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用哨兵1A干涉數據對DInSAR測量臺灣地震引起的地表形變信息

 2016年2月6日早晨3時57分,臺灣高雄發生6.7級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震中位于高雄市美濃區,震源深度16.7公里,云林縣草嶺的最大震度達6級,高雄、屏東、臺南、嘉義等地的最大震度均達5級。本節以哨兵1Aslc作為數據源,使用DInSAR的方法,對2016年2月6日臺灣南部的地震事件進行干涉測量。

數據情況:

  • Sentinel1A IW slc像對
  • 極化方式:VV極化
  • 入射角:39.14
  • 成像時間:2016年1月9日(震前),2016年2月24日(震后)
  • 成像范圍:臺灣南部地區
  • 地面分辨率:20米
  • 輔助數據:90米分辨率的SRTM DEM數據
  • 數據來源:https://scihub.esa.int/

1、數據準備

第一步:設置系統參數

/SARscape/Preferences,設置LoadPreferences為SENTINEL_TOPSAR,這套參數是專門針對哨兵1A數據的TOPSAR(IW)模式做InSAR處理時的系統參數。

圖 設置SARscape系統參數

如果計算機支持GPU,在General Parameters面板,設置Opencl PlatformName的類型為相應的設備,如NVIDIA CUDA顯卡。

設置Opencl的類型

為了便于后面操作的數據讀取和輸出,設置ENVI的系統參數中的輸入輸出路徑。ENVI->File->Preferences,在Directories中設置默認的輸入路徑和輸出路徑。

設置ENVI系統參數

第二步:數據導入

(1)數據文件輸入

網站下載的數據解壓,打開數據導入工具/SARscape/Import Data/SAR Spaceborne/SENTINEL1,在Input File List分別輸入兩景哨兵1A數據的元數據文件manifest.safe。

Optional Input Orbit File List,軌道文件,該文件是可選文件,在這里沒有軌道文件,就不輸入。

圖 數據輸入面板

(2)參數設置

切換到Parameters面板,主要參數就是對輸出數據命名設置,推薦選擇Rename the File UsingParameters:True,可以對輸出的數據自動按照數據類型進行命名。如果要輸出鑲嵌后的SLC數據文件,可以在OtherParameters設置Generate SLCmosaic為True,否則默認是輸出各個條帶的slc數據。數據類型軟件自動識別,不用做設置。

圖 數據輸入面板參數設置

(3)輸出設置

之前設置過默認的輸出路徑,這里直接按照默認即可,如果要改輸出路徑,在數據輸出路徑上點擊右鍵,選擇Change OutputDirectries。

圖 數據輸出面板的輸出設置

設置好參數后,點擊Exec執行,完成后彈出對話框,點擊End。

輸出的數據文件包括:整景圖像的強度圖數據(_pwr)、slc索引文件(.slc_list)帶有地理坐標的外邊框矢量文件(.shp)、GoogleEarth文件(.kml)。打開矢量文件,ENVI主界面view->ReferenceMap Link,可以自動鏈接Arcgis Online的在線底圖,查看數據的地理范圍。

圖 數據的地理范圍

第三步:參考DEM數據的下載

打開工具/SARscape/General Tools/Digital Elevation ModelExtraction/SRTM-3 Version 4,在InputFile輸入兩個時相的slc_list文件,DEM/Cartographic System設置GEO GLOBLEWGS84,其他參數按照默認。

注:1)這一步也可以在InSAR界面下進行。

2)如果網速許可,最好下載SRTMVersion4版本的DEM數據。SRTM Version2版本的數據有空洞,會對最終的結果有所影響。

圖 根據數據范圍下載DEM

自動下載的SRTM DEM數據

2、基線估算

打開工具/SARscape/Interferometry/Interferometric Tools/BaselineEstimation,輸入主從影像的_slc_list文件,點擊Exec執行,輸出基線估算的結果。

基線估算面板

基線估算結果:

Normal Baseline (m) =-64.213    CriticalBaseline min - max(m) = [-6474.081] - [6474.081]

Range Shift (pixels) =13.012

Azimuth Shift (pixels) =4.669

Slant Range Distance (m) =879019.561

Absolute Time Baseline (Days) =36

Doppler Centroid diff. (Hz) =17.918    Criticalmin-max (Hz) = [-486.486] - [486.486]

2 PI Ambiguity height (InSAR) (m) =242.615

2 PI Ambiguity displacement(DInSAR) (m) = 0.028

1 Pixel Shift Ambiguity height(Stereo Radargrammetry) (m) = 20379.668

1 Pixel Shift Ambiguitydisplacement (Amplitude Tracking) (m) = 2.330

Master Incidence Angle =39.723    AbsoluteIncidence Angle difference = 0.004

Pair potentially suited forInterferometry, check the precision plot

 

