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創作賽#
1950年,中央和毛主席商量后,決定出兵朝鮮,抗美援朝。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經濟發展也不夠好,因此不少百姓得知這一消息后,紛紛竭盡所能,捐獻物資。
與此同時,在撫順戰犯管理所的溥儀得知這一消息后,當即將自己的棉衣撕開,小心翼翼地從中拿出一件寶物上交,并說:“這是我當初從故宮里偷出來的,現在我要上交給政府,希望能幫一點忙?!?/span>
戰犯管理所的工作人員看到溥儀手中的寶物十分震驚,隨即上報。那么,溥儀上交的東西是什么呢?他為何突然轉變思想呢?
溥儀1906年出生在醇親王府,本應有著無憂無慮的一生,但在他3歲那年卻被慈禧太后選中,從此和生父、生母分離。按理說,溥儀是沒有機會登上那個位置的,但慈禧選擇了他,這也注定他的一生不會平凡。
1909年,溥儀坐在龍椅上,根本不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這代表著什么。他能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人群向自己下跪的場景。
不過,溥儀僅當了3年的皇帝就退位了,但他的生活沒有發生什么改變。他還是需要學習各種知識,盡管是成婚后,他也只能在高墻內玩耍。
溥儀年少時對文物沒有什么概念,但隨著時間的慢慢流逝,他開始派人清查各宮室陳設的文物。
從1922年9月4日到1923年1月,溥儀幾乎每天都要查閱文物書畫,然后將其塞入兩個黃包袱里,“賞賜”給胞弟溥杰。說是“賞賜”,實則就是讓弟弟運送出宮,換成錢。
剛開始,他只是幾天一賞,每次10卷或者10冊,但后來每天都會賞賜,且賞賜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大約有1353件珍寶,其中包括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1922年12月,溥儀結婚,為了慶祝大擺100桌宴席。由于清室拿不出那么多錢辦婚宴,所以他們便向北洋政府索要之前說好的“清室優待費”。
然而北洋政府也處于國庫空虛的狀態,無法拿出那么多錢。就在這個時候,有人想到一個辦法:“不如將紫禁城內的寶物都拿出來抵押,這便有錢辦婚禮了?!?/span>
這個想法一出,當即得到大家的贊同。不久后,咸豐、同治年間的一些古玩都給搜了出來,裝了42只大木箱,隨后由載濤運往北京鹽業銀行,抵押貸款。
在眾多寶物中,最為珍貴的莫過于16只金編鐘。這組金編鐘是當初為了慶祝乾隆皇帝80大壽敬獻的,共有13647.2兩黃金,實乃稀世珍寶。但可惜的是由于清室沒有錢贖回,最終金編鐘歸北京鹽業銀行所有。
1924年10月22日,隨著馮玉祥倒戈,吳佩孚倒臺,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就在溥儀不知道怎么辦的時候,日本向他伸出手,并讓他擔任剛成立的偽滿洲國的“皇帝”。
值得一提的是,溥儀逃往東北時,曾攜帶不少寶物。據悉,溥儀運往長春的寶物如下:1300件書法名畫手卷、40件書法名畫冊頁、200部宋元版書等等。
1945年8月15日,隨著日本無條件投降,溥儀當即帶上10多箱文物打算逃走。不過因為飛機太小,無法放下太多寶物,他只好選擇最重要的兩箱書畫和珍寶,其他的則就地毀損。
8月19日,溥儀剛到沈陽機場,沒想到就被蘇聯紅軍俘虜,就這樣兩箱書畫和珍寶也被沒收。第二天,溥儀被押往蘇聯關押,開始了他長達5年的監獄生涯。
那么。失散各地的寶物又有著怎樣的命運呢?
首先,一些文物被溥儀的隨侍和雜役人員拿走了,然后將其帶回家鄉,賣給古玩店,古玩店再轉賣到天津、北京等地;
其次,當溥儀等人來到大栗子溝的時候,由于沒錢買吃的,便將這些字畫和當地老百姓換吃的、生活用品等,這也是大量珍寶流失民間的重要原因;
最后,一些不被看好的線裝古籍等,由于沒人要,而被國民黨軍隊發現。這些古書被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東北師范學校圖書館等地。
1950年7月,經過我國和蘇聯的協商,溥儀等人被押送回國,先后關在哈爾濱、撫順戰犯管理所。在這里,他受到良好的教育,思想也逐漸發生改變。
1950年10月,當毛主席做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定后,我國人民紛紛支持,捐獻物資。與此同時,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改造的溥儀也聽獄警說起這件事。
此時的溥儀思想已經發生改變,他覺得自己也要為國家出一份力,經過再三思考,他決定將藏起來的寶物獻給國家。
這天,溥儀找到管理所的工作人員,然后說:“我這里有一件寶物想要上交給國家。”工作人員看了他一眼,說:“別開玩笑了,那些寶物在你進來之前已經被搜完了。”
溥儀見工作人員不相信,當即將自己的棉衣撕開,然后從里面拿出一枚印章,并說:“這枚印章便是乾隆皇帝的'田黃三鏈章’,相信你對這枚印章不陌生吧?”
工作人員震驚極了,他當然不陌生,畢竟這枚印章是乾隆皇帝生前最喜愛的印章。而且在清朝,田黃石本身就很稀奇,所以這枚印章是十分珍貴的。
見工作人員如此震驚,溥儀笑著說:
“我知道我過去做了很多對不起國家的事情,所以我現在想為國家做點事,希望這枚印章能幫上一點小忙?!?/p>
其實除了想為國家做點事外,這也代表溥儀最后那點復辟清朝的想法不在了,代表著溥儀向政府表明決心。
1959年12月4日,溥儀被特赦。當聽到自己的名字在特赦名單中的時候,他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一天,是溥儀終生難忘的一天,也是從這天開始,溥儀的生命有了一個新的開端。
1967年10月17日,溥儀因病去世,享年6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