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瑤族(Bajau)是東南亞的一個民族,生活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之間海域。他們是唯一一個能在水里自由行走的民族。被認為是最后一支海洋游牧民族。人口僅僅只有6000人。
巴瑤族人家
"巴瑤"在印尼語里是"海上之民"的意思,這個古老的海洋游牧民族常被比喻為"海上的吉普賽人",是一個游牧民族、航海民族,他們擁有發達的海上貿易和自給性漁業。
巴瑤族人生活的地方是地球上海洋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分布著全球約76%的珊瑚和巖礁魚類,還包括藍鯨、儒艮、侏儒海馬等諸多海洋珍稀動物。
他們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海上度過。他們是一群為了躲避戰亂而來到這里的人,他們沒有國籍,生活極其艱苦和簡樸,終年生活在海上搭建的棚戶中,幾乎沒有一樣像樣的家具,幾乎無法上岸,所以我們暈船他們暈陸。
平時他們靠潛水打魚為生,一切生活所需幾乎都來自于大海。對于他們來說潛水是每日必須的活動,
巴瑤人每天清晨,就早早起床,開始一天的"航海"和捕魚,孩子們則在小船周圍的海里潛水游玩。所以巴瑤族人每一個都是自由潛泳的高手,能潛到30米甚至更深的海域捕深海魚,尋找珍珠以及海參。
因為要天天潛水,所以巴瑤人在幼年時就會故意戳穿自己的耳鼓膜,來減少潛水時水壓帶來的痛苦。這種做法導致他們年老時出現耳聾。
潛水時,他們都會佩戴鑲著玻璃鏡片手工雕刻的木質護目鏡,手持利用船上廢舊材料改制的漁叉。輪胎棒的重量允許他留在海底,沿著珊瑚礁移動。因此他們也是唯一一個能在水里自由行走的民族。
在水下自由行走
如今,越來越多的巴瑤族人放棄傳統游牧生活,在鄉村定居,不過,很多人的大部分時間仍在海上度過。
可能在文明人看來,他們生活的很貧窮艱辛,物質財富的匱乏并不能掩蓋他們精神上的富有,他們隨遇而安,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在世外桃源般的美景里自由的徜徉。
想必也是會有很多每日在現代城市的鋼筋水泥包圍下,整日奔波勞累的人羨慕他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