基線估算的結果顯示,這兩景數據的空間基線為64.213米,遠小于臨界基線6474.081米,時間基線36天,做DInSAR的一個相位變化周期代表的地形變化為0.028米。

3、DInSAR工作流

打開/SARscape/Interferometry/DInSAR Displacement Workflow工具。

(1)文件輸入

  • InputFile面板,輸入20160109的VV極化方式的_slc_list作為主影像,20160214的VV極化方式的_slc_list作為從影像;
  • DEM/CartographicSystem面板,輸入參考DEM文件;
  • Parameters面板,Grid Size:20

注:數據有兩種極化方式:VH和VV,選擇同極化方式的做差分干涉處理。

圖 數據輸入面板

輸入的數據文件設置好之后,點擊Next。彈出自動計算視數的面板,算出來的視數為5:1,點擊確定。

圖 自動計算的視數

(2)干涉圖生成

  • 主要參數
    • 距離向視數(Range Looks):5。自動添加。
    • 方位向視數(Azimuth Looks):1。自動添加。
    • 制圖分辨率(Grid Size for SuggestedLooks):20。根據之前的設置自動添加。
    • 配準時使用DEM(Coregistration WithDEM):Ture。
  • 全局參數(Global)

生成TIFF數據(MakeTIFF):Ture,生成TIFF格式的中間結果,如果需要使用中間結果,如寫文章時候作為插圖,可以設置為True,其他步驟類似。

圖 干涉圖生成參數設置面板

處理完成之后,ENVI視窗中自動加載了去平后的干涉圖,以及主從影像的強度圖,這一步生成的數據結果存放在ENVI默認的臨時文件路徑下,默認路徑為:C:\Users\<計算機用戶名>\AppData\Local\Temp,自動生成了一個名為SARsTmpDirXXXXXXXXX的文件夾,這一步生成的結果有:

  • INTERF_out_dint:去平后的干涉圖
  • INTERF_out_int:干涉圖
  • INTERF_out_master_pwr:主影像強度圖
  • INTERF_out_slave_pwr:從影像強度圖
  • INTERF_out_par:文本文件保存的配準時的偏移量數據,
  • INTERF_out_sint:合成的相位
  • INTERF_out_srdem:斜距幾何下的參考DEM
  • INTERF_out_par_orbit_off:估算軌道偏移時用到的點矢量數據,包括在方位向和距離向的點的位置坐標、測量到的偏移量、計算出的線性偏移量。
  • INTERF_out_par_winCC_off:從強度數據的相差上估算交叉相關偏移量的點矢量數據。包含每個點上交叉相關的值(CC),范圍是0-1。
  • INTERF_out_par_winCoh_off:從相位數據的相差上估算相干性的點矢量數據,包含信噪比(SNR)和相干性,相干性值的范圍是0-1

圖 去平后的干涉圖_dint

(3)濾波和相干性計算(Adaptive Filter and Coherenace Generation)

  • 主要參數(Principal Parameters):
    • 濾波方法(FilteringMethod):Goldstein

提供了三種濾波方法:

  • Adaptive

這種方法適用于高分辨率的數據(如TerraSAR-X或COSMO-SkyMed)

  • Boxcar

使用局部干涉條紋的頻率來優化濾波器,該方法盡可能的保留了微小的干涉條紋。

  • Goldstein

    這種濾波方法的濾波器是可變的,提高了干涉條紋的清晰度、減少了由空間基線或時間基線引起的失相干的噪聲。這種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圖 濾波和相干性生成參數設置面板

點擊Next按鈕,進行干涉圖濾波和相干性生成處理,處理完成之后,自動加載濾波后的干涉圖_fint和相干性系數圖_cc。這一步處理之后生成的結果有:

  • INTERF_out _fint:濾波后的干涉圖
  • INTERF_out _cc:相干性系數圖

圖 濾波后的干涉圖和相干系數圖

(4)相位解纏(PhaseUnwrapping):相位的變化是以2π為周期的,所以只要相位變化超過了2π,相位就會重新開始和循環。相位解纏是對去平和濾波后的相位進行解纏處理,使之與線性變化的地形信息對應,解決2π模糊的問題。

  • 主要參數(Principal Parameters)
    • 解纏方法(Unwrapping MethodType):Minimum Cost Flow
    • 解纏分解等級(Unwrapping DecompositionLevel):1
    • 解纏最小相干性閾值(Unwrapping CoherenceThreshold):0.2。相干系數大于該閾值的像元進行解纏。

