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流感高發季節,兒童醫院總是搖身一變,成了“吊瓶森林”,孩子一感冒發燒家長就急吼吼地往醫院跑,不是輸液就是打抗生素,殊不知,這種做法雖然可以使病“好得快”,但是其潛在的危害巨大。
“對于兒童,濫用抗生素會導致過敏、耳聾,有些抗生素還會對骨骼發育起到抑制作用。由于兒童器官生理功能不成熟,接受抗生素會有更多危險。”據報道,長期使用抗生素會使兒童產生耐藥性,當兒童出現肺部感染等較為嚴重的感染疾病時,可能會陷入“無藥可治”的境地!
天啊,我們原以為的“生病輸液好得快”,對孩子而言,不是為他好,而是害了他!從此之后,你還敢動不動就給孩子使用抗生素嗎?
小兒“治未病”更有效
對很多人來說,使用抗生素是為了治病,但是,我們不能每次都在生病之后再去治療,最好的辦法是趕在疾病發生之前做好預防工作,主動減少疾病的發生,這就體現了中醫“治未病”的思想。
艾艾君告訴大家,相較于成人而言,小兒具有“臟氣清靈,易于康復”的特點,可塑性強,“治未病”比成人更易起效。若能自小堅持恰當的體質調理,可使小兒身體壯實,減少患病的幾率,更能遠離抗生素,為其身心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小兒的肺為嬌臟,容易出現肺炎、咳嗽、感冒等,脾胃功能也比較弱,常出現嘔吐、腹瀉、便秘等問題。所以小兒艾灸保健可以側重肺和脾胃的調理,艾灸下面介紹的常用防病穴位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
小兒常用防病穴位
點擊穴位名稱,查看穴位圖>
大椎穴:此穴為“三陽督脈之會”,具有統率和督促全身陽經的作用。艾灸大椎,能壯旺身體陽氣,提高抗病能力,增強肺臟功能,預防肺部疾患。另外,兒童常灸大椎穴,還能夠促進生長發育,有利于長高長個。
位置:位于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身柱穴:身柱,意為“身體的支柱”,常作為小兒強身健體的穴位。身柱穴在日本醫學界被譽為“小兒百病之灸點”,兒童們艾灸身柱一個月,大多數兒童食欲和體重都有明顯增加,精神氣色也更好。
位置: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命門穴:常灸命門穴可壯旺命門之火,使元氣充足,調節機體各臟腑功能,激活機體活力,促進新陳代謝,對體弱多病、畏寒易感者尤為適宜。
位置: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間。
肺俞穴:兒童由于免疫機制發育還不太完善,肺臟非常“嬌嫩”,容易誘發呼吸道疾病,比如咳嗽、感冒、肺炎等。肺俞位于足太陽膀胱經上,灸之有宣肺理氣、止咳平喘等功效,常咳嗽、鼻塞,或者患有鼻炎、哮喘、肺炎等兒童,多灸肺俞穴有很好的調理效果。
位置: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開1.5寸。
脾俞穴&胃俞穴:脾與胃為營血化生之源,因此兒童能否正常發育,健康與否,脾胃至關重要。艾灸脾俞穴和胃俞穴可以補脾益氣、健脾和胃、促進消化、益于營養吸收。兒童脾胃不好、不愛吃飯、厭食等,要多灸這兩個穴位。
脾俞穴位置: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胃俞穴位置:位于背部,當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中脘穴:此穴被稱為“萬能胃藥”,艾灸中脘穴可以促進腸胃蠕動,調理兒童肚子脹、腹瀉、便秘、胃痛、吃飯少、反胃等問題。
位置:位于人體的上腹部,前正中線上。
神闕穴:神闕位于肚臍,是任脈上的重要穴位,是人的神氣出入的門戶,艾灸神闕可以調理兒童虛損癥狀,使身體更壯實。
位置:在臍中部,臍中央。
小兒常見癥狀艾灸
風寒感冒
癥狀:惡寒重,發熱輕,頭痛無汗,流清涕,痰稀白。
點擊穴位名稱,查看穴位圖>
咳嗽
癥狀:發熱,畏寒,流涕,咳嗽,咳痰。
點擊穴位名稱,查看穴位圖>
腹瀉
癥狀:大便次數增多,排稀便,腹痛。
點擊穴位名稱,查看穴位圖>
厭食
癥狀:長期食欲減退或食欲缺乏。
點擊穴位名稱,查看穴位圖>
個子矮小,發育不良
癥狀:身高比同齡孩子低很多,面黃肌瘦,牙齒稀疏。
點擊穴位名稱,查看穴位圖>
兒童艾灸要點
穴位要精:兒童多為純陽之體,陽氣充足,艾灸只需選取主要穴位點,即可達到防治作用。
時間較短:每個穴位5-10分鐘即可。
離穴不離經:艾灸找穴位不用特別精確,它本身就是灸一片區域,只要不離開經絡即可,中醫叫“離穴不離經”,所以寶媽們不用怕找不準穴位,只要灸在穴位所在區域就可以了。
幾時可灸:一般出生后6個月就可以開始接觸艾灸了,但也要根據兒童具體體質決定,建議咨詢相關專業人士。體質較差的,可早灸、多灸,體質強健、營養又好的,可晚灸、少灸。
艾灸注意事項:專心致志,持之以恒;耐心溝通,取得配合;注意防火,避免燙傷;清淡飲食,謹避風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