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溫暖您心,我們一直都在!
做為洛陽新感覺的一份子,她們懷著感恩的心在這場“眾志成城,抗擊疫情”沒有硝煙的戰斗中,用她們所學認真負責地做著特殊的心理干預工作(在微信群),分享她們作為志愿者的成功經驗、正能量及具體做法,通過分享、討論,使一些方法不知不覺進入您心,與您同在,更展示了她們各自最美的一面!
個人簡介:蓮子,女,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二級婚姻咨詢師,曾擔任洛陽晚報小記者活動心理輔導老師。市民之家婦聯咨詢中心的咨詢師,長期線下家庭教育指導老師。各位家人們,大家好!我是今日值班的心理志愿者蓮子,我已在崗。在不尋常的日子里,我們一起溫暖前行!大家好,我是蓮子。由于2020這個特殊的時期,讓我們有了這樣一個漫長的假期。我今天分享的主題是《我愛我家》其實,家的概念很豐富。它包括兩代人的核心家庭,也包括和父母的原生家庭,甚至我們內心某個溫暖的地方等等,這都可以成為我們的家。今天我們主要里聊聊我們的核心家庭。核心家庭就是我們自己的小家。我現在把與此相關的三個問題發在群里,大家可以看一看,想一想。1. 你為什么待在婚姻里(如果沒有結婚的,您期待一段什么親密關系?)?我們先來看看第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主要是想讓我們思考一下婚姻的功能。比如我們很多人的生活都是慣性的,到年齡了,該談戀愛了,該成家了,該要孩子了,有了孩子后,我們就更少有思考自己、更少關注自己了,很少停下來想一想,我在婚姻中都做了什么?那我們就用現在這個時間來思考一下,想一想您都在婚姻中得到了什么?又都做了什么?婚姻到底帶給我們了什么?那么我對這個幾個問題的思考從理論上來說給出了這么幾點想法,與家人們分享。首先要有和諧的性愛和生育,其次要有經濟和保障,以及孩子的教育等。一個家庭中如果有了和諧的性,夫妻關系也相對來說會比較和諧、美好;而我們具有了生育功能,也可以說完成了我們傳統的“代代相傳”;有了夫妻二人的家,又有了孩子,我們這個家中就更要具備經濟能力才能把我們的小家庭“養育”的更好、更健壯;有了這些基礎之后,我們自己還要不斷地成長,為我們在家庭中孩子方面的教育做好準備。我們常說家族傳承、家風等等,都是需要我們在這個家庭中各個環節中、各個小細節中、成長中一點點呈現出來的。除了上面我們聊到的五點之外,其實還有一個被稱為關系的功能。關系是最重要,它更容易理解為一種情感的鏈接。也就是我們兩個人在一起,組織了一個家庭,又有了愛情的結晶—孩子,那這個家庭中就有了之間的親密鏈接和親子鏈接,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親密關系與親子關系。有個案例分享給大家。一對夫妻想要離婚,但又非常痛苦,猶豫不決。咨詢中跟ta一起回顧、共情式傾聽與積極關注,又請ta來給上面的五個自然功能評分,通過一些解釋與溝通,他們也都看到了他們為什么糾結于離不離婚的問題在哪兒,也看到了他們自己結婚的時候也是為了結婚而結婚的已經過往了的心態。那結婚的目的是什么呢?也就是說讓我們更清楚地看到我們在關系里的位置。我們在婚姻關系、(核心)家庭中的位置就說明了我們在尋找一種依靠?依戀?還是控制等。在婚姻中很多人都會抱怨對方付出的少,自己付出的多等。那我們可能就要問ta,既然這么多抱怨,這么痛苦,為什么還愿意留在這段婚姻中呢?可能很多人都會說是為了孩子。其實,我想說,孩子,在“此刻”是我們的一個借口,我們在這個自認為抱怨的婚,中必定有我們不可割舍的、留戀的東西和關系,只是可能還暫時沒有被我們意識到。我們大都是有了孩子之后,把多的精力都給了孩子,而對自己和對自己的整個家庭,包括婚姻關系思考的很少,那么我們可以借此開始思考一下自己在這個婚姻家庭中都處于什么角色、什么位置?第二個希望我們都去思考的問題是,我們希望怎么跟孩子相處?我們經常會說,希望孩子怎樣怎樣,努力學習,聽話懂事等,但作為父母的我們來說,有沒有想一想,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ta雖然小,也有ta自己的思維,所以,我們可以把心“收回”,多回到自己身上覺察,多看看自己生活中有沒有目標,有沒有希望自己成為什么樣的人呢?思考希望我們的孩子成為和孩子希望自己成為怎樣的人有沒有什么區別?思考我們想成為什么樣的父母?我們能為孩子們做到怎樣的榜樣?今年的賀歲片《囧媽》,就說出了父母與孩子的關系。父母一味地認為自己做的都是有道理的,孩子很不能理解,因為我們的一廂情愿使孩子有了反感,所以ta此時的耳朵是閉塞的。所以,我很希望我們自己在家庭中多覺察自己、多給自己和他人一些空間,多一些思考,學會傾聽愛人和孩子的心聲,家庭不是追求利益的場所,家庭是我們心靈溫暖的港灣。只有學會尊重和放手,才是真正的愛,才是最好的親密、親子關系。只有父母去努力的學習、修行,當自己有能力時才能更好地懂得去尊重和包容。所以,這就需要我們給自己定個目標,使自己成長。我自己以前定的目標都比較大,處處碰壁,也實現不了。而今,我重新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比如每天讀十分鐘書等,當每天完成后,自己就會給自己點贊,且內心也不再空虛。在生活中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們相扶相攜,堅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樣的生活使我感到充實和踏實。我的分享就先到這里,下面的時間咱們可以就“在婚姻中,我的所得和付出是什么?您是怎么期待自己和對方的?孩子是怎么期待自己和父母的?”這些問題進行討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