圖 相位解纏面板參數設置

說明:

1)解纏方法(Unwrapping Method Type)提供了三種:

  • 區域增長法(RegionGrowing):選這種方法,則不要設置過高的相干性閾值(0.15-0.2是比較好的)以便留下足夠的自由增長空間,相位突變部分在解纏后的圖像上以解纏孤島存在,這種方法降低了由相位突變引起的誤差,
  • 最小費用流(Minimum CostFlow):默認的解纏方法,當有大面積的低相干或是其他限制增長的因素而使解纏困難時,最小費用流算法可以取得比區域增長法更好的結果。這種方法采用正方形的格網,考慮了圖像上所有的像元,對相干性小于閾值的像元做了掩膜處理。

    DelaunayMCF:和最小費用流法的不同在于,這種方法不是考慮了圖像上所有的像元,而是僅考慮了相干性大于閾值的部分,而且不是用正方形的格網而是用了德羅尼三角形格網。只有對相干性高的部分進行解纏,不受低相干像元的影響。對于有大量相干性低的地物存在的時候,如影像上存在大量水體、濃密植被等,推薦使用該方法,最小化相位突變的影響。

    2)分解等級(Unwrapping DecompositionLevel):該分解是為了用迭代的方法對數據做多視和疏采樣:干涉圖以一個較低的分辨率被解纏然后被重采樣成原來的分辨率。使用了分解可減少解纏錯誤,提高處理效率。用戶可以指定迭代的次數,每個迭代相當于3次采樣過疏。這里可以填的數有:-1、0、1、2、3。其中,-1和0代表不執行分解,用原始的像素采樣,當形變很大或是地形很陡峭的情況下(多相位/高密度分布),分解可引起交迭效應,建議設置為-1或0;1代表最小的分解等級。3:最大的分解等級。建議這個次數不要超過3。通常情況設置原始的像素采樣(如-1)或者最小的分解等級(1)。

    點擊Next按鈕,進行干涉圖濾波和相干性生成處理,處理完成之后,自動加載濾波后的相位解纏結果圖_upha。這一步處理之后生成的結果有:

    • INTERF_out _upha:相位解纏結果

    圖 相位解纏結果

    (5)控制點選擇(GCP Selection):輸入用于軌道精煉的控制點文件,可以用已有的文件也可在此選擇控制點。

    在Refinement GCP File(Mandatory)項中,點擊

    按鈕,自動打開流程化的控制點選擇工具,軟件自動輸入了相應的文件。

    圖 選擇控制點流程化工具

    在控制點生成面板上,點擊Next,打開控制點選擇工具,鼠標變為選點狀態,單擊鼠標左鍵就可以選點。在圖像周邊遠離形變區域的地方、相位好的地方選擇若干控制點。

    圖 控制點選擇

    單擊Cartographic System按鈕,查看控制點的參考坐標系統,該坐標系是從參考DEM上自動讀取的。

    圖 設置控制點的坐標系

    單擊Export按鈕,查看控制點的存放路徑和文件名。生成的控制點文件為INTERF_out_upha_gcp.xml。

    注:如果默認輸出的路徑有中文字符的文件夾或者文件名,需要改到只有英文字符的文件路徑中。

    圖 控制點文件輸出

    在控制點生成面板上點擊Finish,生成了控制點文件,并自動添加到InSAR流程化處理面板的Refinement GCPFile(Mandatory)項。

    圖 生成控制點文件

    在面板上點擊Next按鈕,進入下一步。

    (6)軌道精煉和重去平(Refinement andReflattening)進行軌道精煉和相位偏移的計算,消除可能的斜坡相位,對衛星軌道和相位偏移進行糾正。這一步對解纏后的相位是否能正確轉化為形變值很關鍵。

    • 主要參數(Principal Paremeters)
      • 軌道精煉方法(RefinementMethod):PolynomialRefinement,軟件先使用多項式優化的方法來計算,該算法的健壯性更好,即使是在基線小的情況下也可以使用。
      • 軌道精煉的多項式次數(Refinement Res PhasePolyDegree):3。在重去平的過程中用到的估算相位斜坡的多項式次數,若輸入的控制點個數較少,次數會自動降低。默認的3表示在距離向和方位向加上一個恒定的相位偏移的相位斜坡會被修正,如果僅需要相位偏移校正,這個次數可以設置為1。
      • 配準時是否考慮到地形因素(Coregistration WithDEM):Ture。默認參數,不需要用戶設置。

