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虎嘯龍吟》電視劇的熱播,除了火了司馬懿一家人外,還有一些人也隨之跟著火了一把,最有名的就要屬蜀漢公司的實際掌舵人---CEO兼總經理兼董事長的諸葛亮,電視劇的描寫比較細致的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更真實的諸葛亮,比以往的三國中的諸葛亮更加貼近現實。少了很多仙風道骨多了人間的味道。不能不說老戲骨的厲害之處。諸葛丞相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做了很多的好事但是也不能說他一點缺點沒有,他最大的弱點和缺點就是過于謹慎而且用人不當。
在他旁邊有很多武將,其中有一個人和諸葛亮的關系特別尷尬.總是被懷疑,被輕視但又不得不用.一直到死諸葛亮都防著他,這個悲催的武將是誰呢,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蜀國后期勢力最強的武將魏延。一個被寫進廣告段子里的武將。從蜀漢到今天依然被嘲笑。真是非常同情他啊.
魏延
魏延,子文長,生年已不可考了,大概也在東漢末年時期,到死時應該有 50--60歲左右。他籍貫是荊州義陽縣。如果他一開始沒有搬家的話,那他就是供職于劉表麾下。他因為和劉表的內兄弟蔡瑁關系不好,經常被擠兌。于是一生氣就辭職了。跑去找別的工作。找到了一個叫韓玄的人做了他的一個普通的下屬。但是韓玄也不是個好老板,比較輕視他。他很郁悶,但又暫時找不到別的老板,就將就這在這兒干著。終于歷史給了他一個機會。
劉備在赤壁之戰后,在荊州內部暫時安定下來,因為是荊漂一族,沒有穩定的根據地,所以派手下大將趙云,關羽等人出去四處找房子找地盤。關羽找到了長沙城,漢末三國時期,一個地方最大的領導就是太守,當時長沙太守正式之前說的魏延的上司叫韓玄。韓玄除了魏延外還有一員老將是大名鼎鼎的黃忠黃漢升。關黃二人大戰數十個回合不分勝負,急壞了兩個人一個是韓玄,一個就是魏延。魏延以前就聽說過劉備的大名,特別想換工作。知道關羽是劉備的結義弟兄,蜀漢公司的原始股東。就在想怎么能夠和他們聯系上。
正巧韓玄特別不滿意黃忠,認為他故意輸給關羽要通敵。魏延找準機會,在城內做起運動。拿下了韓玄。親自開城門讓關羽進城,黃忠無奈也和魏延一起投降了劉備。劉備在此之前文只有諸葛亮,武也只有關,張,趙三個人。魏延的加入讓劉備很開心。但是有一個人從頭到尾都看不上魏延,他就是諸葛亮。諸葛丞相一生很和善,很少看不上別人。不知道為什么就是不喜歡魏延。剛投降就說魏延腦后有反骨,不可留要殺。是劉備劉老板保下了魏延。所以魏延發誓一輩子要好好對劉老板。
以上說的這些是三國演義的介紹。歷史沒有考證,歷史上魏延的出場就是帶領自己的人加入劉備一起入蜀。三國志就記載了這么幾句話:“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不得不說羅貫中還是比較能編的。
