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反映的是人身體狀態,如果身體功能正常,舌頭正中間鋪的是薄白的舌苔,身體功能低下,舌苔就向兩個方向發展,要么變厚或變密,要么消失。比如濕氣重,則舌苔滿布、變厚;如果痰濕重,則舌苔變厚、變粘膩。
舌左側對應肝,右側對應膽;舌尖到其中部之間位置對應心、小腸、肺;舌中間的部分對應脾胃;舌中間到根部的位置對應的是腎、膀胱。
葉天士的書《臨證指南醫案》
第二章 如何最短時間學會舌診
√避開有顏色食物,晨起,飯后半小時內,有色燈光下,太陽直射及有色玻璃觀舌相。最佳正午間接日光,常規背對白天陽光即可。
第三章 舌象主要看舌質和舌苔
中醫認為舌苔為胃氣所生,舌苔消失了,有時會代表胃氣虛弱,當然,還有其他可能,比如陰虛有熱,舌苔也會消失。當一個人的舌苔又厚又膩,說明濕氣重,甚至化成痰了;舌苔干凈清爽,說明濕氣沒有那么重,這個非常明顯。
如果身體沒問題,我們舌頭邊的舌質顏色是淡紅的,又叫淡紅舌,而舌苔是薄白苔。不正常的舌質有兩種
1、舌質朝淡白的方向發展。舌質顏色朝淡白的方向發展,代表人血虛或體內有寒、陽氣不足。
第一,寒氣來自于體外,這叫有余(寒邪有余);第二,寒氣來自于人體內部,表示人體內陽氣不足。
2、舌質是從淡紅向紅的方向發展。舌質顏色變紅,說明感染了外來熱邪或是體內的熱在增加。體內的熱是怎么來的呢?有兩種。一種是自生的實熱,比如,體內有積食了,尤其是肉食,會化濕生痰,蘊積生熱,此時這種熱是實熱,是多余出來的,中醫管這種情況叫“有余”。此時患者的舌質容易變紅,舌苔會變得黃膩,這種熱容易和外邪引起的熱結合,導致熱證更加明顯。體內的陰不足產生的這種熱,叫虛熱;外界的外邪來侵入的,或者體內瘀血等實邪瘀滯所引起的熱叫實熱。
舌苔過薄有兩種可能,如果舌質發白而又舌苔過薄,說明胃氣虛弱;如果舌質又紅又沒有苔,說明陰虛。但是無論如何,舌苔沒有了,說明正氣出問題了。
首先,當外邪來襲的時候,隨著外邪入里化熱,舌苔的顏色會加深。會變成什么樣呢?會變成淡黃色、黃色,也會變成灰色、焦黑色。這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在外感的時候,熱在不斷增加,到舌苔焦黑的時候,熱就已經很重了。
人的七種體質(基本可分為氣虛型、血虛性、瘀血型、陰虛型、陽虛型、痰濕型、氣郁型)
第四章 氣虛如何調養
1養氣就是養命
如果脾氣虛、腎氣虛,人的身體內就會生濕。血不足,脾氣又不足,進入人體的水濕就被截停在里邊,變成水濕。所以我們在除水濕的同時還要養脾養血。體內有濕,祛濕之后要馬上補脾。否則身體的康復是暫時性的,過三五天水濕又回來了。這樣濕氣累積到一定程度,身體就會變成痰濕體。
氣虛是腎氣、脾氣、肺氣都不足,其中,腎氣是從母親胎里帶來的,充盈程度不一,另外,脾氣很關鍵,一個人往往都是脾氣不足才導致肺氣不足,所以脾氣不足的人很容易感染外邪。
2氣虛的表現