    圖 軌道精煉和重去平參數設置面板

    點擊Next按鈕,進行軌道精煉和重去平處理,處理完成之后,將優化的結果顯示在RefinementResults的面板,內容如下:

    ESTIMATE A RESIDUAL RAMP

     

    Points selected by the user =64

    Valid points found = 64

    Extra constrains = 2

    Polynomial Degree choose =3

    Polynomial Type : = k0 + k1*rg +k2*az

    Polynomial Coefficients (radians):

            k0= 8.9544091183

            k1= -0.0045068910

            k2= -0.0018570690

    Root Mean Square error (m)=64.1891189212

    Mean difference after RemoveResidual refinement (rad) = -0.0431859477

    Standard Deviation after RemoveResidual refinement (rad) = 1.9514668017

    這一步得到的結果有:

    • INTERF_out_reflat_fint:重去平后的干涉圖
    • INTERF_out_reflat_sint:重去平后的合成相位圖
    • INTERF_out_reflat_upha:重去平后的解纏結果
    • INTERF_out_reflat_srdem:重去平后的斜距DEM
    • INTERF_out_reflat.txt:軌道精煉所用的軌道修正參數
    • INTERF_out_reflat_refinement.shp:軌道精煉用到的有效的控制點文件,斜距坐標系。
    • INTERF_out_reflat_refinement_geo.shp:軌道精煉用到的有效控制點文件,地理坐標系。

    (7)相位轉形變以及地理編碼(Phase to Displacement Conversion andGeocoding):將經過絕對校準和解纏的相位,結合合成相位,轉換為形變數據以及地理編碼到制圖坐標系統,默認得到的是LOS方向的形變。

    • 主要參數(Principal Parameters)
      • 相干性閾值(Product CoherenceThreshold):0.2。相干性大于該值的相位轉為形變值。
      • 垂直方向的形變(VerticalDisplacement):False。不計算垂直方向上的形變。
      • 斜坡形變(SlopeDisplacement):False。不計算斜坡方向上的形變,在監測如滑坡形變的時候可激活該選項。
      • 用戶自定義方向的形變(Displacement CustomDirection):False。
      • 方位角(AzimuthAngle):0。自定義方向的時候設置該角度。
      • 入射角(InclinationAngle):0。自定義方向的時候設置該角度。
      • X方向上的水平分辨率(XDimension(m)):20。制圖分辨率,X方向,按之前的設置默認為20。
      • Y方向上的水平分辨率(YDimension(m)):20。制圖分辨率,y方向,按之前的設置默認為20。

    圖 相位轉形變主要參數

    • 地理編碼參數(Geocoding)
      • 去除圖像外的無用值(DummyRemoval):True。對圖像外的區域做掩膜處理

    圖 地理編碼參數

    點擊Next按鈕,進行相位轉形變和地理編碼處理。地理編碼的坐標系是以參考DEM的坐標系為準。這一步得到的結果有:

    • _slc_out_disp_dem:重采樣到制圖輸出分辨率上的參考DEM數據,經過地理編碼,范圍和輸出的SAR產品一致。
    • _slc_out_disp_cc_geo:地理編碼的相干性系數圖
    • _slc_out_disp_precision:數據質量的估算結果圖,代表形變的精度。
    • _slc_out_disp_ALOS:視線方位角,正值是正北的順時針方向,負值是正北的逆時針方向。
    • _slc_out_disp_ILOS:視線入射角,視線和水平面垂線的夾角。
    • _slc_out_disp:傳感器觀測方向的形變,即LOS方向上的形變。

    圖 相位轉形變的結果

    (8)結果輸出(Output):

    結果默認輸出在ENVI的默認輸出路徑下,文件名命名為sentinel1_69_20160109_100020274_IW_SIW1_A_VV_slc_list_out_disp。若想保留中間結果便于查看,將DeleteTemporary Files不勾選。

    點擊Finish,輸出結果。結束DInSARDiaplcement處理的工作流。生產的形變數據自動進行密度分割配色展示。

    圖 形變結果自動配色顯示

    注:Back和Next按鈕,可切換至中間某一步查看參數或調整參數重新處理。

    4、結果分析

    結果顯示,本次地震發生的位置,導致了一個區域明顯的抬升。如果對整景數據做DInSAR處理,右邊的大部分沒有形變的區域,都參與到處理中,容易引入一些誤差(能看出右側的穩定區域,結果也有一些抬升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在_fint的數據上,對地震形變區域手動繪制一個矢量區域,用SARscape的裁剪工具對原始的SLC數據進行裁剪,然后對子區域做DInSAR處理,能得到更精確的結果。

