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攸為什么投奔曹操
許攸,字子遠,本是袁紹旗下的謀士,而袁紹兵力強橫,實非曹操所能比,但是許攸卻在官渡之戰最為緊要的時候投奔了曹操,這又是為什么呢?
許攸的出現,是官渡之戰的轉折點,沒有他,結局可能會有所改變,但是許攸卻不夠聰明,他不了解曹操奸雄的本質,所以他自恃勞苦功高,在官渡之戰后每每口出狂言,最終惹怒曹操,被曹操殺死。
許攸一開始在袁紹手下做謀士,他大概覺得袁紹這人好糊弄,于是趁工作之便,憑借著自己那點小聰明,巧取豪奪,撈足了油水。這讓一些比較忠直的人看了很不爽,如審配、逢紀等,他們便常在領導袁紹那邊告許攸的狀。袁紹一則與許攸有點老交情,再則也認為他是“智計之士”,工作能力比較強,所以便一直庇護著他,但心底里終究還是有些疙瘩,對他不是很放心。因此后來官渡之戰中,許攸在關鍵時刻向袁紹獻了一條足以令曹操致敗的計謀,而袁紹卻懷疑他在陰謀幫助老朋友曹操,不但棄之不用,還把他臭罵了一通。許攸惱怒之極,離了袁紹辦公室便罵他“豎子不足與謀”,剛巧那時他接到消息說,審配在后方把他一家人全給抓了,要查他們貪腐之罪。這時候的許攸,可謂陷入了人生低谷,想自己家也沒了,在袁紹手下也混不下去了,哀傷不已,準備自殺了事,幸虧左右心腹勸他,讓他重新找找出路,好死不如賴活著,于是他便立馬去投了曹操。
曹操是個聰明人,一聽袁紹的軍事核心圈人物許攸來了,便知大事已定,欣喜不已。當時他正在泡腳呢,馬上一把推開幫他敲腿的小妹妹,光著腳就蹬蹬蹬蹬去把許攸給迎進來了。這讓許攸覺得倍有面子,便存心要幫曹操滅了袁紹。兩人一見面,許攸心想自己也是個有身份的人,不能讓曹操給小瞧了,于是點中曹操急缺糧草的命門,并說自己曾給袁紹獻了一條什么什么的計策。曹操一聽,一身冷汗,說袁紹真要依此計,我可真玩完了。許攸微微一笑,便不露聲色的獻計給曹操,讓他帶兵夜襲袁紹的糧草重地烏巢,并詳細解釋應如何如何去實施。曹操大喜,隨即應許攸之計奪了烏巢,為打贏官渡之戰奠定了基礎。
后來袁紹軍兵敗如山倒,一直被曹操軍攻破了大本營冀州城。許攸對此勝利十分自得,認為自己居功為最,所以當曹操帶領著謀士將領們來到冀州城門下,準備進城之時,許攸驅馬搶在前面,用馬鞭指著冀州城門,得意洋洋地對曹操大喊:“阿瞞,沒有我你能這個城門不?”曹操哈哈大笑,身后的將領們卻憤憤不平,心想這許攸可太狂了,搶功勞也就算了,還敢直呼我們主公的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