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做生意資金周轉困難,父親讓女兒用房子給兒子做擔保貸款,卻被女婿當場拒絕了,父親對女兒說:你真窩囊,家里這點事都做不了主。弟妹也指責大姑姐不講親情,還嘲笑她一輩子窮。
50歲的陳琴有個小自己10歲的弟弟陳來耀, 弟弟職業班畢業后瞞著父母辭了工作跟著朋友去做生意了。
弟弟賣過服裝、開過小加工廠、小餐館、旅行社,生意越做越好,住上了開上了豪車,還買了商鋪,成了父母的驕傲。
陳琴結婚后和公婆住在一起,日子過得平淡如水。她退休后工資4000左右,老公每個月有1萬塊錢的收入。
父覺得陳琴兩口子沒有兒子“有出息”。弟弟也勸陳琴老公辭職做生意,陳琴老公說自己不適合做生意,只想安穩上班。
陳琴父母對女婿這種“不上進”很看不起,經常話里話外的擠兌他,時間長了陳琴老公也就不太愿意回陳琴家。
弟弟做生意向陳琴借錢時,陳琴每次都是5萬、10萬的借給他,好在弟弟也能按時還錢。
這天陳琴接到弟弟電話,說周末讓她和老公一起回父母家吃飯有事和她商量。
原來弟弟讓陳琴和老公給他做擔保,在陳琴兒子所在的銀行貸款,因為陳琴家的房子正好還完貸款了。
陳琴老公立刻就拒絕。
弟妹卻說:擔保不需要你們掏錢只是簽個字罷了,我家有房有生意,資產是你家好幾倍,你就放心給我們做擔保吧。
陳琴老公不客氣的說:你們借錢的時候我和你姐有多少幫多少,但是你們不但算計我們的房子還讓我們給你們擔保,這個堅決不行。你們家資產再多和我們沒關系,我是絕不同意的。
聽了女婿的話,陳琴父親把筷子一摔,怒氣沖沖的對陳琴說:
你真窩囊,家里這點事都做不了主。親弟弟這點忙你也不肯幫?
陳琴老公說:爸,如果是我弟需要錢,我手頭有10萬塊錢,他先拿去用也不用著急還,但是擔保這事不行。
父親卻說:你那10萬塊錢能做什么?你弟是做大生意的人,這點錢連個水花都沒有。
陳琴老公說:既然爸這樣說了,那我就無能為力了,擔保的事免談。弟弟發財的時候沒想到他還有個姐姐,每次遇到事就想起姐姐來了,我們雖然不富但我們不傻啊。
陳琴母親一看趕緊打圓場,招呼說有什么事吃完飯慢慢想辦法。
陳琴弟妹卻忽的站起來,說:吃什么吃?一點姐弟情分都不講,簽個字的事摳摳搜搜的,怪不得一輩子窮。
陳琴生氣的懟她弟妹說:你們每次遇到事找我借錢,我們兩口子從沒拒絕過;你說你們身家雄厚,可是你們借我們的錢沒給過一份利息,還錢的時候連一箱奶都沒給我們買過。我是普通人,不能和你們動輒就幾百萬的生意人相比,我給你做不了這擔保,你們以后免開尊口吧。
陳琴弟妹聽了這話二話不說拉起陳來耀扭頭就走,父親看到兒子和兒媳婦走了,生氣的對陳琴說:你們也趕緊走吧,看著你們就心煩。
陳琴老公回家后給她講了他們單位有個同事就是幫他親弟弟擔保了300萬,結果車子房子全賣了,和老婆住在丈母娘家,要不是老婆賢惠,連家都沒了。
陳琴老公安慰她說:你也別覺得對不起你弟弟,他心里真的尊重你這個姐姐,也不會為難你和你說那么難聽的話。
生活中一家人之間也要有邊界感,尤其是兄弟姐妹都已經成家立業更要有各自的責任和擔當,要為彼此的小家庭負責。
作為父母更要平衡好子女之間的利益關系,不能一味的偏袒經濟條件好的看不起生活條件一般的孩子,父母的這種做法只會讓子女之間的關系越走越遠。
兄弟姐妹間應該互相幫助、互相扶持,但是也要有原則和尺度,不能因為自己的事業面臨風險就要把這份風險轉嫁到自己親人身上。
一個人在生活要學會拒絕,尤其是在可以看得見的風險面前,一定有判斷能力和決斷能力,親人之間本該互相扶持,但是當對方明知是泥潭還要把你拖進去的時候,那他就不是一個心懷善意的親人了。
給別人做擔保,一定要慎重,因為擔保人是需要承擔還款責任的,一旦對方不能還錢你就要承擔債務,可能會讓你的生活陷入混亂和不堪。
在親人遇到困難時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是一個家庭良好家風的表現,但是超過了你的承受能力卻做一個好人,就是爛好人。
如果因為你沒有能力幫忙,親戚還對你惡言相向,這樣的親戚不要也罷。
“親兄弟明算賬”這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古訓,是太多人的智慧結晶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