    ENVI中手動繪制矢量范圍:打開_reflat_fint數據,ENVI主菜單File->New-> VectorLayer,選擇_fint數據,繪制矢量區域,如下圖所示:

    圖 繪制子區域的矢量范圍

    在矢量圖層上點擊右鍵,選擇Save As,保存為subarea.shp文件。

    點擊/SARscape/General Tools/Sample Selections/Sample Selection SARGeometry Data工具,打開Sample Selection SAR Geometry Data面板。

    • 數據輸入項(InputFiles):點擊Browse按鈕,選擇需要裁剪的兩景數據的_VV_slc_list文件:

    圖 子區裁剪的數據輸入面板

    • 可選文件項(Optional File):
      • 矢量文件(VectorFile):可以輸入地理坐標下的子區范圍的矢量文件裁剪,用的是矢量文件的外接多邊形。點擊
        ,選擇上一步繪制生成的subarea.shp矢量文件。
      • DEM文件(DEMFile):當用坐標范圍選擇子區時,需要輸入DEM數據,這里范圍是斜距范圍,所以不用設置DEM。
      • 參考文件(Input ReferenceFile):如果對哨兵1A數據_slc_list文件進行裁剪的話,需要輸入多視后的_list_pwr強度數據作為參考文件。點擊
        ,選擇一景數據的_slc_list_pwr數據作為參考文件。

    圖 輸入裁剪矢量范圍及參考的強度數據

    • 參數項(Parameters):
      • 配準(MakeCoregistration):False。不對輸入的待裁剪的數據進行配準處理
      • 地理范圍(GeographicalRegion):False。選擇True,代表輸入的范圍是地理坐標下的范圍。選擇False,代表輸入的范圍是斜距坐標下的范圍
      • West/FirstColumn:最西邊/第一列的坐標,可輸入地理坐標(經緯度格式如29.30)。也可輸入行列號。
      • North/FirstRow:最北邊/第一行的坐標。可輸入地理坐標(經緯度格式如29.30)。也可輸入行列號。
      • East/LastColumn:最東邊/最后一列的坐標。可輸入地理坐標(經緯度格式如29.30)。也可輸入行列號。
      • South/LastRow:最南邊/最后一行的坐標。可輸入地理坐標(經緯度格式如29.30)。也可輸入行列號。
      • 使用最大和最小坐標(Use Min and MaxCoordinates):False。激活該項目的話只用到輸入的矢量文件的角點坐標進行裁剪。

    圖 子區裁剪的參數設置面板

    • 輸出文件項(OutputFiles):默認的文件名中添加了_cut。

    圖 裁剪結果輸出面板

    圖 裁剪結果強度圖

    然后對裁剪后的slc數據,進行DInSAR工作流處理(參數和之前相同),得到地震區域的形變結果。在子區域DInSAR處理中,在軌道精煉一步,選擇的控制點如下圖所示:

    子區域DInSAR處理中軌道精煉的GCP

    得到的軌道優化的結果報表:

     

    ESTIMATE A RESIDUAL RAMP

     

    Points selected by the user =27

    Valid points found = 27

    Extra constrains = 2

    Polynomial Degree choose =3

    Polynomial Type : = k0 + k1*rg +k2*az

    Polynomial Coefficients (radians):

            k0= 8.6332973041

            k1= -0.0025818939

            k2= -0.0017582238

    Root Mean Square error (m)=16.5580109079

    Mean difference after RemoveResidual refinement (rad) = -0.1456119011

    Standard Deviation after RemoveResidual refinement (rad) = 0.7900878373

    圖 裁剪后的SLC做DInSAR處理得到的結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人人網
2000 國家大地坐標系轉換常見問題分析
【遙感專題系列】影像信息提取之——DEM提取
ENVI4.5中的正射校正說明
VirtuozoNT處理航片步驟
精靈4 RTK內業處理完整教程(PhotoScan EPS CASS,附CASS加載TIF插件)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川| 晴隆县| 商城县| 肥乡县| 湖州市| 吴川市| 临桂县| 泰兴市| 保山市| 济阳县| 汉阴县| 开封县| 康乐县| 磐石市| 隆回县| 工布江达县| 西贡区| 杭州市| 景德镇市| 儋州市| 新竹县| 沭阳县| 章丘市| 汝城县| 会宁县| 佛教| 肥东县| 望城县| 稻城县| 正定县| 抚远县| 含山县| 宝山区| 密云县| 库伦旗| 靖宇县| 延寿县| 太湖县| 鞍山市| 托克托县| 鄂托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