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現代社會最常見的一種三高病癥,中老年患者偏多,但是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輕人也開始有患糖尿病的。患上這個病,從發現到結束基本是需要終身治療的,糖尿病被稱為富貴病,如果單純的控制飲食,這對糖尿病患者真的是太痛苦了。中醫治療糖尿病與西醫的不同單點在于:中醫是通過綜合調節作用,補五臟,益精氣,祛瘀血,標本同治,使體內的陰陽失調、氣血紊亂、臟腑功能虛弱的病人恢復正常從而到達治愈或緩解糖尿病的目的。當然不從調節功能看,中藥也確有很明顯的降糖作用,許多病服用有降糖效果的中藥后,血糖有明顯下降。臨床上使用黃連湯作為基礎方,對降糖效果非常顯著。黃連湯來源于《傷寒論》。湯頭歌訣,黃連湯內用干姜,半夏人參甘草藏,更用桂枝兼大棗,寒熱平調嘔痛忘。
組成:黃連9克、甘草9克(炙)、干姜9克、桂枝9克(去皮)、人參6克、半夏6克(洗)、大棗12枚(擘)。黃連湯對于胃痛的治療效果很好,其實這個方的臨床運用治療范圍非常廣泛。發現這個藥方有顯著降糖效果是一個偶然情況,曾有一個病人,七十多了,血糖一直居高不下,其空腹血糖達到17.0
mmol/L;因為胃脘隱痛,食欲減退來進行治療,她當時來主要是看胃痛的,因當時的癥狀符合黃連湯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的特征。于是就直接使用了黃連湯原方,結果吃了五天,胃不痛了,空腹血糖也降到7.3mmol/L;患者在治療前血壓也偏高,服用該方后,血壓也降到正常范圍。對于治療胃痛是完全有預期的,但她的血糖能降這么快,算是一個意義收獲。后來又遇到一個患者也是胃痛,伴隨每天有一過性頭暈汗出,其空腹血糖18mmol/L;從癥狀看還是黃連湯證為主,但因為有頭暈出汗癥狀,故用了黃連湯合百合知母湯,一周后胃痛頭暈出汗的癥狀消失。血糖降到8.2mmol/L;繼續鞏固治療一周后血糖正常。 通過這兩個患者,下次再遇到糖尿病患者就有意識的用黃連湯來調理血糖,上消明顯加百合知母湯,中消合金玲子散或者左金丸,下消加黑附片。均取得滿意療效。以上兩個患者均是以黃連湯為主方化裁,他們年齡均不到40,有血壓高,低壓偏高的現象。該方對血壓的影響不算大,但對血糖的影響較大。以上兩個均沒有服用降糖藥,但服藥一周后血糖均有明顯的下降。-----------------------------------------------------------------------------------------------------------------------------------------------------------------------------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