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幾年出現了不少關于獨孤伽羅的影視劇,比如之前的《獨孤天下》和如今正在熱播的《獨孤皇后》,它讓我們見識到了獨孤伽羅的膽識與魄力。
那真正歷史上的獨孤伽羅是怎么的呢?真是如影視劇中那么傳奇么?
獨孤伽羅出生于公元544年,是河內郡公獨孤信(西魏八柱國之一)的第七個女兒,她的出生也算是當時頂級的權貴家庭。她叫伽羅不是因為他爸獨孤信喜歡打王者榮耀,這其實和當時背景有關。
南北朝時期正是佛教盛行之時,民眾普遍信佛,獨孤信給女兒取名伽羅,梵語即為Tagara,意指敬佛的香木。
公元557年,獨孤伽羅年僅十四歲,獨孤信將其嫁給楊堅,因為楊堅氣度與威儀,讓獨孤信深信他是能成大事之人。
宇文家掌權,建立北周后,伽羅的父親獨孤信被權臣宇文護逼迫自盡,獨孤家就此失勢,而楊堅由于與獨孤家的關系,在朝廷里也慢慢走向邊緣化,楊堅在早期曾近十年未升遷,甚至還時不時有生命危險,他的能力、背景(楊忠之子)肯定是沒問題,主要還是因為獨孤家的關系。
在失勢之時,丈夫楊堅一直擔心受怕,而伽羅則一直陪伴楊堅左右,低調處事,成為楊堅的賢內助,幫助鼓勵楊堅。這種擔心直到楊堅與宇文氏開始聯姻才結束,即二弟楊整娶宇文泰外甥之女,三弟楊慧娶了宇文邕之妹順陽公主。
宇文邕鏟除宇文護后,伽羅夫婦松了口氣,宇文邕開始重用楊堅,并且封楊堅長女楊麗華為皇太子宇文赟太子妃,楊堅地位升華。
不過也是因為地位的不斷提升,引起了后來當了皇帝的宇文赟不滿,他不僅另立三個皇后來挑戰楊家權威,甚至曾一怒之下要賜楊麗華自盡。
得知這個消息后,身為母親的伽羅一反自己早些年表現在眾人面前的溫順、謙和常態,毅然單身闖宮詣閣陳謝,叩頭流血,使女兒楊麗華免于一死。
在后來周宣帝宇文赟身死,新帝年幼之時,楊堅掌握了大權。當時楊堅有兩個選擇:一是安心做權臣,二是改朝換代。改朝換代雖然爽,但風險很大,楊堅一直躊躇不定。
伽羅得知楊堅想法后,說了十四個字,那就是:
大事已然,騎獸之勢,必不得下,勉之!
楊堅聽到愛妻的這句話,幡然醒悟,想到了身為權臣被打倒的宇文護(當權臣也是有風險的),于是下定決心改朝換代,建立了隋。
她多厲害?
她有著博雅謙和的一面,還有一面是一般女子不具備的膽識、氣魄。謙和是在外人面前表現出來的,而膽識是為女兒孤身闖宮、勸楊堅稱帝體現出來的。
這兩面,其實或許與她的家境有關,膽識一面她遺傳到了他父親獨孤信的英氣,而謙和一面則是遺傳到了她的母親。伽羅母親也是出生大族,屬清河崔氏,是當時首屈一指的漢族政治文化門閥,伽羅可以說是集父母兩人優點于一身。
伽羅的厲害,還體現在她的能力之上。
楊堅在稱帝后,其實很多朝中大事都是與伽羅一起擬定的,宮中將他們兩并稱為二圣,后來的武則天也是這般。楊堅的政治決策,可能會被伽羅否決,而伽羅的決策,楊堅是不會不同意的,楊堅的開皇之治功勞一半離不開伽羅。
沒有伽羅,會是什么地步?舉個例子,若沒有伽羅,高熲這種人才或許不會一直得到重用,而楊堅則不能大刀闊斧改革,開皇之治也將只是泡沫。
以上還不是伽羅最厲害之處,個人認為她的最厲害的地方,還是將老公楊堅治的服服帖帖,能在當時那個時代把皇帝老公心牢牢抓在手心,簡直不可思議。
伽羅自嫁給楊堅后,在他們四十五年夫妻生涯中,兩人一直是恩愛有加,即便是當了皇帝后,楊堅在伽羅面前依舊像個小丈夫,幾乎是言聽計從。
在伽羅得重病時,楊堅失魂落魄。去世時,楊堅悲痛欲絕,為了紀念愛妻,他甚至修建了一個禪定寺,并將中國唯一一顆釋迦牟尼的佛牙送到寺里供養。伽羅的喪事規格之高,也是當時世之罕見,據說楊堅曾在皇宮內舉行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宏大法會超度皇后亡魂,還親自冒著嚴寒奔波數百里把愛妻送到太陵陵園。
伽羅的去世,也是楊堅后來一病不起,最終病逝的一原因。在楊堅死后他的最后一句話是:
如果死后有知覺,一定要讓我們夫妻在黃泉之下相聚!
能讓一個帝皇對自己用情之深、思戀之苦到這種程度,伽羅能說不厲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