(1)氣虛的人一般臉色沒光澤,體力差。(2)氣虛的人少言懶語,容易神疲乏力。(3)氣虛的人怕冷,怕被風吹,很容易感冒。(4)氣虛的人吃東西容易腹脹。(5)氣虛的人大便不成形。
3氣虛體質的人舌象是什么樣子
(1)舌頭上有齒痕的人多半氣虛。(2)舌苔鋪滿舌頭,說明體內濕重。(3)舌苔越厚,說明體內濕氣越重。(4)如果舌頭上的蕈狀乳頭偏大,紅點集中在舌尖到舌中部,說明體內有濕熱。(5)舌頭胖大、有齒痕,舌上有兩條唾液線,說明體內濕氣很重。舌頭圓圓的,有唾液線,是肝氣不舒困脾水液代謝不正常導致體內濕氣重。這種舌苔往往薄薄的,并不是很厚。這種體質的人每天就是覺得不舒服,渾身沒勁,愛發困,出的汗都是黏的,一吃飯就一身汗,往往上半身出汗,下半身沒汗,因為中焦——脾胃之氣堵著。身體里邊就全是痰濕,所以就會出現這種舌象。(6)如果舌苔都浮起,像是能刮掉,說明體內的濕氣不嚴重。如果一個人本來就正氣不足,又在短時間內吃多了,就會暫時出現這種舌象。這種沒根的濕氣稍微用點藥就能去掉。(7)舌頭中間有裂紋,說明脾胃氣虛。(8)氣虛的人舌體胖大。(9)沒有舌苔,或者舌苔極薄。這說明正氣虛,尤其脾胃之氣不足。這種舌象的人分兩種,一種人是患了一場大病之后,脾胃受到影響了,舌苔退去了。這種人首先需要的就是調脾胃,脾胃足了身體才有救。
另外一種人是因為平時飲食不當而把脾胃傷了。延伸閱讀:舌頭伸不出來,不一定是心氣不足,有的人舌下的系帶特別短。
舌邊齒痕原因:
第一,貪吃寒涼之物或受了外寒寒涼之物進入你的身體后直接把脾陽給傷了,或者你處在一個寒冷的環境里,外寒侵襲了你,壓制了你的陽氣。第二、運動少或不運動。齒痕舌多由脾胃氣虛,主統水功能衰弱,無力運化水液,久而水濕停聚導致。
舌苔滿布跟舌質淡白的區別:
區分的要點在于要看舌苔的顆粒是不是把舌邊都鋪上了,如果是,那這就是舌苔滿布。如果舌頭沒有被舌苔完全覆蓋,而且是淡白的,那說明這個舌象是舌質淡白。
“先王不居大室”的智慧
身體水濕的形成跟我們睡覺的地方也有關系。如果你經常睡陰面房間,或者在北方生活,臥室過大,都會讓你體內的水濕加重。因為這樣需要用自己的陽氣來溫暖房間里空氣的溫度。
70%的舌象都顯示水濕重,而且多數舌象水濕重的人都是白領,農民不這樣,愛干活的人也不這樣。為什么?白領天天坐辦公室里,夏天冬天開空調,不曬太陽,不愛運動,經常喝咖啡、冷飲,吃反季節的水果…就是這樣的生活習慣導致他們體內的濕氣越來越多,體質越來越差。
舌苔越來越厚,說明濕氣越來越重。如果厚到一定程度,濕氣會凝結成一種粘稠狀的物體,中醫叫痰——中醫說的痰更多是體內的痰,不一定是咳出來的痰,這個時候,舌苔就會又白又厚。
羅博士特別提醒:舌尖紅,女性可能有婦科病,男人可能有前列腺問題。
舌頭的各個部位對應著人體的不同臟腑,其中,舌尖對應的是心和小腸——中醫認為,心與小腸是相表里的。所以,當一個人有心火的時候舌尖會紅,當我們看到一個人的舌尖紅,首先應該想到的是,這個人是否有心火?有什么事情讓他發愁擔憂了?
