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位26歲的女士被媽媽催婚催到崩潰大哭,無助的她邊哭邊吼,自己真的不想湊合,難道不結婚就是不孝嗎?
她覺得自己特別委屈,結婚不是買菜,隨便扒拉扒拉,看著差不多能吃就行了,這么大的事,真的不想隨便找個人就嫁了。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催婚大軍正在瘋狂擴大,以前是父母著急,時間久了,周圍的七大姑八大姨,三叔四舅五嬸子,甚至街里街坊都跟著摻和進來了。
“處對象了沒?準備啥時候結婚啊?”
越不想提這事,越有人提,你惹不起,也躲不開。
結婚這種事,又不是突發,事先都應該做好準備,父母長輩早一些正面引導,青年人自己也把想法攤開來。
催婚也好,關心也罷,這話題不至于變成雷區,家人之間有話好好說,都互相理解。
這不是利益沖突,不必要爭辯出誰對誰錯。
年輕人有年輕人的顧慮和想法,長輩有長輩的考量和認知。
歸根結底,長輩也是滿滿的愛卻變成了無奈,或許大多數的長輩都是想趁自己身體還算健康,多幫襯幫襯子女。
在他們眼里,再大的孩子終歸還是孩子,他們怕孩子不懂得人情世故失了禮數,他們擔心孩子自己過日子摸不著門路,甚至不放心孩子吃喝拉撒。
他們總惦記著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陪伴并看著孩子們把自己的小家經營好。
他們覺得子女成家了,有了孩子,他們的使命也就完成了,他們把養育孩子,帶帶孫輩,當成是自己的義務。
被催婚的群體也是真不容易,這樣那樣的顧慮不被人理解,本來是自己的事,到頭來卻成了被“圍攻”的弱勢群體。
不過話又說回來,婚姻真的是一輩子的事,不能將就,但也不至于直接退避,和家人長輩心平氣和地談談,緣分,不一定由天定,緣分也需要努力。
無論是想晚婚還是想不婚,都不是影響家庭和睦的理由,不管怎樣,都好好說話,做父母的也不要用命令的語氣咄咄逼人,孩子都是成年人了,他們有自己的想法,給他們點空間,適當的時候,把所有的想法都擺出來,讓愛的光芒,溫和地散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