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女子被網戀對象詐騙2000萬,男子聲稱自己是富二代,某集團創始人的兒子,將女子哄騙到迷糊了,將錢都投入境外APP中,等到無法提現時,女子才選擇報警,最后男子被判一年十個月。
70后的王女士是一名職業女性,在案發前是一名單親媽媽,由于生活平淡沒有經濟壓力,于是選擇在社交平臺上交友。
王女士想在網絡上找到如意郎君,殊不知已經有人盯上了她,一位富二代孫某添加王女士聊天,介紹自己的身份是集團創始人之子,還是私募基金亞太主席,可謂是經濟實力雄厚。
然而,王女士并不被年輕女生,她起初并不相信孫某的話語,兩人雖然有聯系,但是王女士還是存在懷疑,還請朋友去調查孫某的身份。
經過朋友的調查,孫某口中該集團創始人確實有孩子,而且正在美國生活,信息和孫某講述的一致,王女士信了朋友的話語,對孫某放下了疑心。
在溝通過程中,孫某提到一個問題,擔心國內的社交平臺收集個人信息,于是推薦王女士登入一個境外APP,兩人在上面可以一直聊天,王女士對此并沒有懷疑。
由于孫某展示出來的財力和體貼,讓70后的姐姐很是沉迷,僅僅一個月,兩人就在網絡上確定了戀愛關系,孫某承諾會帶王女士去見父母,
可是,這里出現了一個問題,孫某有個投資計劃,想介紹給王女士試試,并且解釋,只要一段時間的投資,兩人就可以財富自由了。
這里讓我有點疑惑,孫某如此身份還要帶王女士賺錢?
戀愛中的女生是盲目,聽到孫某的安排,王女士并沒有懷疑,認為男友是將她考慮進入未來的計劃,內心很是感動,于是聽從孫某投資進了一個數字貨幣交易和外匯交易的軟件。
王女士發現孫某真的很厲害,頭兩次交易信息讓她賺了不少,而且孫某看到王女士的戶口沒什么錢,還大手一揮地賺了99萬美金供王女士玩,這個舉動讓她心動不已。
霸道總裁愛上我?哪里有那么簡單!
王女士為了能夠盡快賺錢,于是將積蓄2000多萬一起投入這個APP,此時朋友給王女士當頭一棒,告知孫某提供的信息與創始人之子有誤,勸誡她小心一點。
這個時候王女士要去轉賬,已經無法操作了,智能向警方報警,將男友孫某抓捕歸案。
隨著辦案人員的深入調查,發現孫某是偽造的身份,男子是從事詐騙集團的兼職人員,90后的黎某,協助團隊詐騙王女士和其他受害者錢財,獲利8萬元,依法構成了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
1.黎某認定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規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器托管、網絡存儲、通訊傳輸等技術支持,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經過審理,黎某承認他通過線上開發,主動聯系對方,和詐騙團伙合作,明知道是犯罪,他仍然選擇了配合詐騙團伙,并且從中獲利8萬元。
法院依法對其進行判決,判處黎某有期徒刑一年十個月,緩刑二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10000元。
2.王女士的錢財是否能夠追回?
如所周知,信息網絡共同犯罪有三個重要特點:
一.行為主體完全可能不在同一個城市,乃至不在同一個國家,行為主體之間可能互不相識;
二.在客觀上,各共犯人只是分擔部分行為,而且實行行為、幫助行為都具有隱蔽性;
三.在主觀上,各共犯人的意思聯絡具有不確定性或者不明確性;而且,在許多情況下,部分共犯人表現為一種間接故意的心理狀態。
根據以上的特點,黎某是在國內實施犯罪,因此網警可以對其進行鎖定,快速將其抓捕,而他只是從犯人員,只是提供了技術支持,獲利8萬元,按照相關規定,對其判處一年十個月是符合法律條款的。
換句話來說,抓不到主犯,就無法順利追回王女士的詐騙財產,到頭只能寄望奇跡的出現。
3.為什么黎某可以緩刑?
根據《刑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有悔罪表現;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根據法院的判決,黎某緩刑兩年,其自身是符合以上的內容,從黎某的口供來看,他只是提供技術支持,并無直接參與詐騙行動,因此對其進行緩刑兩年的判決。
另外宣告緩刑,法院是可以根據黎某的犯罪情況,同時禁止他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