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的張富貴老兩口年輕時候家里窮的吃不上喝不上,如今老兩口的退休金每個月有8000多,但是除了日常基本生活支出他們依然熱衷于繼續攢錢。
生活中依然是“一分錢掰成兩半花”,不舍得吃、不舍得喝,衣服也是能穿就堅決不買新的。
因為存錢讓他們覺得心里踏實,覺得生活有底氣。
01
張富貴轉業后把妻子馬桂花從農村帶到了城里。
在農村生活了30多年的馬桂花對城市生活的第一感覺就是:費錢。扔個垃圾都要收衛生費。
馬桂花只有小學文化,只能在工廠做臨時工,掙錢少還要養活一雙兒女張龍和張鳳。
為了省錢,馬桂花處處精打細算,能省一分是一分。
馬桂花給兒女買衣服都是大兩號,她說衣服、鞋子大一點可以穿三年,省錢。
鄰居們聽腳步聲就知道是老馬家倆孩子,因為走路抬不起腳,拖拉塔拉得響。
家里水龍頭永遠在滴答、只要家里有亮光就不開燈、只要菜不臭就能吃。
02
張富貴工資都是交給馬桂花管著,自己抽煙、應酬需要錢的時候再找馬桂花要錢,兩口子也經常因為這事吵架。
馬桂花說讓張富貴少抽煙,為了他的身體健康好;張富貴說馬桂花摳門,自己抽的煙都是最便宜的煙。
張富貴雖然因為錢和馬桂花吵架,但是他也知道自己養了個兒子,將來兒子結婚都需要錢,所以,吵歸吵也依然支持馬桂花的攢錢計劃。
唯一一件事張富貴堅決不準老婆干:馬桂花為了省煤氣錢,就經常從單位往家里偷點煤回家,用煤爐子做飯。
張富貴堅決反對,因為他怕帶壞了兒女。
03
馬桂花和張富貴的內衣都是帶補丁的,襪子更是補了又補。
張龍張鳳不愿意穿帶補丁的衣服,馬桂花和張富貴就自己穿孩子不要的。
那時候張富貴一家外面的衣服看著都挺好,一到家族聚會時就能看見里面衣服的補丁,
馬桂花的針線活又不咋地,家里人不覺得有啥,張龍張鳳卻覺得的非常尷尬。
馬富貴讓張鳳考中專,因為中專有補貼還包分配,等于解決了一個人的吃飯問題。
張富貴和馬桂花想要全力供養兒子讀大學,如果閨女也讀大學,家里他們供不起。
04
張鳳每個月會有30塊錢的生活補貼和糧票,加上學習好每學期都會有獎學金,張富貴和馬桂花的壓力也就減輕了很多。
張富貴和馬桂花依然拼命攢錢,只要在路上看見廢紙殼、礦泉水瓶老兩口都會撿起來帶回家攢著賣錢。
張富貴家陽臺上堆滿了各種廢品,在他們兩口子眼里那都是錢。因為常年在家堆積廢品,他們家有股怪怪的味道。
兒子不負期望,順利地考入本地一所不錯的大學,成為老張家族里第一個大學生,張富貴和馬桂花更是揚眉吐氣。
05
兒女長大要面子了,他們極力阻止父母撿廢品,因為家里雜亂不堪且氣味難聞,他們也不愿帶同學和朋友回家。
馬桂花攢錢已經成了執念,那些廢品是她無論如何丟不掉寶貝疙瘩。
馬桂花的摳門在兒子結婚的時候驚呆了所有人:99年張龍結婚時,她拿出了30萬給兒子首付了婚房。
那一刻家里人都驚嘆馬桂花的攢錢能力強,在那一刻兒子似乎也才發現自己父母的“廢品”真的是真金白銀。
06
兒女結婚后,大家都以為張富貴和馬桂花應該輕松地過日子了,但是老兩口依然簡樸和摳門。
家里的熱水器不舍得用,每次燒水擦澡,偶爾才會用熱水器,說熱水器費電、費水;
洗衣機不舍得用,寧可手洗,洗衣服、洗菜的水留著洗地板擦、沖廁所;
馬桶不舍得沖水用水舀子沖水,直到后來兒女說這樣容易堵了馬桶的沖水口,老兩口才偶爾沖水。
衣服依然是縫縫補補的穿,兒女的衣服鞋子,只要老兩口能穿得都不讓扔,拿回家給她們穿。
所以,張富貴和馬桂花穿了好多年兒女的校服,直到后來因為衣服鞋子不合適才不得不放棄。
07
兒子參加工作后趕上行業的黃金期,花錢的理念和父母輩不同,房子、車子都是貸款,出門從不做公交。
但是張富貴和馬桂花能省則省,1、2站公交車都會選擇步行,美其名曰健身。
2014年,張富貴覺得老兩口上下樓梯腿腳不靈便,提出換個電梯房。
張富貴把老房子賣了后又拿出了40萬積蓄,換了位置不錯的電梯房。
老兩口每個月5000左右的工資收入卻自己買房,讓兒女目瞪口呆。
換了新房子后,老兩口一如既往地節儉。
兒女按時給父母買吃買喝,女兒給老兩口買新衣服,可是老兩口又開始撿孫輩衣服和鞋子穿,只在出門做客時才穿新衣服。
馬桂花依然還會揀廢品,唯一改變的是不在家里存著,會及時賣了換成錢。
08
兒子家在2016年生了二胎,每個月房貸、車貸、保姆費用就要20000左右。
兒子媳婦從來不做家務,都是請家政,馬桂花說兒媳婦太懶,從那以后兒媳婦再不登門。
2020年兒子和媳婦因為行業原因,一夜下崗生活面臨窘迫:曾經出租的樓面被退租,自己經營和投資的公司都關門了。
兒子開始吃老本,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兒子媳婦都是年過50的人了,也開始為錢起矛盾。
張富貴和馬桂花心疼兒子,拿出了自己的養老本錢20萬給了兒子。
張鳳知道后,勸父母養老的本錢還是要自己留著,畢竟年紀大了用錢的地方多了。
張富貴說:我們一個月有8000塊的工資,再說養老不是還有你嗎?
女兒聽完扭身就走,扔下一句話:真有病先讓你兒子掏出20萬,不夠我和你兒子對半平攤。
寫在最后:
如今張富貴和馬桂花的生活衣食無憂,但老人家依然堅持存錢。
他們說:手里有錢心里不慌。
他們的生活方式也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老話說:吃不窮喝不窮,打算不到就受窮。
生活里該花的錢不能省,能省的錢也不能太浪費。
畢竟,誰也無法預料風平浪靜的生活會不會掀起驚濤駭浪,就像我們當下面臨的困境。
有錢才有生活的底氣,不管什么時候,也不管年輕還是年老。
歷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