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 “小兒子大孫子,老爺子的命.根.子”,意思是說父母和爺爺奶奶對孩子的偏愛之心。
以前的年代,很多人重男輕女思想比較嚴重,大孫子的出生,就表示后繼有人、家族有了傳承,因此爺爺奶奶對大孫子都是寵愛有加。
十根手指有長短,父母對兒女有所偏愛無可厚非,但是偏心太過就容易引起兒女之間的矛盾,讓家庭生活不和諧。
李大媽女兒全款60萬買了套小房子,婆婆卻讓女兒把房子讓給懷孕的孫媳婦住,老伴也說不借就離婚,李大媽說:你們一家要點臉吧。
55歲的李大媽和老伴結婚后生了一個女兒,公婆聽說是個孫女后竟然當場就回了老家。
李大媽氣的直掉眼淚,還是娘家媽安慰她給她伺候了月子,公婆對這個孫女不喜歡,經常勸李大媽和老伴再生一個。
李大媽和老伴都有工作自然不肯同意,婆婆就經常指桑罵槐的說李大媽站著她家的長媳的位置,不給他們家傳承香火。
天長日久以后老伴竟然也慢慢地對李大媽母女有了怨言,對女兒也是愛搭不理。
直到3年后,小叔子生了小侄子后,公婆才把注意力轉移到小叔子一家身上。
婆婆全天候的給小叔子帶孫子,還承包了小叔子家里的所有家務,公公出門打工賺的錢都補貼給了小叔子一家。
孫子生日公婆每次都買買禮物、新衣服、還有紅包;可是到了女兒生日時候,公婆就是一點表示都沒有,仿佛從來不記得一樣。
每到過年,孫子的紅包都是鼓鼓的,女兒的生日就是幾十、一百的紅包,婆婆還說女孩子不能養成亂花錢的習慣。
女兒慢慢的開始懂事,從公婆的態度里品味出了自己和弟弟的不一樣待遇,慢慢地也不愿意回爺爺奶奶家。
公婆雖然對李大媽母女看不上,但是卻不想被人說重男輕女,因此孫女回家他們不重視,但是孫女不回家他們卻覺得打臉。
為此每到過年過節,為了回公婆家,李大媽就會和老伴吵一架,原本好好的過節氣氛就消失殆盡。
因為讓李大媽生氣的不僅僅是公婆對自己和女兒不待見,更很重要的是老伴在公婆輕視她們娘倆時也不維護他們。
每次李大媽和老伴吵架,女兒都是一副很害怕的樣子,李大媽看著很心疼,也就不再和老伴在吵架,只好悄悄地哄著女兒。
李大媽教育女兒要好好學習,將來爭氣超過侄子,讓他們看看女孩子不比男孩子差。
女兒也確實爭氣,每次學習成績都是名列前茅;女兒熱情、大方,老師和同學都喜歡她。
侄子在小叔子兩口子和公婆的寵愛下, 變得任性、自私、跋扈。
在學校經常欺負其他同學被家長找上門,公婆就說是別人先欺負自己的孫子,婆婆還撒潑打滾的和人家吵架,久而久之同學們都不和侄子來往了。
侄子不好好學習老師批評他的時候,公婆竟然都是護著他,說學習不好是因為老師教的不好,時間長了老師也就慢慢地不再管他。
公婆對女兒的學習成績卻嗤之以鼻,說女孩子早晚要嫁人,考試成績再好也還不是要在家里洗衣做飯伺候丈夫和孩子。
婆婆甚至說自己孫子在班里沒人敢欺負,孫女卻要處處處討好人家。
女兒有時候聽了婆婆的話很生氣,李大媽就勸她不要和老人一般見識,因為路是自己的,只要自己優秀別管別人怎么說。
女兒考大學那年,婆婆竟然讓老伴不要給女兒交學費,說女孩子念大學也是浪費, 不如把錢留著給侄子念書用。
婆婆說將來女兒嫁人就是人家的人了,將來老伴還是要靠自己的侄子養老,百年之后摔盆打幡的的還的是同姓的侄子。
在婆婆的不斷挑唆下,老伴竟然也開始接受婆婆的這套說辭,覺得女兒早晚是人家的人,生了孩子也是別人家的,只有自己的侄子才是自己一家人。
李大媽為這事回家和婆婆大吵一頓,并且從那以后把老伴的工資卡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雖然老伴心里不高興,可是卻也對李大媽的強勢無可奈何。
女兒大學畢業后又順利的考上了研究生,李大媽心里和高興,老伴也覺得揚眉吐氣,他不顧李大媽的阻攔興沖沖的回公婆家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公婆。