魏延在隨同劉備入蜀后,第一件大事就發生了,也是圍繞這魏延而出的,當時劉備從曹操手里拿下了漢中之地后不久,成都城也逐漸穩定了,于是劉備決定把公司的地址搬遷到成都,他稱為漢中王,但是得有個人負責留守漢中一帶避免根據地被曹魏奪走。蜀漢公司連續開了幾次董事會議,大家都覺得張飛董事能夠擔任這么重要的位置。
張飛自己也這么認為,但是很顯然劉老板的想法和別人不同,他還要繼續依靠張飛給他開展其他業務為他穩定疆土,于是決定派魏延出人漢中分公司的經理。任命的令一下,整個公司的人都嘩然了。心想怎么輪得到魏延了呢,因為當時魏延剛加入公司不久從職員直升到部門經理,這升的也太快了點。諸葛副董事也覺得詫異。劉老板主動要求魏延發表就職演說來安撫一下大家躁動的心。
劉備召開發布會:會上問道魏延:今天把這么重要的位置給你,你打算怎么做啊。魏延答道:“當為老板你效力,如果曹操來攻打我就替你擋住他,如果再多我點人我就能把他給吞了”劉備很高興,大家很納悶:這家伙的牛皮吹的也大了點,等著看他怎么擋住曹操的吧。
上天真給魏延面子,魏延當上漢中太守后一直沒有大的戰事即使有也被魏延給打敗了都是些不足為患的小土匪。魏國的正規軍還真一直沒有來。為什么呢,是因為害怕魏延嗎當然不是,是因為這時期蜀漢的另一個分公司荊州公司的關羽經理在中原打敗曹家軍,水淹樊城,圍困襄陽,曹操怎能分身乏術的跑來漢中呢,
關羽
后來劉備踐尊號為皇帝后,封魏延為鎮北將軍。魏延之前的牙門將軍只是雜號將軍,像那樣的將軍滿大街都是。后來又加封侯爵。檔次更高了。但是魏延的脾氣也就開始大了。他出身武將脾氣本來就不大好,又有老板的支持與重視更一發不可收拾了,所以他開始專門喜歡和別人抬杠掐架,人啊真的不能太慣著,一旦過度人的自信心和驕傲的心態就會爆棚。這樣的性格也釀成了之后的慘劇。
關羽,張飛兩員虎將也是兩個原始股東都被人殺害后,蜀漢除了負責留守的趙云,馬超,黃忠外能用的人就只有魏延了。魏延的個人價值越來越高,性格也越來越過分了。這時劉備在夷陵之戰后抑郁而終。老板的過世給了魏延很大的刺激,覺得以后再沒人這么重視自己了,正當他心灰意冷的時候,機會又來了。接任蜀漢政權實際董事長的人是諸葛亮,少爺劉禪只是擺設,諸葛亮要北伐中原。
任命魏延為涼州刺史,前部正印先鋒官,丞相助理。魏延終于可以又出兵立功了。但是他忘記了一件事,老板已經換成了看他不順眼的諸葛丞相了。諸葛亮這人也有很大的優點,雖然用人不恰當但是絕不會因此而公報私仇。所以該重用還是重用。魏延一開始也沒讓他失望,
郭淮
在涼州地方打破魏國的費耀,郭淮大軍。
打出了缺口。然后再第一次北伐時就建議諸葛亮走子午谷偷襲長安。奈何諸葛亮不信他加上從來用兵謹慎所以沒有采用,歷史雖說不能有假設但如果蜀漢軍隊正的能走子午谷的話,
不知道歷史會不會引起而改變。因為當時鎮守長安的是曹操的女婿飯桶夏侯楙。而遠在洛陽的曹叡和司馬懿沒有火車和飛機遠遠趕不上這個偷襲的行動。可惜啊。魏延又建議給他一只兵馬他自己走,諸葛丞相依舊不同意,說白了就是不相信你魏延。
所以你只能給我當先鋒想獨立帶軍門都沒有。這讓魏延特別懊惱。私下就諸葛亮對他不好,這樣的話說一次就行了,多說就有問題了。別說心胸狹隘的人了就是標榜漢室棟梁的諸葛丞相也不會太滿意,私下議論領導是職場最大的禁忌,魏延是不但臺下議論領導,臺上也和領導抬杠,這種情商的人真的不適合社會啊。幸虧他的領導有用他的地方否則早就收拾他了。