為什么女性來月經的時候舌尖也會紅?因為舌尖實際上又對應我們的下焦——生殖系統,所以婦科疾病有的時候也可以通過觀察舌尖看出來,下焦有熱的女性,她的舌尖也會紅紅的。同樣的,有前列腺疾病的男性舌尖也會紅。
舌象的紅點集中在上焦,我推薦服用燈心草、竹葉,幫助往下瀉瀉心火。也要用上蓮子心,因為這個時候要把體內的濕氣除去。可以用清朝宮廷里面,御醫給后宮嬪妃開的瀉火的代茶飲方子。
“燈心竹葉湯 ”
配方:淡竹葉3克、燈心草3克。
用法: 泡水,代茶飲,每天一副,服用三五天,舌尖的紅點變淡即可。
注意,如果在孩子舌頭上看到圖中這種紅點,說明孩子體內的上焦熱很嚴重,調理時要以清熱為主,而不是滋陰的問題。
延伸閱讀: 舌上有紅點、面色發紅,是喝白酒過多或各種營養物吃得太多的表現
如果一個人的舌頭上有紅點——芒刺,非常明顯,整個舌頭上都有,面色也發紅,往往是飲酒過量,而且一般是白酒,導致體內有熱。此外,這種人吃肉比較多,各種營養物也吃得太多了,所以出現了這種情形。這種熱很好去除,建議立刻改變生活方式,不要過度應酬、過度飲酒,可以吃五谷雜糧、清淡蔬菜,還可以采用輕斷食,喝點酵素,減少飲食,讓自己體內的淤積去掉就會恢復。
4 氣虛體質之人的保養方
(1)脾胃氣虛之人的經典養胃茶
配方:生麥芽30 ~ 60克。
用法:泡茶喝。
叮囑: 1.一定要用生麥芽,有生發胃氣的功能。不要用炒麥芽,它是把氣往下降的。
2.還可以用生黃芪3克、懷山藥6克、生麥芽9克,煮水,代茶飲,堅持喝幾周,對胃氣的升發也是有好處的。
(2)氣虛體質之人的經典除濕方
可以先去濕氣,但一定要記住,濕氣去掉后馬上要補脾。真正能控制水濕的,是脾土。
a.祛濕“三仁湯”
配方: 杏仁6克(后下)、白蔻仁6克(后下)、薏苡仁30克、茯苓20克、白術6 ~ 9克、豬苓(瀉脾腎之濕)6 ~ 9克、法半夏3克、甘草6克。
用法: 1.標注“后下”的,在關火前5~10分鐘放進鍋里,關火后悶一會就可以了。沒標“后下”的正常煮20~30分鐘就可以。濾出藥汁,分成兩份,早晚兌入溫水泡腳,每次20分鐘,水溫不要太熱,水淹過腳面就可以了。2.如果陽氣不足,配桂枝3克,如果有熱就不加;如果體內有熱,配點竹葉;如果體內有涼,配點桂枝——桂枝和竹葉這兩味藥是備用,要看體內有寒還是有熱添加。喝上這個方子一兩天,也能很快把你體內的濕氣去掉。小孩用這副藥量的1/3 ~ 1/4就可以。如果你不去痰濕,只是天天鍛煉,可能會因為氣血凝滯不能正常流通而出問題。
b.氣虛之人的春夏季除濕食療方
配方:薏苡仁30克、赤小豆30克。
用法:熬水放入冰糖,一天的量,代茶飲。
叮囑: 夏天使用,薏苡仁和赤小豆都有些涼性,所以適合夏天濕熱的時候用,或者是濕熱體質的人,在其他季節也可以用的。
c.氣虛之人的秋冬季除濕食療方
用法: 做菜稍放白蔻仁、砂仁、花椒等辛香調料燥濕暖胃。也可以每晚用十幾粒川椒熬水泡腳,燥濕溫陽。
叮囑: 在天氣冷的時候,最好不用薏苡仁和赤小豆,而是采用溫熱方法,辛香的調料,正好在此季節有溫陽燥濕的作用。
(3)氣虛體質之人的經典補脾方
配方:懷山藥90克、薏苡仁150克、芡實30克。研粉末,每天一調羹與小米熬粥。
叮囑:堅持吃半個月到一個月,對補脾有顯著的效果。
5 氣虛的人不要做以下傷身的事
