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維華 卜獻春
劉祖貽(1937~)為國家級名老中醫、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Zhengfu特殊津貼。精通中醫內科,主攻外感熱病與腦病。劉氏治療咳嗽,主張辨證論治,其治療的主要方法有以下九種。
1.疏風散寒法
此法適用于風寒襲肺證,癥見咳嗽,痰白而稀,咽癢,口不干苦,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浮滑或浮緊。方用杏蘇散加減,藥用:杏仁10g,蘇葉6g,薄荷10g,蟬蛻10g,紫菀10g,百部10g,前胡10g,桔梗10g,矮地茶15g,甘草6g。喉中痰鳴者,加射干、麻黃;胸悶者,加旋覆花、枳殼。
治驗舉例:李某某,女,6歲。1994年7月22日初診。感冒后咳嗽反復3天,咯稀白痰,咽癢,口不干苦,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浮滑。治擬疏風散寒,宣肺止咳。方用杏蘇散加減,藥用:杏仁6g,蘇葉7g,薄荷7g,蟬蛻7g,紫菀7g,百部10g,前胡7g,桔梗5g,矮地茶10g,陳皮7g,甘草3g。服藥1劑后,癥狀顯減,續服3劑而愈。
按:此案乃風寒襲肺所致,故用蘇葉、薄荷、蟬蛻解表宣肺,杏仁、桔梗、矮地茶、前胡、陳皮理氣化痰,紫菀、百部潤肺止咳,甘草調和諸藥。
2.疏風散熱法
此法適用于風熱犯肺證,癥見咳嗽痰少而粘,色白或黃,咽癢或痛,口干,舌質尖紅,苔薄或薄黃,脈浮滑數。方用自擬銀蚤宣肺湯,藥用:金銀花15g,蚤休30g,魚腥草15g,蘇葉7g,薄荷10g,蟬蛻10g,前胡10g,百部10g,桔梗10g,紫菀10g,杏仁10g,甘草6g。咳痰多者,加法半夏、矮地茶;容易感冒者,加黃芪。
治驗舉例:李某某,男,69歲。1989年4月24日初診。咳嗽反復發作2個月。現咳嗽,咯痰白粘,量中等,咽癢,口干,納食可,大便正常,舌質紅,苔薄白,脈浮數。治擬疏風散熱,宣肺止咳。方用銀蚤宣肺湯加減,藥用:金銀花15g,蚤休30g,魚腥草15g,蘇葉7g,薄荷7g,蟬蛻7g,前胡10g,百部15g,桔梗7g,矮地茶15g,杏仁10g,甘草3g。服藥2劑后,咳嗽明顯減輕,再服5劑,癥狀消失。2個月后因尿路感染來診,訴咳嗽未再發。
按:此案咳嗽已經2個月,但仍咳嗽咽癢、脈浮數,表明風熱表證仍然存在,故用辛涼宣肺之劑取效。
3.清暑化痰法
此法適用于暑邪犯肺證,癥見暑月咳嗽,痰多,惡寒身痛,全身困倦,納食少,小便黃,舌苔黃膩,脈浮細滑。方用新加香薷飲加減,藥用:香薷6g,厚樸10g,金銀花15g,連翹10g,薄荷10g,蘇葉7g,杏仁10g,法半夏10g,矮地茶15g。身痛明顯者,加羌活、獨活;口干渴者,加沙參、麥冬。
治驗舉例:吳某某,男,70歲。1994年8月1日初診。咳嗽身痛反復1周。現咳嗽痰多,咽干而痛,有時惡寒身痛,全身困倦,小便黃,舌質紅,苔黃膩,脈浮細滑。治擬清暑化痰,宣肺止咳。方用新加香薷飲加減,藥用:香薷6g,厚樸10g,金銀花15g,連翹10g,薄荷10g,蘇葉7g,羌活6g,獨活10g,杏仁10g,法半夏10g,矮地茶15g,沙參10g。服藥4劑后,身痛顯減,咳嗽稍減,痰白易于咯出,改用杏蘇散加減,藥用:蘇葉10g,防風10g,薄荷10g,前胡10g,桔梗10g,矮地茶15g,金銀花20g,蟬蛻7g,甘草7g。服藥7劑,咳嗽、身痛均不明顯。
