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的經典武俠老片,道盡英雄的真正的含義,有三個層次
前幾天寫了一篇關于《水滸傳》的文章,于是,無意中搜到了一部跟《水滸傳》有關的老電影,叫做《水滸傳之英雄本色》。這部電影是在1989年上映的,當時的票房還不錯。但對于很多經典的港臺武劇來說,可能不是最出名的。不過,我覺得它在詮釋“英雄”的主題上,還是挺到位的。影片不復雜,但是有它的意義。《水滸傳之英雄本色》劇照這部影片的故事以《水滸傳》中的主人公林沖為主線,講述了朝廷與江湖之間的兩派爭斗。林沖本來是朝中重臣太尉高逑手下的官員,但是他廉潔清明,不喜歡官場的勾心斗角,因無意中得罪太尉,被人算計,最后不得不發配滄州。可是,高逑依舊不放過他,定要林沖的性命。高逑派自己的另一位得力助手陸謙前往滄州,緝拿林沖的人頭。好在,林沖在好兄弟魯智深的幫助下,戰勝了陸謙,電影到這里也就結束了。這部影片的故事并不復雜,本來就是取材于《水滸傳》之中,所以大家并不陌生。影片中林沖是一名公務員,是京城有名的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腿腳功夫了得,在太尉高逑底下做事。不過,他為人正直仗義,不攀附權貴,所以在大貪官高俅眼中這家伙就是個不識抬舉的東西。高俅的干兒子高衙內作惡多端,經常欺負良家婦女。有一回,林沖和妻子外出時,恰巧碰上高衙內。高衙內看上了林沖的妻子想要調戲她,林沖沖上前護住了妻子,本想教訓高衙內,卻還是忍住了。畢竟他是個公務員,高衙內的爹是高逑,掌握著他的生死大權,他得罪不起。不過,恰好江湖人魯智深出現,他拔刀相助,打抱不平,把那高衙內收拾了一頓。這下,林沖和高逑之間算是結下了梁子。當然,這不是林沖和高逑之間矛盾的根本性的原因。林沖手握兵權,但他和高逑一伙本來就不是一路人,他代表的是正的一方,而高逑代表的就是邪的一方。高逑想要擴展自己的勢力將朝廷占為已有,那么像林沖這樣不聽話,不懂顏色的人,就只有死路一條。而陸謙則是林沖的反面,他擅于陰謀詭計,有巨大的野心,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所以,像這樣的人,恰恰也是和高逑同類的人。影片在開頭之處著重刻畫了林沖與魯智深的交往過程,兩人沒日沒夜的習武練功,培養了深厚的感情,最后結為兄弟。但是,在結拜過程中,林沖說了一句話,有福同享,有難我當。魯智深一聽,馬上糾正他,你說得這是什么話,應該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里就為兩個人今后的命運埋下了伏筆,也為林沖這個人物的形象做了詮釋。他不僅僅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兒,還重情義,有擔當,寧可自己去冒險,也不愿拖累兄弟。后來,他被遣送滄州后,高逑暗中派陸謙前來取他性命。他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不想連累兄弟,所以假意與魯智深絕交,令他遠走高飛,獨自迎戰陸謙。林沖一直以來的夢想,就是做個好官,能夠保家衛國,征戰沙場。可是那個世道已經亂了,小人當道,貪靡之風盛行。魯智深一開始就提醒過他,別當官了,上梁山吧,官場早就黑暗了,根本不是你想象的那樣。盡管林沖也有所察覺,但是他始終沒有改變過自己的志向,或許他一直覺得,只要自己好好做人,就一定會有出頭之日。直到高逑一伙把林沖逼到絕路,殺他全家,他才終于看清了官場的真正面目,于是,他開始反抗。當他決定以一人之力,獨自對抗邪惡時,魯智深再次趕來了,為了兄弟,他不能見死不救。最后,兩人共同戰勝了武功超群的陸謙。雖然在《水滸傳》中,林沖本來就是梁山好漢的一員,他被逼得無路可走之后,就上了梁山。但是影片給了他更加深入的內核,他在堅持自我。他曾經以為官場是他能夠發揮自己的地方,如今,他明白這個地方早就不是他想象的那樣。因為他有他的選擇啊。他想走自己的路,雖然以前的路走不通了,但不代表他一定要走梁山這條路啊。至始至終,林沖沒有改變過自己。他知道,世道沒有他想象的那么單純,哪怕他去了梁山,難道就沒有貪靡之風存在?難道就沒有人動歪心思?這部武俠片呢,沒有很復雜的人物關系,就是正和邪兩方的相互斗爭。好人,壞人,一眼就能看清楚。林沖給了我們一個答案,不過,我想,真正能夠堅持做自己的人,很少,也很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