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中有很多“合方”,所謂“合方”就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成方組合而成,比如由桂枝湯和麻黃湯共同組成的“桂枝麻黃各半湯”,由桂枝湯和越婢湯組成的“桂枝二越婢一湯”等等,“合方”的產生絕不是經方療效范圍的進一步拓展,而是類似“1+1>2”的功效升級,所以研究“合方”的意義非常重大!
今天我們就研究一下一個重要的“合方”——桂枝人參湯!
【163】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
話說是一個患了太陽病的人,在外證還沒完全解決的前提下,醫生就大膽的使用下法,這是絕對錯誤的,第【44】條就明確提到: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這個時候明顯是應該解表為主,而醫生誤用了下法,下法大傷津液,里陽虧虛,津液下而作利,如此同時,表證未罷,所以患者依然會有類似惡寒發熱的癥狀,在表,邪氣未解,在內,內外相格,上下不通,故其人心下痞悶難舒,津液內虧,正是欲攘外但苦無內援,欲安內又恐外敵,如此安危存亡之季,還當以守正二字為要。
桂枝人參湯
桂枝 (別切) 四兩 甘草 (炙) 四兩 白術 三兩 人參 三兩 干姜 三兩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內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該方可以看作是“桂枝甘草湯”和“理中湯”共同組成,
【91】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里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上條的“救表里”其實就是根據患者臨床表現來選擇治療方向,表虛里不虛就救表,表虛里也虛就先救里,而出現類似163條的表里共病的時候就要表里共治。
干姜、甘草溫里陽,白術、人參補里虛,里陽的溫,氣力得補,內援可得!
桂枝、甘草固表趨外,可引已復陽氣走表驅邪。
如此“合方”,甚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