按:此案乃暑邪犯肺所致,故用新加香薷飲去扁豆花,加薄荷、蘇葉以增強清暑解表作用,羌活、獨活祛風濕以止痛,杏仁、半夏、矮地茶化痰止咳,沙參養陰。
4.清燥化痰法
此法適用于溫燥犯肺證,癥見秋季咳嗽,痰少而粘,口鼻干燥,大便干燥,舌質紅,苔少,脈浮細數。方用桑杏湯加減,藥用:桑葉10g,杏仁10g,浙貝母10g,沙參10g,薄荷10g,金銀花15g,女貞子15g,佛手10g,甘草5g。若痰多者,加矮地茶、桔梗;納食減少者,加麥芽、山楂。
治驗舉例:顧某某,女,67歲。1994年9月2日就診。咳嗽、便結復作2天。現咳嗽,咯少量白痰,口鼻干燥,納食減少,大便干結,失眠多夢,舌質紅,苔少,脈浮細數。治擬清燥解表,化痰止咳。方用桑杏湯加減,藥用:桑葉10g,杏仁10g,浙貝母10g,沙參10g,薄荷10g,金銀花15g,矮地茶15g,女貞子15g,酸棗仁15g,佛手10g,甘草5g。服藥7劑后,咳嗽減輕,大便已不結,續服7劑而愈。
按:此案乃溫燥犯肺所致,故用桑葉、薄荷、金銀花清燥解表,沙參、女貞子養陰潤燥,杏仁、浙貝母、矮地茶化痰止咳,酸棗仁安神,佛手理氣,甘草調和諸藥。
5.清熱化痰法
此法適用于痰熱壅肺證,癥見咳嗽氣促,痰黃稠而量多,胸悶,口干或苦,舌質紅,苔黃,脈滑數。方用自擬茶蔞清肺湯,藥用:矮地茶15g,全瓜蔞10g,蚤休30g,金銀花15g,薄荷10g,蟬蛻10g,百部15g,桔梗10g,甘草6g。胸部憋悶者,加冬瓜子、旋覆花;氣促不能平臥者,加葶藶子;口干渴者,加蘆根、沙參。
治驗舉例:蔣某某,男,28歲。1990年5月4日初診。咳嗽反復發作5年,加重伴氣促半個月。現咳嗽,咯痰黃稠量多,胸悶,活動后氣促,咽癢,口干不苦,納食可,舌質暗紅,苔薄黃,脈弦滑。X線胸片示右中肺肺不張并感染。治擬清熱化痰,宣肺止咳。方用茶蔞清肺湯加減,藥用:矮地茶15g,全瓜蔞10g,蚤休30g,金銀花15g,蘆根12g,薄荷10g,蟬蛻8g,百部15g,桔梗8g,甘草8g。服7劑后,咳痰減少,守上方加魚腥草,續服14劑,咳痰已少,囑間斷服上方以鞏固療效。
按:此案乃痰熱壅肺所致,故用矮地茶、全瓜蔞、百部、桔梗清化痰熱,蚤休、金銀花、蘆根清肺解毒,薄荷宣肺,蟬蛻祛風,甘草調和諸藥。
6.疏肝清肺法
此法適用于肝郁肺熱證,癥見胸脘悶脹時痛,噯氣,咽中異物感,咳痰黃稠,口干口苦,大便偏干,舌質紅,苔黃,脈弦數。方用自擬柴郁清肺湯,藥用:柴胡10g,郁金10g,佛手10g,桑葉10g,薄荷10g,蟬蛻10g,蚤休30g,金銀花15g,魚腥草10g,甘草6g。胸脘滿悶者,加旋覆花、降香;胃脘灼痛者,加酒川楝子、蒲公英;納食減少者,加麥芽、谷芽;泛吐酸水者,加海螵蛸。
治驗舉例:吳某某,女,65歲。1992年5月22日就診。咳嗽反復4個月。現咳吐稠痰,咽中異物感,噯氣納入,胸脘悶痛,大便正常,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數。治擬疏肝和胃,清肺止咳。方用柴郁清肺湯加減,藥用:柴胡10g,郁金10g,佛手10g,桑葉10g,薄荷10g,蟬蛻10g,蚤休30g,金銀花15g,魚腥草10g,麥芽30g,甘草6g。服藥7劑,3個月后因足跟痛來診,言服藥后咳嗽未再發。
按:此案乃肝郁肺熱所致,故用柴胡、郁金、佛手疏肝解郁,桑葉、薄荷宣肺止咳,蟬蛻祛風利咽,蚤休、金銀花、魚腥草清解肺熱,麥芽和胃助化,甘草調和諸藥。
7.健脾化痰法
