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在街亭之戰后斬馬謖,卻提拔一位文盲大將,16年后救了蜀漢
公元228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在穩定蜀漢內部局勢之后,決定領兵北伐,這次北伐對蜀漢來說意義非常重大,為了保證取得既定戰果,諸葛亮幾乎將所有蜀漢精英都帶了出來,其中就包括諸葛亮十分欣賞的馬謖。而街亭則是蜀國要道,是連接關中和隴右的重要節點,守住街亭就是為了阻止關中魏軍增援隴右,因此街亭的戰略意義非同尋常,為此,諸葛亮特意派馬謖前去固守街亭,在諸葛亮的設想中,馬謖完全有能力守住街亭。在馬謖守住街亭,成功阻擋張郃進犯的前提條件下,諸葛亮完全有可能趁曹魏還沒反應過來,一舉攻占涼州,然后再回援街亭,挫敗張郃,進而威逼長安。然而事實卻是馬謖丟掉了街亭,諸葛亮見街亭已經失守,明白如果不趕緊將分布在隴右的主力撤走,一旦被魏軍切斷后路,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而這一撤退,也預示著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宣告失敗。劉備曾言馬謖不可大用
導致街亭失守的第一責任人當然是馬謖。說起馬謖,人們常因為街亭之敗認為他沒有才能,實際上這種說法有些片面,大家都知道一句形容馬氏五個英才的話:“馬氏五常,白眉最良”,雖然能力最強的是馬良,但馬謖作為馬良的弟弟,自然也不是徒有虛名。當初劉備在荊州招兵買馬時,馬謖就已經進入劉備集團,在劉備入蜀后,馬謖更是被任為越雋太守,成為一方大員。而諸葛亮對馬謖也十分重視,常與他談論軍計到深夜,而諸葛亮派馬謖鎮守街亭,也是有意培養他。先主臨薨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猶謂不然,以謖為參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
這是劉備臨終前對諸葛亮的叮囑,劉備認為馬謖這個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從劉備的話中不難看出,馬謖其實是有些才能的,只不過他的才能與名氣不符。一開始諸葛亮是按照劉備的話來做的,雖然諸葛亮很欣賞馬謖,經常與他徹夜長談,但并沒有在朝堂上為他謀取更高的職位,直到此次北伐,諸葛亮決定拉馬謖一把,于是力排眾議將馬謖派往街亭,結果卻釀成大禍。馬謖的失敗驗證了劉備能成為一方雄主不是沒有道理的,最起碼在看人這一塊,劉備的眼光堪稱毒辣。其實,馬謖失街亭并不是諸葛亮執意斬殺他的主要原因,戰敗只能說是他的軍事能力欠缺,真正讓諸葛亮生氣的是,馬謖在街亭戰敗后的一系列謎之操作。斬馬謖,提拔王平
馬謖在打輸街亭之戰后似乎就沒有了消息,但從《三國志》中的記載來看,馬謖在戰敗后是拋棄隊伍獨自逃跑了,蜀軍殘兵還是王平收攏的,要不是王平率領千余人拖住張郃,諸葛亮的主力能否安全撤退還是兩說。朗(向朗)素與馬謖善,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
馬謖身為統兵主將,如果直接死戰不退,人們也會稱贊一聲忠義,如果收攏潰兵盡可能保存有生力量,也能抵消部分過錯,而馬謖偏偏選擇了當逃兵這個最糟糕的選項,結果還連累好友向朗丟掉官位,這更加做實了劉備對他“不可大用”的評價。在首次北伐失敗后,諸葛亮不僅斬殺了他一向器重的馬謖,自己也上疏請求自貶三等,而其他將領或多或少也都獲得降職懲罰。不過,有一位將領卻不僅沒有受到懲罰,反而得到高升,這位將領就是王平。從王平的履歷來看,他一開始屬于曹操陣營,對于蜀漢來講,王平是降將,因此王平在蜀漢陣營一開始并沒有得到重用,直到蜀漢首次北伐期間,王平才真正開始步入諸葛亮等人的視野。可以說,王平的崛起全靠馬謖襯托,馬謖違抗諸葛亮的命令跑到山上扎營結果被張郃打得落荒而逃,而在馬謖決定在山上扎營時,王平曾多次勸諫馬謖按照諸葛亮的軍令行事,但馬謖不聽。在街亭戰敗之后,馬謖這位主將棄兵而逃,蜀軍潰散,但王平卻并沒有撤退,反而帶著收攏起來的千余殘兵鳴鼓與魏軍對峙,這讓魏軍將領張郃覺得有伏兵,因而不敢貿然推進,這給諸葛亮率領的主力大軍撤退爭取了不少時間。王平大字不識幾個
如果沒有王平的堅守,讓張郃率領魏軍直插蜀軍后方,截斷諸葛亮退路,那么蜀漢的第一次北伐說不定會全軍覆沒,也就是說,王平保全了大部分蜀軍,其功勞甚大,不可不賞。平生長戎旅,手不能書,其所識不過十字,而口授作書,皆有意理。
這是陳壽在《三國志》中對王平的記載,有意思吧,王平竟然是個大字不識幾個的準“文盲”,不過這絲毫不妨礙王平為成為蜀漢的名將。公元244年,距離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已經過去16年之久,王平也成為統領漢中的大將,此年,曹魏權臣曹爽為了壓制另一顧命大臣司馬懿,領兵十萬進攻漢中,意圖以一場大勝提高聲望。漢中諸將聽聞消息后,紛紛建議王平據城而守,等待成都方面派來援兵后再里外夾擊進退曹爽,但王平在思慮過后卻認為,固城而守并非良策,一旦魏軍進入漢中,三萬兵力根本無力抵抗曹魏的十萬大軍。于是王平拍板決定主動出擊,堅決不放曹魏大軍進入漢中,最終王平在興勢一帶成功擋住了魏軍,并且隨后又聯合趕來的援軍擊退了曹爽。經此一戰,曹爽在魏國內的聲望遭到巨大打擊,不敢再次進攻漢中,而接下來司馬懿又發起攻勢,使得曹爽應接不暇,根本無力顧及蜀漢,也就說,王平在興勢之戰中取得的勝利,成功為蜀漢續命十幾年。結語
王平在三國時期絕對是一位被嚴重低估的名將,他用兵謹慎,為蜀漢鎮守漢中無所失,直到公元248年王平病逝,蜀漢失去了一位能夠獨當一面的將領,漢中也無良將鎮守,但對于王平來說,他本是一介降將,后來卻因功封侯,也算是功成名就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