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皇后
在中國封建社會里,少年天子并不罕見,這是封建皇位繼承制度所決定的。皇帝死去,太子年少,便往往會出現少年天子的情況。可是少年皇后卻是很少見的。因為天子雖然年少,卻往往等到長大之后再行“大婚”選后,這時的皇后年齡總在十五六歲到二十歲之間了。當然,老皇帝選個年方少艾的后妃似乎也是天經地義之事,但是這些后妃則也都是成年入宮的,算不得少年皇后。我們這里要說的卻是一位真的少年皇后。
漢武帝在位時,身邊有個羽林期門郎名叫上官桀。上官桀膂力驚人,有一次武帝去甘泉,正遇上大風雨,車上的華蓋被風刮得搖搖晃晃,車也無法前行。武帝讓人解開華蓋,交給上官桀。上官桀手執華蓋,遮住皇帝車輦,擋住風雨,大風居然刮他不動。武帝很高興,從此將他作為親信,臨終前封他為安陽侯,與大將軍霍光一起輔佐少主漢昭帝。
上官桀和霍光是親家,上官桀的兒子上官安娶霍光的女兒為妻,兩家關系十分親密。
漢昭帝登極時年僅八歲,因為年齡太小,他的姐姐鄂邑長公主被安排在宮中照顧年幼的弟弟。長公主有個情夫,是她兒子的賓客,名叫丁外人。昭帝和霍光知道此事,為了讓她高興,特地下詔將丁外人召入宮內侍奉長公主。
這位長公主在宮中閑來無事,居然開始為年幼的弟弟挑選起妃嬪來了。上官安聽說此事,認為是自己求進的機會,就去找岳父霍光,想通過他的關系把女兒送入宮去。霍光覺得外孫女尚年幼,沒有答允。上官安不死心,又去找丁外人。
“聽說長公主為皇上納妃,我有個小女,容貌尚端,想通過長公主入宮為后,這事若能成功,我是不會忘記您的功勞的。本朝的規矩是以列侯尚公主,到時候足下何愁不封侯啊?”
一番話說得丁外人心頭發癢,當即高興地應許下來。丁外人回去向長公主添油加醋地一說,長公主自然應允下來,下詔召上官安的女兒入宮,封為婕妤,一個多月后便立為皇后。
這是漢昭帝始元四年(前八三年)的事。當時的昭帝十一歲,而這位上官小皇后才僅僅六歲。
女兒當了皇后,上官安也被封為桑樂侯、車騎將軍。他以為自己得計,從此可以胡作非為了,連皇帝也不放在眼中,逢人便吹噓,直呼皇帝為吾婿。喝醉酒后,光裸著身體在府中亂跑,與父親上官桀的妾婢淫亂。他也沒忘了為丁外人求侯,可是大將軍霍光不肯答允。他從此與親家霍光對立起來。慢慢上官家和長公主及昭帝之兄燕王劉旦勾結在一起,圖謀廢掉昭帝。有人勸他不要這樣干,否則將把女兒葬送掉。上官安卻說:“你看那獵狗追逐麋鹿時,哪還顧得上兔子呀!凡事只能顧大,不能顧小。我也顧不得這許多了。”
年幼的皇后自然絲毫不知道父親和祖父的這些陰謀。直到元鳳元年(前八〇年)事發,燕王劉旦和長公主自殺,上官一家也被族滅時,事情才又找到這個受擺布的小皇后頭上,幸虧皇后年幼,剛剛九歲,又是大將軍霍光的外孫女,才得以幸免未廢。
父親及祖父死后,這個小皇后又成了外祖父霍光的工具。霍光一心想讓外孫女擅寵有子,可是這時候小皇后年僅十三四歲,昭帝也不過二十歲,身體又不好,是很難懷孕的。御醫們明白大將軍的心思,聲稱昭帝身體欠安,嚴禁與妃嬪同房,宮人們都被命穿上縫制嚴密的內衣內褲。讓昭帝只能與上官皇后一人同寢。盡管如此,上官皇后還是未能懷孕生子。元平元年(前七四年)漢昭帝病死在未央宮中,年僅二十一歲。
昌邑王賀被選繼位,十五歲的上官皇后被尊為皇太后。沒過幾天,霍光又說昌邑王淫亂,又用太后名義將他廢掉,改立武帝末年巫蠱之禍中兵敗自殺的太子之孫劉詢為新皇帝,這便是漢宣帝。宣帝繼位后,十五歲的上官皇太后自然又成了太皇太后了。她不僅是最年少的皇后,也是最年輕的皇太后和太皇太后。
上官太皇太后一直活到漢元帝建昭二年(前三七年),五十二歲才死,年歲雖不算太老,卻經歷了四代皇帝,做了四十七年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若不是制度上只尊稱到太皇太后的話,她已經應該尊為太太皇太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