此法適用于脾虛痰壅證,癥見咳嗽痰稀,活動后氣少,受涼后加重,口不干,咽不痛,納食少,大便偏溏,舌質淡,苔薄白,脈細滑。方用自擬芪蘇宣肺湯,藥用:黃芪30g,黨參10g,蘇葉7g,前胡10g,杏仁10g,桔梗10g,旋覆花10g,茯苓15g,麥芽30g,甘草6g。痰量多者,加矮地茶、法半夏;胸悶者,加丹參、瓜蔞皮;大便稀溏者,加炒白術、山藥。
治驗舉例:張某某,男,62歲。1992年3月13日初診。咳嗽反復10年,伴活動后氣少半年。現咳嗽時作,痰白而稀,活動后氣少,胸悶,納食少,舌質淡,苔白,脈細弱。治擬健脾益氣,化痰止咳。方用芪蘇宣肺湯加減,藥用:黃芪30g,黨參10g,蘇葉7g,前胡10g,杏仁10g,桔梗10g,旋覆花10g,丹參15g,茯苓15g,佛手10g,麥芽30g,甘草6g。服7劑后,咳嗽減少,守上方加白術,續服7劑以鞏固療效。
按:此案乃脾虛痰壅證,故用黃芪、黨參、茯苓、甘草健脾益氣,蘇葉、前胡、杏仁、桔梗宣肺化痰止咳,旋覆花、佛手、丹參理氣和血寬胸,麥芽益胃助化。
8.養陰降逆法
此法適用于肺胃陰虛氣逆證,癥見咳嗽氣促,無痰或痰少,胸脘滿悶或脹痛,或伴呃逆,舌質淡紅,苔少,脈細弦。方用自擬養陰肅肺湯,藥用:沙參10g,石斛10g,麥冬10g,玉竹15g,百部10g,旋覆花10g,款冬花10g,紫菀10g,佛手10g,甘草6g。咽癢而痛者,加浙貝母、木蝴蝶;咳痰多者,加法半夏、矮地茶;納食少者,加谷芽、麥芽;大便結者,加女貞子、瓜蔞仁。
治驗舉例:黃某某,男,54歲。1989年11月10日初診。咳嗽反復4年,復作10天。現咳嗽,咯少量白痰,氣促,胸悶胸痛,時作呃逆,納食少,大便干結,舌質淡紅,苔少,脈細弦。X線胸片示肺氣腫,肺大泡。治宜養陰降逆,寧肺止咳。方用養陰肅肺湯加減,藥用:沙參10g,石斛10g,麥冬10g,玉竹15g,女貞子15g,百部10g,旋覆花10g,款冬花10g,矮地茶15g,佛手10g,麥芽30g,雞內金10g,甘草6g。服藥7劑后,咳嗽減輕,呃逆、便結已不明顯,胸悶痛仍存,守前法,上方去玉竹、旋覆花、雞內金,加酒川楝子、魚腥草。續服7劑后,咳嗽已止,胸痛減輕,改用四逆散加味調理而安。
按:此案乃肺胃陰虛氣逆所致,故用沙參、麥冬、石斛、玉竹、女貞子養陰潤燥,旋覆花、佛手理氣降逆,百部、款冬花潤肺止咳,矮地茶化痰止咳,麥芽、雞內金和胃助運,甘草調和諸藥。
9.補腎益肺法
此法適用于肺腎兩虛證,癥見咳嗽痰白,氣促,活動后尤甚,口不干苦,納食可,大便正常,小便量多,腰酸足軟,舌質紅,苔少,脈細數。方用七味都氣丸加減,藥用:熟地黃15g,山茱萸10g,山藥15g,澤瀉6g,茯苓15g,五味子10g,法半夏10g,紫菀10g,矮地茶15g,桔梗10g,甘草6g。胸悶者,加砂仁、桑白皮。
治驗舉例:肖某某,男,70歲。1993年2月5日初診。咳喘反復4年,以活動后明顯,痰少,納食及大小便正常,睡眠亦可,舌質偏紅,苔白,脈細弦。X線胸片示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治擬滋陰補腎,攝納肺氣,化痰止咳。方用七味都氣丸加減,藥用:熟地黃15g,山茱萸10g,山藥15g,澤瀉15g,茯苓12g,五味子10g,法半夏10g,紫菀10g,矮地茶15g,桔梗10g,砂仁5g,甘草5g。服藥7劑,咳嗽明顯減少,氣喘減輕,守前法,用上方加補骨脂,續服7劑以鞏固療效,后改用六味地黃丸常服以善后。
按:此案乃肺腎兩虛所致,故用七味都氣丸滋補肺腎,加法半夏、矮地茶、桔梗化痰止咳,紫菀潤肺,砂仁和胃,甘草調和諸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