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的張蓉想要去做種植牙卻沒錢,于是找兒子要5萬塊錢,兒子當即就拒絕了,說:你天天出去旅游,讓你攢錢養老你不肯。現在我沒錢,只要保證你吃飽穿暖就是盡孝了。兒子的話讓張蓉既生氣又后悔還覺得慚愧無比。
張蓉已經退休10年了,每月的退休工資4000多,年輕的時候,她很喜歡游山玩水,只是那時候要忙著上班、帶兒子、經濟條件也受限制,沒有條件出去旅游。
退休后,張蓉早早就規劃好了退休后的生活:她要開始好好享受自己的人生,去登山體會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去自己喜歡的城市看風景、去吃自己喜歡的美食。
50歲剛退休的那一年,張蓉在朋友的帶動下加入了一個老年旅游群,群里有一大幫和她一樣想法的老年人,他們會每個月制定出游計劃或者爬山、或者周邊游、或者組團去其他地方旅行。
張蓉慢慢地開始享受這樣的生活了,老伴還沒退休對于張蓉這樣出去“瘋玩”雖然有意見,但是也沒辦法。
大半年時間張蓉就把附近的山都爬了一遍,把省內的一些著名景點也都玩遍了。
和一幫志同道合的老年人一起吃美食、賞美景、拍美照,每天都開心的笑個不停,張蓉覺得這才是人生應該過的生活。
這期間張蓉也帶和老伴一起出去過,但是老伴天生是個喜靜不好動的人,和張蓉出去幾次后就不肯再出門了。
老伴還勸張蓉也要注意節約,不能把錢都花在游山玩水上,畢竟他們年紀越來越大,要給自己攢點養老的本錢。
張蓉卻不以為然,覺得自己每個月有退休金、有房子,手里還有30萬的存款,養老不成問題,實在不行就找兒子給他們拿錢養老。
老伴卻堅決反對,說兒媳婦馬上就要生孩子了,兒子要還房貸還要養孫子,壓力也很大,他們作為父母如果不能幫兒子也不能拖累兒子,自己有錢才是晚年生活的底氣。
張蓉嫌棄老伴摳摳搜搜,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整天就知道把存錢,生活還有什么樂趣?
兩個人各有各的想法,誰也說服不了誰,張蓉和旅游群里的朋友給說起這事時,有人給她出主意讓她和老伴AA制,這樣子她的工資她說了算,老伴愿意攢錢就攢。
張蓉覺得這也是個好辦法,就回家和老伴提了這事,老伴不同意但是張蓉從那以后就自己的錢自己花了。
就在張蓉要去開始去外地旅游的時候,大孫子出生了,張榮不得不幫忙帶孫子,張蓉心里很不情愿。
每次看到群里的美景美食照片,看到那幫群友們熱火朝天的討論去哪里游玩,她就在家了沒有了帶孫子干活的心思。
因為心不在焉和覺得委屈,她也把情緒帶到了生活中,經常抱怨兒子和兒媳婦,說以前她自己一個人上班帶孩子兩不誤,如今年輕人矯情不吃苦。
說的次數多了,兒媳婦也有了意見,婆媳關系越來越差,張蓉覺得累兒子兒媳婦也覺得累。
上兒媳婦上班后,張蓉一個人帶孫子了,因為孫子身體不太好,經常感冒發燒,兒媳婦埋怨張蓉不用心,張蓉覺得兒媳婦不體諒她的辛苦。
終于熬到孫子1歲,親家母退休,張蓉趕緊把孫子交給親家母帶,她有開始了自己的晚年快樂旅游生活。
張蓉自己的工資不夠花,她也不好意思跟老伴開口要錢,酒就經常會讓兒子贊助一點,次數多了兒子就吃不消了,讓她收斂著點,既浪費錢有不能照顧父親和孫子。
張蓉聽不進兒子的話,在群友的建議下就直接花家里的存款出去旅游,每次都會跟風買回很多吃的用的。
老伴和兒子都嫌棄她亂花錢,所謂的美食買回家家里人也不愛吃,那些所謂的具有各種奇效的藥膏之類的,都放到過期也沒有派上過用場。
張蓉在國內玩了幾次后就報名了國外游,老伴得知張蓉是用存款去旅游后和她大吵了一架,要求把存款交給他管里。
張蓉在老伴和兒子的干預下才有了點克制,可是沒想到老伴還有1年就要退休的時候,突發腦梗在ICU里住了4個月花了20萬還是去世了。
老伴去世后,兒子擔心母親一個人思念父親影響健康,提出接張蓉去自己家住,讓她幫自己帶帶孩子也免得一個人孤單。
張蓉在兒子家住了3個月就有想要出門旅游,兒子說他們也可以在節假日帶她去旅游,一家人旅游也很熱鬧。
張蓉去了兩次后就不肯去了,她說兒子一家三口有說有笑,自己就像個外人,很不自在,不如自己和同齡的人一起玩開心。
