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值隆冬季節,大雪紛飛、天寒地凍,已經進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人們開始圍爐取暖、添食進補,對抗著大自然無情的凜冽。
然而,即便是在這樣清冷徹骨的季節里,古代的文人騷客們照樣也沒有閑著,邀三五好友,踏雪尋梅,飲酒賦詩,況味無窮,妙哉樂哉!
《雪梅.其一》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唐詩自有唐詩的巔峰霸氣,宋詩也有宋詩的獨特韻致,恰如峨眉下的盈盈眼波,只一顰一笑,便驚艷了時光,溫柔了歲月。一如宋詩《雪梅》,清新雋永,意味悠遠,更是彌留了千年的馨香。
"梅坡"據說還不是他的名字,而只是他的自號。他的原名和原字都已散佚,獨獨留下了一個"盧梅坡"。他名字中恰好有"梅"字,似乎便已注定他這一生與梅糾葛,與梅有著不解的緣分,更因《雪梅》詩讓梅成了他的知音。
從古至今,文人墨客們對梅花都是情有獨鐘的,梅花簡直就是他們的寵兒。詠梅的詩更是多如牛毛,盡顯了文人獨特的風骨。如王安石的《梅花》:"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迎霜傲雪,暗香浮動,通俗易懂。三歲小兒,皆能吟誦。
還有陸游的《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寫盡了梅花的寂寞傲骨和謙遜馨香,讓人讀之忘俗,誦之欽佩。
《雪梅.其一》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這天,大雪紛飛,銀裝素裹,山舞銀蛇,原馳臘象,天地之間,玉樹銀花。莫不是偉人的《沁園春.雪》之景致穿越到了宋代?在這絕美的冬景里,自然少不了雪和梅了。盧梅坡與友人們的冬日活動,便可旖旎而行,觀雪賞梅,賦詩飲酒了,好不快樂?
觀雪和賞梅自是冷冽中難得的美意。雪花和梅花競相綻放、美輪美奐,讓人流連忘返。然而接下來,問題來了,雪花和梅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而兀自對對方產生了"嫌隙",竟誰也不肯相讓和認輸了。這可讓文人騷客們為難了,確實難以評論兩者的高下啊,只好擱筆好好思量了。
然則,客觀來講,在這樣晶瑩剔透的冰雪世界里,梅花還是會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的,雪花卻輸給了梅花的一段清香。畢竟各有優勢、各顯神通,雪花以晶瑩雪白取勝,而梅花則以清香悠遠勝出。不能取雪而舍梅或取梅而舍雪也。
但是,親愛的,你們便來說說。紅梅在雪中,分外妖嬈,傲霜迎雪;白梅在雪中,清竣冷艷,孤高傲世。你們認為,是雪花比梅花潔白?還是梅花比雪花馨香?似乎這比較的角度也不徑相同嘛。
這讓我想起了心理學上的"泛靈論":世間萬物皆有靈魂或自然精神,一切物體都具有生命、感覺和思維能力。但這種觀念也僅限于兒時才能有的,詩人在此以雪和梅來喻人,無非是想體現他的童真,以及對雪和梅溢于言表的摯愛。
這里,我觀察到了一處細節,詩中首句是"梅雪",而標題卻是"雪梅",這二者順序的變化不知是詩人有心調換?還是無意為之?其實,我認為這二字的順序之變,正是詩人有意表達對二者不偏不倚、公正無私的體現,對于雪和梅無一偏愛,同等喜愛。
因有了首句的雪梅相爭,才有了次句的"騷人擱筆費評章"。詩人句句緊扣,讓詩意更加的妙趣橫生。"騷人"是旁人對文人和詩人的別稱,但不知怎么的,盧梅坡用在這里,竟讓人覺得有種自嘲和打趣之感,可能是源于首句的精妙吧。

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唐詩的顯著特點是以"景"語引出"情"語,即使通篇沒有寫"情",也能讓我們從"景"中體味到"情",這就是常說的托物言情或言志。宋詩也不例外,我們且看詩的最后兩句。
詩的最后兩句,前兩句"相爭"及"評章"便有了結果:"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層層遞進,句句緊緊,自然流暢,讓人信服。這兩句同樣用詞講究,讓人稱贊。"遜"和"輸"自然也是擬人的手法,在首句已深有體會。
但"三分白"和"一段香"更讓此詩有了更多的神韻和度量。如果說"三分白"讓人如墜云霧、不明所以,那么"一段香"則更讓人不明就里、意味悠長了,多少才算"一分"?多長才算"一段"?或許連詩人自己也說不清楚了吧。
但我們知道,文學作品本身就是藝術,是無法用工具去度量的。詩人在這里把顏色和香味予以度量化、物質化,無非是為了增強雪與梅的強烈特征-潔白和幽香,更精辟哲理,也更讓人記憶深刻。
而且這兩句分別用來比較兩者的味道和顏色。讓無味的雪與有香味的梅相比誰者更香,那自是雪占下風了;讓無白色的梅與白雪相比誰者更白,那自是梅比不了的。這不禁讓人陷入了沉思:作者究竟想表達什么呢?

誠然,梅雪皆為點綴世界的冬之尤物,梅花在雪中怒放,更能凸顯雪花之晶瑩剔透;雪花覆蓋在梅花之上,又能襯托梅花之冰肌玉骨。
如若梅雪一起在冬日爭相綻放,那情景遠比春日更加艷麗多姿、生機盎然。這意境竟與"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相似?
正如盧梅坡的《雪梅.其二》:"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同樣意境悠遠:雪梅互相沒有了對方,一是極不精神,二是俗不可耐;只有雪梅爭相綻放,才象春天一樣艷麗多姿、生氣蓬勃。
的確,世間萬物總是互為矛盾的兩極依存著,各有所長,也必各有所短。以己之短而比他人之長者,便會妄自菲薄、自卑厭世;以己之長而比他人之短者,也會狂妄自負、驕傲自滿。因此不能隔離兩者來單獨評判。
人生不亦是如此嗎?不必非得爭個高低,決個輸贏,高下成敗沒有絕對,取長補短才是真理。丟掉欲念功利心,放下驕傲的自我,放下自傲的身段,與自我和解,同他人講和。
只有互相包容、互相接納、彼此欣賞、互為輝映,才能雪影旖旎、暗香浮動、熠熠生輝,也才能在香雪世界里大放異彩、璀璨奪目。這才可能是人生最美的際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