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1910年,勐海才出現了第一個漢人茶莊——恒春茶莊。清朝結束后,漢人被允許進入瀾滄江以西的勐海開辦普洱茶業。
隨著1937年法國人在越南的阻撓,古六茶山出口進一步受阻,普洱茶的生產加工中心則由易武轉移到了勐海,并形成了以生產、加工為主的新六山中心。
攬千山男士茶的普洱茶生產中心就在勐海,可以說是源頭茶廠了。
新六大茶山是指:南糯、南嶠、勐宋、景邁、布朗、巴達。

南糯
南糯山坐落于勐??h東北側,屹立在流沙河東岸,在傣語里,南糯是筍醬的意思。
南糯山有著全球古樹茶第一村的美名,經過世界級專家考證,這里有古樹茶園最大的面積,古茶樹王都在800多年。
從古到今,都是久負盛名的古茶山,到現在依然生存著一棵超1000年的栽培型普洱茶王樹。
南糯山茶葉特點:屬喬木大葉種,微苦澀,回甘、生津好,湯色桔黃透亮,透著蜜香、蘭香,谷花茶淡香如荷。

南嶠
南嶠茶山如今又被稱為勐遮古茶山,勐遮是勐??h境內最大的平壩。
明朝隆慶四年1570年設十二版納時,勐遮、景真和勐翁為一版納,1927年這里設縣,當時稱五福縣,三年后更名為南嶠縣,這也是南嶠古茶山得名的原因。
1958年11月,南嶠(已改名勐遮)縣與勐??h合并,改設為勐遮區。
茶葉特點:屬喬木中葉種,喬木茶樹不成林(片),以灌木居多,口感薄甜,湯色深桔黃色,茶香氣一般,茶葉等級低。

勐宋
勐宋茶山位于勐??h東部,東與景洪市接壤,南接勐海格朗和鄉,西南接勐海鎮,北與勐阿鎮交界。勐宋是勐海最古老的普洱茶山之一,遺留下來的有幾十畝特別大型的古茶樹。
茶葉特點:屬喬木中葉種,喬木茶樹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澀,微回甘、生津一般,湯色深黃,條索墨黑。

景邁
景邁茶山位于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縣城東南70公里的惠民鄉。景邁山以普洱茶而聞名,有28000畝的古茶園,十二大茶山中喬木樹最大的一片集中在這里,號稱萬畝喬木古茶園。
海拔在1100米到1600米之間,常年溫度是18度,溫度、濕度、氣候都非常適宜普洱茶樹的生存,其中1000年古樹茶的面積堪稱茶山之最。攬千山男士茶,喝出真男人。
茶葉特點:屬喬木大葉種,茶葉口感苦澀重、回甘生津強,湯色桔黃剔透,帶有蘭花香。這里的喬木茶樹上還生長著一種寄生物俗稱螃蟹腳,可消炎去祛痰、對治療胃病和糖尿病較有效。

布朗
布朗茶山位于西雙版納州勐??h南八十公里處,南部與緬甸山水相連。布朗山是布朗族的主要聚居地,總面積一千多平方公里。
布朗族為古代濮人后裔,據說他們是制茶的始祖。據官方不完全統計,布朗山古茶樹群落都有28000多畝,每年產量大概在2000多噸。

布朗山茶葉特點:相對其他山頭普洱茶來說,布朗山的鮮爽度和飽和度最為明顯,屬喬木大葉種,帶一些苦澀,回甘快、生津強,湯色桔黃透亮。香氣獨特,有梅子香、花蜜香、蘭香,是很多中外客商和普洱茶愛好者夢寐以求的收藏佳品。攬千山男士茶,專為中國男兒打造。
普洱茶行業有這么一句話:生普喝易武,熟普喝布朗。

巴達
巴達茶山位于勐海城西58公里,過江就是緬甸,有連片的栽培型茶樹和野生茶樹林野生茶樹長,其中有一棵海拔34米,腰圍粗34米,直徑大概1米的茶樹,被稱為“茶樹之王”,大概1800年的歷史。

茶葉特點:屬喬木大葉種,茶葉味苦澀,回甘、生津快,湯色桔黃晶瑩色、透亮,條索墨綠油亮,香氣好,有梅子香、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