公婆卻很不屑說,女孩子念書多了就是浪費錢,都22歲了還要靠自己爹媽養活,不像自己的孫子小小年紀就開始給家里賺錢了。
小侄子初中后只考上了烹飪職業高中,畢業后就去了一家酒店做廚師。
看著老伴回家垂頭喪氣的樣子李大媽就知道公婆沒說什么好話,不過他已經無所謂了。
女兒研究生畢業后進入了一家很不錯的單位,每個月的工資都1萬多塊錢。
女兒用第一個月的工資請李大媽和老伴吃了一頓大餐,又給他們換了新款手機,李大媽和老伴高興地合不攏嘴。
公婆知道后卻指責女兒說掙了錢也不知道爺爺奶奶,在老伴的強烈要求下,女兒給公婆各自買了一套衣服。
公婆連聲謝謝都沒說,還說這是自己張嘴要來的,不是女兒真心孝順的,說女大外向就是不知道對娘家好。
李大媽氣壞,覺得公婆就是無理取鬧,侄子上班那么多年不但一分錢沒給公婆花過,還經常回公婆家要錢,說是自己要談戀愛工資不夠花的。
女兒卻又反過來勸李大媽別生氣,說公婆年紀大了,讓李大媽別和他們一般見識。
女兒一直把精力用在工作上,一直沒有戀愛,侄子的女朋友卻像走馬燈一樣換來換去,只是沒有一個長久的。
公婆卻說自己孫子長得帥,又有本事所以很多女孩子都愿意和自己孫子談對象,又說孫女是個木頭人,那么大年紀了也沒人追,馬上就要變成老姑娘了。
李大媽很生氣,但是女兒不在乎,說只要緣分到了自己一定會有合適的男朋友,李大媽心里著急,也一直托人給自己女兒介紹男朋友。
女兒30歲那年,單位有機會買房子還能享受優惠,女兒看好了一套一居室的小房子,如果全款享受完優惠后需要60萬。
女兒手里有40萬的積蓄,李大媽給了女兒20萬,買下了那套小房子。
就在娘倆興高采烈的計劃著如何裝修的時候,小叔子兩口子提著一箱奶和一點水果上門了。
原來,侄子一年前談了個女朋友,現在女方懷孕了,女方家提出有房子才會考慮結婚。
侄子很喜歡這個女孩,可是他自己手里沒有積蓄,小叔子平日靠給人開出租車生活,小叔子媳婦也沒有正經工作,手頭根本沒有那么多積蓄,要買房要訂婚要辦婚禮。
聽到老伴說女兒買房后就想讓女兒把房子讓給自己的兒子,就說是兒子買的,等到兒子結婚后再還給女兒。
李大媽一聽非常堅決的拒絕了,說自己女兒的房子絕對不會借給任何人;李大媽又指責小叔子兩口子這樣子欺騙人家女孩子太不厚道。
小叔子兩口臉色鐵青的甩門而去。
第二天,公婆竟然怒氣沖沖的找上門來,婆婆指責李大媽不顧念親情,看著侄子遇到困難也不幫忙。
公公更是大罵老伴慫包,管不住老婆,被老婆在家當家作主,任憑一個婆娘要斷了他們家的傳承。
婆婆還說女兒30歲的老姑娘自己嫁不出去,就看不得自己的弟弟有本事成家立業。
李大媽看著公婆一臉理所當然的樣子就覺得好笑,再聽著他們唾沫橫飛的指責自己和女兒,簡直忍無可忍。
她不顧老伴一再拉扯自己,回懟公婆說:我女兒買房靠的是自己的本事,你說你孫子有本事成家立業,那你們在我們家又喊又叫的做什么?
我女兒想什么時候結婚就什么時候結婚,和任何人無關。你們孫子沒本事自己買房娶媳婦,就來算計我女兒的房子,你們要點臉吧。
隨后李大媽對老伴說:房子是我女兒的,誰也休想算計,你如果敢答應這件事,咱們倆就一刀兩斷,你將來找你侄子養老就行。
說完,李大媽甩門而去,她不能再面對這樣拎不清的一家人,她要出去散散心。
生活里,婚姻是一本難懂的書,他的難和復雜是因為沒有唯一的答案和解題方法。
婚姻,要在歲月里經受金錢、親情、人性等等一系列的考驗。
就像李大媽已經今人過半百,可是在經歷了公婆一家算計自己的女兒時候,也不得不用離婚這個殺手锏來阻止老伴。
都說“父母之愛子女,則為之計深遠”。祖父母輩對孫輩的愛亦如此,可是如果像李大媽公婆那樣算計孫女的財產來成全孫子,就不是愛而是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