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是偉大的開拓者,他是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司馬遷把絲綢之路比喻為“鑿空”之舉,其偉大意義不言而喻,博望侯張騫更是名流萬世。
甘夫——張騫身邊的翻譯官、向導、保鏢乃至廚師,他是張騫的左膀右臂,是整個西域之行里最為重要的人之一。
甘夫成了俘虜后,由于身強力壯、性情溫和,便被漢文帝賞賜給了女婿堂邑侯陳午(金屋藏嬌的阿嬌之父,漢武帝的岳父)做家奴。
雖無歷史清晰記載,但可以看出他應是個老實本分、有眼力見又聰明能干的奴才。不然他不會被漢武帝“看上”并委以重任,更不會被張騫視為“戰友兼兄弟”。
甘夫還有一身頗為了得的武藝,《漢書·張騫傳》有記載:“甘夫(堂邑父),胡人,善射,窮急射禽獸給食。”。作為保鏢,甘夫更是稱職的,不僅在張騫面臨生死之際,打獵野物讓張騫度過難關,最為重要的是,他還極盡施展“斡旋”能力并拯救了張騫的性命。了解張騫出使西域這段歷史的都知道,張騫百人探險團隊,剛進入河西走廊地帶,就被匈奴人截住了,并被匈奴人扣押10年之久。當時正值汗匈大戰最為激烈的時候,一幫有模有樣的漢朝使團,大老遠去西域做什么?匈奴人恐怕不會不想知道,張騫及其隊伍所有人,都極有可能被匈奴殺個一干二凈,然而匈奴人并沒有那么做!雖然張騫一行人被扣押了10年,但是張騫似乎一直很得匈奴人的賞識,并做主讓張騫娶了妻生了子。作為語言、文化皆不通的漢人,張騫能夠保住性命并得到匈奴人的賞識,這其中,甘夫所付出的努力不言而喻!或者絲綢之路就不知何年何月開啟了。
甘夫,最可貴的非他的本領,而是作為匈奴人,他對敵國漢人張騫的忠心耿耿!其忠誠不二的品質尤為打動人。甘夫有太多的機會回到自己的故土匈奴,比如張騫使團去的時候被匈奴人所扣、回來的亦被匈奴人所扣、哪怕在西域小國遭遇性命之憂時,甘夫都能輕易脫身甚至殺掉張騫獲得封賞都不在話下!但是他沒有這么做,而是“自討苦吃”似的,矢志不渝地陪伴張騫左右。100多個人的使團,最終只有張騫和甘夫兩人回到大漢國都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