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兩難全,一個無時無刻處在自相矛盾中的宋江,才是真實的宋江
在小說《水滸傳》中,梁山在宋江的領導下發展至巔峰,但也因為他的一心招安而敗亡,還間接害死了眾多兄弟,這也是宋江不討讀者喜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實,宋江這個人物形象完美體現了小說主旨,即歌頌忠義,但自古以來,忠義兩難全,對朝廷的忠使宋江瞻前顧后,不愿真當反賊,而對兄弟們的義則促使他反抗朝廷,揭竿而起。這種自相矛盾的性格,不僅造成宋江個人的悲慘下場,也給眾多梁山兄弟帶來無法挽回的傷害,不過也正是因為這種矛盾的存在,才使得宋江這個人物更加真實、立體。義氣,不過是收買人心
宋江出場時的身份只不過是鄆城縣的一個小小押司,但他在江湖上的名聲可不小,江湖好漢們提起山東呼保義誰不尊稱一聲哥哥?要問宋江這響亮名聲是如何得來的,答案很簡單:拿錢砸。但凡投奔宋江的江湖好漢,無論出身高低,宋江都會將其留在莊上好吃好喝親自招待,離開時又送物送錢,好漢們能不感動得無以復加嗎?所以說,宋江這一招很妙,既然這些好漢來投奔他,說明他們在外面混得很不如意,甚至是已經走投無路,此時伸出援助之手,正是收買人心的大好時機。這些好漢們受到宋江的恩惠,自然會幫他傳揚“仗義”的名聲,這讓宋江在江湖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當劫走生辰的晁蓋被抓時,身為押司的宋江卻決定冒著殺頭的風險救出晁蓋,此時還有誰敢說宋江不仗義?還有后來的接濟無業游民唐牛兒、為閻公包攬后事等等,都為宋江賺來了好口碑。還有一點,宋江很少干錦上添花的事,大多都是雪中送炭,這種方式收買的人心最為可靠,不像柴進,莊客是養了不少,但他出事后,有一個能幫上忙的嗎?答案是沒有,但你看宋江一出事,各路豪杰立馬出手援助,這就是差距!而宋江收買人心最為經典的一幕,當屬宋江對武松的拉攏手段。武松當時在柴進府上蹭吃蹭喝多日,早已不受人待見,而宋江一眼就看出武松不同凡響,極力拉攏武松,先是請吃飯,然后又給武松做新衣服(關鍵還是柴進掏錢),在武松離去時,宋江又是親自送別又是送銀子,將武松感動得直掉淚,當即認宋江為兄長。好家伙,宋江拿下武松從始至終花的都是柴進的銀子,而他只是付出了一點“真情”,宋江這手段可真高明,不管拉攏武松成沒成功,他穩賺不賠。
02
忠心,是宋江的人生信條
別看宋江被朝廷逼得上梁山落草為寇,但他內心從始至終都站在朝廷這一邊,如果說“義”只是宋江打響名聲、收買人心的手段,那么“忠”就是宋江堅定奉行的人生信條。宋江也算是儒家弟子,所以“忠”已經牢牢刻在他的骨子里,并且在一些行為上亦可以看出宋江對朝廷的忠心,比如在晁蓋中箭身亡后,宋江當了梁山的老大,而他當上老大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此后,宋江便處心積慮想要梁山眾兄弟接受招安,即使飽受壓迫,宋江也不敢做改朝換代的“不忠”之人,他所想的無非就是有朝一日能有資格位列朝堂之上,用心輔佐天子治理天下,做一個世俗眼中的忠臣。首先,面對朝廷官員,宋江總是卑躬屈膝,納頭便拜。梁山好漢三敗高俅,將高太尉生擒活捉,但當張順將高俅押解至忠義堂上時,宋江卻對高俅表現得極為恭敬,不僅給高俅取來新衣服換上,還親自將他扶到大堂主座上,之后更是納頭便拜,口稱死罪。不僅面對高俅如此,面對陳宗善(也是朝廷太尉)也是如此做派,而對于朝廷武官的加入,宋江也時不時“退位讓賢”,比如讓位給盧俊義、呼延灼、董平等人,不管宋江此舉是不是假客套,但還是可以看出,宋江對朝廷的敬畏。其次,義無反顧促成招安為朝廷效力。上梁山之后,宋江想要促成招安的心一直沒有變過,在梁山菊花會上,宋江作了一首詞,其中一句“望天王早招安,心方足”直接向梁山兄弟們表露了想要接受朝廷招安的心跡。武松、李逵反對,讓宋江氣得呵斥武松不懂事、讓人將李逵拉下去砍了,可見在兄弟之義與朝廷之忠面前,宋江選擇了后者。而在如愿以償接受朝廷招安之后,宋江更是不辭勞苦,為朝廷征遼、征田虎以及征方臘,如此忠心耿耿,宋江不愧為朝廷之“忠臣”。忠義兩難全
宋江的確做到了對朝廷的忠,但他卻辜負了梁山兄弟們的義,在接受招安后,宋江馬不停蹄地征遼、征方臘,替朝廷排憂解難,宋江難道不知道戰場危機四伏,很可能會折損兄弟嗎?他當然知道,但他還是選擇犧牲兄弟義氣來保全自己對朝廷的忠心。而宋江對于忠與義的抉擇,表現最為明顯的一幕就是哄騙李逵喝毒酒。宋江怕自己死后,李逵會為他報仇從而破壞他辛辛苦苦掙來的清名,于是狠心騙李逵喝下毒酒,此時宋江為了維護自己的忠臣形象,已經顧不得什么兄弟之義了。那么宋江果真沒有將兄弟之義放在心上嗎?也不盡然,在攻打方臘出現兄弟傷亡時,宋江一系列情緒變化表明兄弟之義在宋江心中也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比如攻打潤州、毗陵郡時,宋萬、彭玘等五位梁山好漢殞命,讓宋江第一次審視自己征討方臘的決策是否正確。當得知鄭天壽、曹正等人在攻打宣州時陣亡的消息后,宋江更是悲傷到“黯然倒地”,甚至對征討方臘的前景也產生了悲觀情緒,對吳用等人說“今番必然收伏不得方臘了!”宋江向來是以忠大于義的信條行事,而此番兄弟們接連殞命給他帶來的巨大打擊也讓他產生了保全兄弟之義的心思,畢竟宋江自認為收服不了方臘,言外之意就是他不想再看到有兄弟折損,因此有了退兵的心思。不管此時宋江是真情流露還是偽善表演,吳用等人對重感情、講義氣的宋江更加佩服感動,甚至愿意以命相隨,故而在接下來攻打蘇杭、翕州以及清溪縣等地時,又有眾多好漢殞命,最終將宋江推到“楚州安撫使”的位置上。宋江既想要忠,也想要義,結果什么都沒得到,讓人感覺宋江這個人有些不忠不義,然而也正是因為這種復雜又矛盾的性格集中出現在宋江身上,才讓宋江這個人物顯得更加真實。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