(1)早起喝涼白開會嚴重影響陽氣生發。(2)喝茶過多的,容易加重體內濕氣(3)冰鎮飲料最傷脾胃。(4)補脾金方:補中益氣丸,“八珍糕”。氣虛,最主要的治療是補脾。補脾又分成補脾陰和補脾陽。其中,補中益氣丸就是補脾陽的,它也有養心安神的作用,但以補中益氣的作用更為明顯。“八珍糕”也是比較典型的補中益氣的食物。只要用“八珍糕”把正氣補足,脾氣足了以后氣血來源就有了,人參二錢、茯苓二兩、山藥二兩、扁豆二兩、薏米二兩(炒)、芡米二兩、建蓮二兩(肉)、粳米面四兩、糯米面四兩,共為極細加白糖八兩,合勻,蒸糕。參是補脾陽,白術、山藥、蓮子肉、白扁豆(白扁豆補脾,還可止瀉,沒有腹瀉可以去掉)是補脾,薏米、茯苓(中醫認為濕氣困脾,補脾必須要把濕氣去掉,脾氣才能生發出來,所以大量應用茯苓)是祛濕氣的,芡實是收斂的,補脾又補腎。
第五章 血虛保養
1 會養血的人不會老
(1)為什么會血虛?“吃飽了撐的”血液是脾胃吸收了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后所化生的。不再挨餓了,脾胃的問題基本上是因為飲食過精、過量引起的。現在不少孩子的貧血都跟吃得太好、太多有關。積食,最終導致脾胃被傷,血液供應出現了問題。(2)過度思慮也會傷血。血液的去向是哪兒呢?一般來說,思考問題的時候消耗的是心血,其實,嚴格來說是心脾之血,中醫認為思慮傷脾,思慮會導致心脾之血都被損傷掉。(3)女性一生中失血的機會比較多。血對女性更重要,而氣對男性更重要。女人一生中最適合補血的時候就是生完孩子以后,王孟英在書中就寫到“龍眼肉產后尤益”。(4)熬夜最傷陰耗血。
2 血虛體質的人身體有哪些表現
(1)血虛的人短時間蹲下再站起來會頭暈。(2)血虛的人所有與神智相關的功能都在退化,比如:第一,記憶力不好;第二,失眠,有的人會多夢,因為血不養心;第三,心力交瘁,總是不愿意思考事情,一想就覺得很累,這也是血不養心造成的。(3)血虛的人容易疲勞。疲勞過后容易出現頭暈、心悸的情況。另外,血虛的人與黏膜有關的部分,比如眼瞼、嘴唇、指甲等顏色都會很淺,因為體內的血液不夠充盈。
血虛的人面色不好,發黃或者蒼白。還會神疲乏力,這一點跟氣虛有點像,不同的是,氣虛是身體容易疲勞,血虛是神智疲勞,總是不愿意思考事情,沒有力氣做事。(4)血虛的人,外邊熱身體就熱,外邊涼身體就涼,天熱時手腳溫度正常,一旦溫度降低,手腳立刻變得冰涼。因為血虛之人的身體特別容易受外界溫度的變化影響,血液不能供養四肢。陽虛的人,夏天熱會覺得舒服一點,不會覺得特別熱;而血虛的人,一到夏天,可能熱得受不了。
3 血虛體質的人舌象是什么樣子
(1)如果舌邊上顏色很淺,說明有輕微的血虛(2)如果舌質的顏色非常淺,甚至有一點透明的感覺,就是典型的血虛
4 血虛體質之人的保養方
(1)煲湯喝補血效果最好:當歸養血雞湯
配方:當歸6克、川芎3克、枸杞子6克、雞肉一只。
用法: 先將雞肉用熱水汆一下,撇去血沫,然后將藥物與雞肉放在同一個鍋里,放入清水再煲湯。
(2)千古養血名方:玉靈膏
配方:龍眼肉300克、西洋參粉30克。
用法: 兩種原料放在一起蒸,小火蒸4個小時,然后放涼。蒸的時間越長,龍眼肉的熱性就越小。放涼以后,每天用一羹匙,開水沖泡服用。
叮囑: 鮮龍眼把皮、核去掉,剩下白色的肉,蒸完以后就變成黑紅色的了。
