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文獻記載,禹去世后,傳位于益。但益的聲望不及禹子啟。于是,諸侯擁戴啟即帝位?!妒酚洝は谋炯o》云:“十年,帝禹東巡狩,至于會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喪畢,益讓帝禹之子啟,而辟居箕山之陽。禹子啟賢,天下屬益焉。及禹崩,雖授益,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洽。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啟遂即天子之位,是為夏后帝啟?!睆谋砻嫔峡?,啟代益繼承帝位,是大勢所趨,和平交替。實際上,益并未讓位于啟,啟亦不賢。啟倚仗禹的權勢,早已積蓄力量,覬覦帝位日久。啟、益之間,為爭奪帝位,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斗爭。啟用武力廢止父系氏族社會的禪讓制度,代之以父子因襲的家天下。益終被誅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世襲王朝——夏朝,在部落貴族的一片廝殺聲中誕生了。啟成為夏朝的第一任國王。
文獻對這場斗爭多有記載?!吨駮o年》云:“益干啟位,啟殺之。”《史記·燕召公世家》云:“禹薦益,已而以啟人為吏,及老,而以啟人為不足任乎天下,傳之于益,已而啟與交黨攻益,奪之。天下謂禹名傳天下于益,已而實令啟自取之。”《韓非子·外儲說右下》亦云:“古者禹死,將傳天下于益,啟之人因相與攻益而立啟?!?/p>
啟繼帝位,并未得到部落聯盟的一致支持。啟殺益,更激起不滿與反抗。有扈氏率先發難。《史記·夏本紀》云:“有扈氏不服,啟伐之,大戰于甘。”有扈氏為夏初的一個部落,其地在陜西鄠縣,今作戶縣。甘,在鄠縣南?!稘h書?地理志》云:“鄠,古國。有扈谷亭。扈,夏啟所伐?!薄独ǖ刂尽吩疲骸班偪h,本夏之扈國也。”《史記·夏本紀》集解馬融曰:“甘,有扈氏南郊地名?!彼麟[:“夏啟所伐,鄠南有甘亭?!眴⒋徐枋现埃诟适膸?。討滅有扈氏之后,啟的統治地位才得以確立。
夏王朝建立在掠奪奴隸勞動的基礎上。奴隸主貴族將戰爭中的俘虜降為奴隸,并投入生產領域。奴隸勞動是無償的。奴隸主攫取大量的財富,進一步促進了奴隸制度的發展。
夏代的農業雖然仍舊使用木、石、骨、蚌質的生產工具,但是已經能夠大規模治理水患,興修灌溉設施。加之大量利用奴隸勞動,使農作物的產量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