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有時會拖延、逃避,是因為害怕去面對某些事情,是你內(nèi)心的對事情的看法和態(tài)度。把自己給打敗了,讓我們產(chǎn)生恐懼的心理。
我們最大的敵人,正是我們自己。當事情還沒有開始做時,在心里先自我否定一番,想到不可能完成,想到自己沒有能力勝任某件事,就這樣先把自己的一顆心囚禁起來。
如此這番精神內(nèi)耗不說,還把自己排斥在了成功的大門之外。真的是事情有那么困難嗎?真的是學習或工作有那么枯燥無味,令人生厭嗎?
其實,不是事情本身沒有意義和樂趣,而是我們那些先入為主的觀念,斬斷了自己快樂的源泉。把這些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和痛苦畫上了等號,并不是事情本身了無生趣,而是我們的主觀情感給這些事情渡上了感情色彩。
怎樣消除自身的恐懼感和自卑心理呢?那就是采取行動,馬上做起來。
有些時候,越是拖延,對自己來說越是一種煎熬和自我迫害。對一個拎不清的人來說,混淆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
帶著工作的情緒去生活,莫名的摻雜對工作的恐懼心理去生活,如何能獲得快樂和幸福呢?
為什么放不下工作上的負擔,讓工作的邊界浸入本該休息放松的生活呢?你心里老是想著它,但又不想去面對,不想去做。你并不想去解決問題,只是左思右想的來折磨自己。
為什么不馬上行動,去把那令人討厭的工作完成,再徹底的放松,去休息一下呢?做又不想做,放又放不下,如此思來想去,心里七上八下的如何能開心快樂。這種精神上的內(nèi)耗,既完成不了工作,也往往休息不好,感覺上會更累莫名的心累。
怎樣才能消除這種工作與生活毫無邊界感的心理內(nèi)耗呢?要么馬上去做,要么徹底放下來,好好放松一下待積蓄能量之后去完成。
我們應該怎樣才能放下心中的那個念頭,全心全情的投入到一件事情中去呢?
吃飯睡覺也好,工作學習也好,玩耍休息也好,能夠?qū)W⒌娜硇牡耐度氲疆斚抡谧龅氖虑楫斨校恍囊灰獾囊淮沃蛔鲆患虑椋M入那種物我兩相忘的境界,是我們必須修煉的一種讓自己靜下來的修心能力。
不必左顧右盼,也不必瞻前顧后,你只要用心的做好手中事就好,你要好好的活在當下那個時刻。
再就是盡量消除自己的分別心,不怨天尤人,不去評判事情的是非對錯,不帶個人好惡和情感去做決定。
正所謂是,許多事情本無好壞對錯之分,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庸人自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