內!
總之,明朝王爺們的墓葬發掘,幾乎從來沒有讓考古專家失望過,奇珍異寶真是令人大開眼界!
最后,再說說朱應峰。這人也算是個奇葩,他見自己的盜墓行為沒有被發現,便開始沾沾自喜。
甚至一度還參加了考古隊現場清理協助的工作,和大家打得火熱……
不過,夜路走多了總是會遇到鬼的!幾年之后,賊心不死的朱應峰在另外一起盜墓案件中被抓獲,最終交代了當初盜挖朱翊鈏墓的犯罪事實。
朱應峰也是“朱家子孫”,怎么就挖了老朱家的墳呢,可不真是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