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生活中,我們在年輕時候種下什么因年老了就要收獲什么樣的果。
即使結(jié)出的果子酸澀難耐也要咬牙咽下去,畢竟那都是自己的人生選擇。
如今,76歲的老夏疾病纏身、孤單一人,他找到了46年前被自己拋在老家的妻兒,老夏哭著說自己后悔了,想要和兒子父子團圓,卻被兒子冷冷的拒絕了。
360docimg_0_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侵刪)
老夏年輕時候正趕上下 鄉(xiāng)的日子,他是家里的長子卻不顧父母的阻攔和勸說,執(zhí)意踏上了開往最北方的列車。
后來又回到父親的老家,這時候母親囑咐他不要在老家戀愛結(jié)婚,免得影響將來返 城。
可是熱情過后,那份生活的的單調(diào)和乏味,每天下地勞作的艱辛,讓老夏渴望生活中讓人心動的甜蜜愛情。
在日復(fù)一日的勞作中,老夏的把自己聰明才智發(fā)揮到了勞作中,他開始教村里的孩子們念書、也幫著村民們寫家信。
老夏不但寫的一手好字,畫畫也畫的不錯,村里的嬸子大娘經(jīng)常讓他幫忙描個花樣子用來納鞋墊、做鞋面;過年的時候老夏還能給有條件的人家寫對聯(lián)、寫福字。
因為老夏脾氣好、人熱情再加上能說會道,慢慢的在村里人緣越來越好,嬸子和大娘幫著他洗洗涮涮、衣服襪子破了也幫他縫縫補補,老夏成了他那幫人里最整齊利索的小伙子。
這時候后,村里有個叫荷花的女孩對老夏有了好感。荷花有5個哥哥,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孩,雖然家里窮可是也被父母和哥哥們寵成了寶。
荷花不識字,因此能寫能畫的老夏就成了荷花心中的白馬王子,荷花悄悄地跟著孩子們學(xué)認字,老夏知道后就單獨教荷花。
荷花聰明又努力,倆人在你教我學(xué)的過程中慢慢地有了感情。
荷花的父母沒看好老夏,他們覺得老夏終究是要走的,他們開始張羅著給荷花說媒,可是架不住荷花對老夏的一份癡情。
荷花父母給她們擺了酒席,請了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作了見證,就算是成了一家人,老夏承諾等到回城的時候再領(lǐng)證。
有了荷花和他父母家人的照顧,老夏的生活比原來更好了,老夏的臉色變得紅潤,也再不用為那些讓他煩不勝煩的農(nóng)活費心了。
荷花是個能干的姑娘,她說老夏的手是用來握筆的,是用來寫字畫畫的,家里家外的活荷花一個人擔(dān)了起來。
一年后,老夏接到父母的來信讓他趕緊回城一趟,荷花戀戀不舍得送別了老夏。
原來,老夏有回城的機會,但是必須是沒有在當?shù)亟Y(jié)婚成親才可以,面對著回城可以去工廠做工人的美好前景,老夏咬牙說自己沒有成家立業(yè)。
回到村里,老夏說等他回城安頓好以后就回來接荷花過去生活,荷花一臉幸福的說等她回來接她們娘倆去城里生活。
老夏才知道荷花有了孩子,老夏內(nèi)心喜悅和矛盾參半,在荷花的眼淚里他返城了。
或許是因為他有了家庭生活的經(jīng)歷,在同齡人里老夏看起來成熟又穩(wěn)重,辦事老成而干練,在工廠里慢慢地脫穎而出。
老夏的頂頭上司給他介紹了自己的女兒,老夏并不喜歡那個女孩,因為那個女孩因為自己條件好有些恃寵而驕,不像荷花那般溫柔又體貼。
但是那個女孩能帶給他的利益又讓他無法忽視,他就這樣糾結(jié)和徘徊著,回去看荷花的次數(shù)少了,每次回家面對荷花期待的眼神,他心虛至極只推說工作忙。
后來荷花生下了兒子,讓村里人給他帶了信讓他回家和他商量給兒子落戶口的事。
看著白白胖胖胖的兒子老夏內(nèi)心五味雜陳,他喜歡這個兒子,可是廠里女孩許諾的條件又讓他舍不得。
面對著荷花和她父母的催促他焦躁不安,可是見到廠里的女孩后他又舍不得那份唾手可得的光明前途。
在搖擺了一年后,在廠里女孩的壓力下,老夏選擇了放棄荷花和兒子,他在兒子一歲生日后再也沒有回去過那個小山村。
老夏在城里結(jié)婚了,結(jié)婚后他才知道妻子是一個強勢而自私的女人,妻子每次都用娘家給老夏帶來的利益挾制他,每次兩人吵架,妻子的口頭語就是:沒有我娘家能有你的一切么?
