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國家中心城市
國家發展改革委在2016年《關于支持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中明確,國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國家戰略要津、肩負國家使命、引領區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代表國家形象的現代化大都市。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為國家批復的國家中心城市。
九大城市在國家層面批復為國家中心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概念起源于2010年住建部發布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10-2020年)》,在這個規劃中首次提出建設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五大國家中心城市。
2016年5月發布的《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成都要“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2016年12月份,國家發改委發布《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明確支持武漢、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2018年2月份國家發改委和住建部批復通過《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支持“建設西安國家中心城市”。至此,我國已有9座城市進入國家中心城市建設之列,
山東濟南、青島提出“爭創國家中心城市”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2018年10月30日發布了《中共濟南市委關于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和《中共青島市委關于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在濟南和青島在各自的通報中,均透露“爭創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
濟南市委在此次巡視整改情況通報中提出,“濟南市要擔當省會使命,發揮省會優勢,加快建設央企和跨國公司北方基地,打造環渤海大灣區重要增長極,把濟南這個山東經濟龍頭揚起來,爭創國家中心城市”。濟南市委給出的時間是2035年,屆時濟南綜合實力躍至全國上游,力爭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青島市委在巡視整改情況通報中提到,“要在全國坐標中努力爭創國家中心城市,在全球坐標中努力建設國際海洋名城,進一步明確城市發展定位”。
沈陽、南京還有許多城市加入爭創國家中心城市行列
2018年10月29日,遼寧省委十二屆十次全會上,也正式提出,“積極推動沈陽創建國家中心城市”。
2018年12月24日,《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18—2035)》草案開始公示。規劃提出,要充分發揮南京承東啟西、聯通南北、鏈接海陸的區位優勢,進一步提升城市經濟、創新、交通樞紐等核心功能,以及資源配置能力,提高城市首位度,代表國家參與全球城市競爭,把南京建設成為面向亞太、融入全球城市體系的國家中心城市。
明確提出爭創國家中心城市的,還有杭州、長沙、寧波、廈門等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