雖然兒子和兒媳婦極力挽留,張蓉還是毫不留戀的回家住了,并且繼續出門旅游,沒有了老伴的約束,張蓉花錢就更加自由了。
國內國外她自己喜歡哪里就去哪里,也不問價錢高低。兒子就勸她要多攢點養老錢,也希望她能幫自己帶帶老二,別總是只顧自己瀟灑快樂。
兒子要求張蓉像父親一樣學會過日子,免得將來張蓉像父親那樣有點意外他們沒能力負擔高昂的醫藥費,希望張蓉能多給他們著想,替他們也分擔些經濟壓力。
張蓉聽了兒子這話就火了,她指責兒子不孝順,說自己就這把年紀了喜歡旅游不是錯,她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還指責兒子咒她。
張蓉罵兒子說:你明知道你爸沒享福就走了,一輩子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攢的錢都給了醫院,你還讓我走你爸的老路?你真是狼心狗肺,你就是想算計我的存款,
母子倆吵了一架后,兒子對張蓉就冷淡了許多,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逢年過節也不回家吃飯,都是去了親家那邊吃飯。
一開始張蓉還覺得有點失落,可是隨后就想開了,自己每天要忙著爬山、和群友們聚會,兒子不在眼前自己更自由。
隨著年紀增大,張蓉的腿和膝關節開始出問題,走路多了、爬山都會疼,去醫院檢查后,醫生囑咐她要注意休息,如果不注意保護膝蓋,年紀越大膝蓋越疼,最后要進行膝關節置換。
而且張蓉的血壓、血糖也高了,最難受的是她的牙齒開始出現問題。
都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張蓉去醫院看了后,醫生說她的牙齒已經沒有修復的意義,建議她做種植牙,而且是有4、5顆都不好了。
張蓉打聽了下現在種植牙很流行,對以后的生活質量也有幫助,但是種植牙一點也不便宜,她的這幾顆牙全程下來就需要6、7萬塊錢。
張蓉的存款因為老伴治病、加上她后來經常出去旅游,雖然退休工資漲到了4000多,但是卻并沒有存下多少錢。
她只好去找兒子要5萬塊錢,兒子聽了她的要求后毫不猶豫的就拒絕了。
兒子說:你天天出去旅游,讓你攢錢養老你不肯。現在我沒錢,只要保證你吃飽穿暖就是盡孝了。
張蓉氣壞了,說:你丈母娘天天住你家,你媳婦給她買衣服買鞋還給她金鐲子戴,你就不知道為你自己的親媽打算?
兒子說:我丈母娘退休金每個月也就剛3000多點,退休后還找個工作去賺錢,丈母娘不但幫我們帶大了大兒子,還幫我們帶小女兒。
知道我們還房貸壓力大,每個月還給我們2000塊錢補貼我們的生活,我買車的時候丈母娘給了我們5萬塊錢,你想想你自己,你這么多年幫過我們什么?
丈母娘一心一意地對我們全家人好,我有什么理由不孝順她老人家?
兒子說:都是當媽的人,你咋就沒有一點像我丈母娘那樣,替兒子想想?你讓我怎么張口像你兒媳婦要錢?我總不能丈母娘補貼我們錢給你花吧?
張蓉聽了兒子的話,心里頓時覺得很慚愧,訕訕的也不好意思再和兒子要錢了。
第二天,兒媳婦卻找到她,說:媽,你看牙我們沒有太多錢,但是可以先看你最疼的那顆,其他的在慢慢治療吧。
兒媳婦陪著她去醫院看牙,這次張蓉沒再跟兒子要錢,她把自己的工資和存款都拿了出來。
張蓉決定不再跟著群友們出門旅游,她要跟著親家母去找份工作,給自己攢點養老錢,畢竟自己手里有錢才有底氣。
老年人要想不被兒女們嫌棄,就要擺正自己的心態,做一個精神和經濟雙獨立的人。
老年人也要為兒女著想,他們畢竟有自己的小家庭,要工作要照顧子女,老人只要能照顧好自己就盡量不要麻煩兒女。
老年人不要倚老賣老,也不要任性,覺得自己辛苦了一輩子,到了晚年就要隨心所欲的生活,還是要考慮自己的晚年生活和子女的承受力。
兒女在照顧孫輩遇到困難開口要自己幫忙,就盡量幫助他們。畢竟那也是自己血脈延續的孫輩。
要把自己的養老生活規劃好,從金錢到身體健康、生活習慣,盡量不給子女添麻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年人也要學會換位思考,才會不被人嫌棄,過一個幸福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