魏延想當漢初的韓信,但是諸葛亮不是漢高祖沒有那么大的自信能駕馭他,所以他只有在諸葛亮的身邊,諸葛亮才放心。魏延多次立功,奉命在失掉街亭后與魏國老將張郃對戰,大敗張郃,
張郃
用有名的諸葛連弩將老將射的像刺猬一樣。魏延一直到諸葛張郃亮死前都沒有在獨自領兵。其實在派遣大將守衛街亭的時候,魏延就主動報名。奈何諸葛亮的疑心病經常犯,加上諸葛亮也有自己的私心委派了紙上談兵的馬謖結果失掉了街亭。這件事也證明了他的決策失敗和魏延的委屈。
馬謖
老板寧可讓不會帶兵的書生去也不派身經百戰的老將去,別說魏延了,連筆者都不甘心。所以說任何人都不是全能的。羅貫中的缺點就在于把諸葛亮夸的太神了。
游戲里的魏延
魏延雖然經歷了這么多事但是性格依然沒有大的改變,又和同事楊儀杠上了,兩人關系如同水火,都恨不得把對方給殺了,這件事是個引子,而這個引子知道諸葛亮去世前終于爆發了,諸葛亮下遺囑說讓蜀軍從五丈原撤退,讓魏延斷后,如果他不聽就讓人處理掉他。天真的魏延還不知道危險的降臨。諸葛亮死后,大軍徐徐撤退。楊儀知道魏延的脾氣就讓費祎去勸魏延。沒想到魏延一聽就激了:憑什么讓我斷后,楊儀是個什么東西,敢指揮我,丞相去了還有我,我可以打退魏國。費祎苦苦相勸。奈何魏延的驢脾氣犯了,二話不說去燒了楊儀的退路。這就釀成了大禍。本來你魏延沒有造反的意思,不讓退兵也是出于大局考慮,但是燒毀退軍的路線這就很傻了,萬一魏軍追上來呢,有什么事是不能解決的呢,魏延不顧后果的做法讓大家都很失望也很生氣,本來魏延的人氣要比楊儀好
楊儀
,楊儀算是個小人得志的家伙,大家要不是尊重諸葛丞相的遺愿真的沒人太把他放在眼里。因為后來楊儀又和費祎作對,被費董事給殺了。連諸葛亮都知道楊儀是小人是為了牽制魏延留的,本身不會重用他,值得用的人太多勒除了魏延還有姜維呢?
姜維
如果魏延聽從諸葛亮的遺令,認真的執行最后的任務回到成都還不一定是誰死呢,可惜魏延太著急了,這也證明人啊不管在什么時候都應該審時度勢,應該學一些控制自己的心理學,太直了除了傷害自己沒有任何好處。
魏延就這這樣的例子。可惜啊,魏延死前還在大放厥詞:我是大將軍,誰敢殺我。
誰敢殺我
沒想到背后一員戰將接道:大膽狂徒,休要猖狂,我馬岱敢殺你,話閉刀出,一刀解決了魏延。從此留下了馬岱專治魏延的段子“有了胃炎怎么辦,別怕我有嗎丁啉專治胃炎”后人杜撰馬岱字丁琳。其實馬岱字什么歷史也沒有記載。因為馬岱一生什么名氣,最出名的一次就是襲斬魏延,注意是偷襲。如果是面對面的話那結果如何還不知道呢。
馬岱
魏延其實并非有反骨,只是諸葛亮覺得他忠誠度不夠罷了,這其實也是不成立的,因為魏延的如果真的要反,在漢中駐扎的時候,手握重兵,尚且沒反,為何偏要等諸葛亮控制住自己再反。魏延真要反也是諸葛亮逼反的,但是看諸葛亮死后魏延的表現也并非有反意,他的目標很明確就是殺了楊儀帶人去打魏國。不像這么就放棄了機會。所以我覺得歷史欠魏延一個公平。魏延只是不善于交流和溝通,個人情商的缺乏導致了這樣被污蔑為叛將。算是歷史的悲哀吧。這就是三國最悲催的武將魏延的經歷。
編者按:希望各位看官,在閱讀這段故事的時候,也能夠吸收教訓不要像魏延一樣。雖然達不到左右逢源但也別因為一點小事而得罪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