家里大小事情都要聽妻子的,一有不如意妻子就會拿老夏當年和荷花的事說事,會用娘家?guī)Ыo老夏的利益壓制他。
后來,妻子生下了女兒,老夏也認命了為了女兒忍聲吞氣:他已經(jīng)對不起兒子了,不能再讓女兒沒了家。
老夏也曾偷偷的回村里去找過荷花母子,卻被幾個大舅哥痛揍一頓,最終也沒有告訴他荷花和兒子的去向。
后來老夏聽到和自己要好的工友說,荷花曾經(jīng)抱著兒子來找過他,卻陰差陽錯的遇到了妻子,荷花和兒子從那以后再也沒有出現(xiàn)在老夏的生活中。
生活里一次的失之交臂就是半生的蹉跎時光,老夏和妻子生了女兒后,妻子也曾再次懷孕可是卻因為倆人一次吵架時老夏失手推到了妻子,2個多月的孩子沒有了,妻子也失去了做母親的機會。
從那以后,妻子對老夏充滿怨懟,老夏也因為自己的大意對妻子心存愧疚,任憑妻子在家里對他呼來喝去。
后來單位效益不好,老夏和妻子都失去了工作,老夏利用自己的專業(yè)又找了份工作,妻子卻因為文化有限只能做個臨工之類的工作。
在妻子的強勢下女兒性格懦弱而內(nèi)向,學(xué)習(xí)成績一般,好不容易找了份服務(wù)員的工作,還高不成低不就,23歲那年和單位的一個廚師“奉子成婚”。
婚后女兒的生活一地雞毛,3年后女兒就孤身一人回到了老夏家,做起了啃 老族。
妻子和女兒雖然是親母女,卻每天都是互相看不順眼,后來女兒又跟著別人去外地做生意了,從此一去杳無信息。
妻子在女兒離家后精神受到打擊狀態(tài)越來越差,在60歲那年因為突發(fā)腦梗去世了。
老夏從那以后一直一個人生活,面對著冰冷的那兩間房子,老夏覺得那不是自己的家,只能是一個容身之所。
他不愿意回家,找了份管吃住看大門的工作,他愿意替同事們值班,不管誰有事他都樂意幫個忙,他不想讓自己閑下來,他希望身邊有人能和他說話聊天。
后來老夏因為摔了一跤被辭退了,單位說不能承擔(dān)他健康的風(fēng)險,老夏就徹底的成了一個人,因為腿傷沒有得到即使的治療,他每天瘸著一條腿一個人孤單的生活,內(nèi)心里曾經(jīng)的記憶竟然開始鮮活起來。
73歲那年,老夏遇到了以前曾經(jīng)一起下 鄉(xiāng)的伙伴,從老伙伴那里他知道了荷花和兒子的住址,他激動找到了荷花。
當看到眼前那個精神矍鑠的老太太時,老夏悲喜交加。只是荷花冷冷的看著他,隨后給兒子打了電話。
兒子很快就帶著兒媳婦和孫子一起趕了過來,接近50歲的兒子冷漠而疏離看著老夏,問他是誰?來干什么?
老夏看著模樣酷似自己的兒子和孫子,老淚縱橫,他哽咽著說:我這么多年來一直想你娘倆,我現(xiàn)在老了,想和你父子團圓啊。
兒子臉色馬上就陰沉下來,他冷笑一聲:我父親5年前就去世了,你立刻離開我們家。我們都不認識你。
老夏看著兒子和荷花冷漠的眼神,噗通一聲跪在兒子面前,說:我知道這么多年來,我對不起你們母子,沒給與你們關(guān)心和幫助,這次來就是希望能和你們相認,能一家人團圓。
老夏說著拿出了一張銀行卡遞給荷花說:荷花,我對不住你,這是我半輩子的積蓄50萬,我都給你和兒子,只是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咱們一家三口能團圓,也讓我陪著孫子,享受人生這幾年的最后時光。
荷花沒有接那張銀行卡,她說她和老夏沒有任何瓜葛,她的丈夫在5年前去世了,那個男人才是她一生的愛和依靠。
當年,荷花在老夏悄無聲息的離開后,自己一個人帶著兒子成了村里嘲笑的對象,那時候她想到了離開這個世界,可是兒子的哭聲讓她舍不得。
后來,她遇見了自己的丈夫老丁,老丁比荷花大了12歲,因為一場意外沒有了做父親的能力,老丁把老夏的兒子當成自己的親生兒子養(yǎng)大,給他娶妻生子、幫他帶孩子。
兒子對老丁如同親生父親,荷花也對老丁心存感激體貼有加。一家三口的生活雖然不富裕但是卻溫馨幸福。
老丁5年前臥病在床,兒子特意辭了外面的工作回到鎮(zhèn)上找了份工作,就是為了方便伺候老丁,直到老丁閉上眼睛。
去世前,老丁拉著兒子的手向他說出了的身世,兒子哽咽著說他這一生只有老丁一個爸爸,他們才是真正的父子。老丁在兒子的哭聲中笑著閉上了眼睛。
荷花帶著老夏去了老丁的墓地,上面荷花的名字和老丁并排著刻在墓碑上,只是荷花的名字是紅色的,老丁的名字是黑色的。
荷花說,從老夏拋下他們母子的時候就應(yīng)該想到最后的結(jié)局,他們之間連陌生人都做不得了,她和老丁生同屋死同穴。
至于兒子,荷花說,既然當初老夏選擇了放手就沒必要現(xiàn)在再來打擾兒子的生活,生恩不如養(yǎng)恩大,如果老夏真的對兒子還有一點父子情,就離兒子遠遠的吧。
看著兒子扶著荷花走遠的背影,老夏頹然的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只是那對母子卻沒有轉(zhuǎn)過眼來看他一眼。
都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愛情和婚姻這事應(yīng)該是純凈的,如果摻雜了算計和功利因素,在生活的風(fēng)雨中一定走不遠也不會幸福。
《禮記》中有句話: “父子篤,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
如果夫妻之間不能和睦恩愛,總是充滿利益和算計,再富有的家庭也會因為內(nèi)耗而敗落,更不會有幸福可言。
婚姻中夫妻之間的忠誠才是家庭幸福的基石,吃著碗里瞧著鍋里的感情,終究是鏡中花水中月。
老話說“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一個人積德行善一定會為自己和后代積累福祉。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這是這個世界對善良的人最好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