(3)玉靈膏既能補血,還能安神,治療血虛引起的心神問題非常有效,龍眼肉能安心,讓你妄念不那么多。這個藥很神奇,很快就能把你的身體滋養過來,因為血足了,心神有依托了,人就寧靜了,所以我們把這一步叫養心血、安心神。比如愛失眠的人,吃完龍眼肉,心神得養,就能睡著覺了,血液耗傷的問題解決了。龍眼肉蒸40個小時后,就不再甜了,也不上火,藥效極好。盡量別給孩子吃參類中藥,不要讓孕婦食用龍眼肉
第六章 瘀血保養
1 什么原因會導致身體瘀血
(1)外傷會導致瘀血。身體猛地震了一下,當時感覺沒什么大問題,但很有可能自己體內已經形成瘀血。人的內臟是由筋膜固定在體內某個位置的,突然遭到拉扯,很容易在體內形成瘀血,而且可能會存在很長時間,我們一定不要掉以輕心。(2)手術會導致瘀血,很多女士生孩子之后過了兩三年,體內的瘀血還存在。(3)生氣會導致瘀血,什么是氣郁?氣郁就是肝氣不舒或者情緒不好,這種情況可能一般人都沒想過。比如你前一天很生氣,第二天聽相聲,哈哈一笑,以為沒事了,其實瘀血可能已經在體內形成了。如生氣的時候吃飯,吃完飯后突然發現胃病犯了。還有,平常稍微生點氣胃就疼。實際上,愛生氣的人,時間長了體內一定會形成瘀血,而且這種瘀血還特別頑固。人體好多穴位跟情緒有關(4)氣虛會導致瘀血。什么是氣血?氣和血的關系是什么?中醫學認為,氣和血的關系是“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就是說氣是推動血液在我們身體里面運行的;“血為氣之母”,就是說血液是氣的載體。氣虛,推動血液循環的力量就弱(5)受寒會導致瘀血,血液是液體,得熱則行,得寒則凝。空調的危害(6)“熱”也會導致瘀血,
因為“熱”會把血液中的液體蒸發,使血液變得粘稠,血液粘稠以后,體內就會出現瘀血
2 瘀血體質的人身體有哪些表現
(1)記憶力差(2)身體很多部位會出現瘀斑。瘀血的人嘴唇會發黑,臉上會出現一些斑,最明顯的瘀斑位置是在眼睛四周,比如出現黑眼圈,這種黑眼圈與沒睡好導致的黑眼圈、腎虛導致的黑眼圈不一樣。沒睡好、腎虛導致的黑眼圈,整體是暗的、烏青的。瘀血的人,黑眼圈就像是由無數個小黑點、暗斑構成,一圈都是黑的。這都是由氣血循環不好引起的。(3)經常感覺喉嚨干,皮膚干燥,不光潔。肌膚甲錯,就是說肌膚干燥得像鎧甲一樣。例如,有好多人腿上的皮膚不光潔,像魚鱗一樣。有這樣癥狀的人,往往血液循環不好,血液不能夠充分地透過毛細血管供養體表,體表缺乏營養滋潤,皮膚就會干,就會龜裂。(4)皮膚上有血絲。最明顯的是在臉上,比如鼻子上,鼻翼兩側看上去就像鈔票的細紋一樣。還有的人腿上有好多浮起的紅色或青色的毛細血管,表明局部瘀阻了,是瘀血的表現。(5)身體有些地方常常疼痛。瘀血的人,身體某些地方常常疼痛,而且總在一個地方疼。很多人白天沒什么事,也不疼,但到了晚上就疼,中醫叫作晝輕夜重。腹部的反應會比較明顯,平躺下來后按肚子會有痛點,有的地方會特別疼。因為腹部的臟器比較嬌嫩。這就是中醫的腹診。
3 瘀血體質的人舌象是什么樣子
(1)舌尖有很明顯的瘀點,表明瘀血正在形成,舌尖和舌兩側出現黑色或青色瘀點,說明瘀血很嚴重(2)如果舌下兩條靜脈又黑又粗,說明瘀血很嚴重(3)如果舌尖偏,體內可能有瘀血,要排除一種情況——舌尖天生就是偏的。一般來說,舌尖往哪側偏,就說明哪側頭部的血液有堵塞。舌尖偏和瘀斑、瘀點、舌下靜脈怒張幾種情況一般不會一起出現。但只要有一種情況出現,就證明這個人體內有瘀血,如果幾種情況合在一起出現,就說明這個人病情很嚴重了。(4)舌質顏色發青、發紫,都可能是瘀血導致的(5)如果女性的舌頭上有瘀血的指征,嘴唇上汗毛很重,可能有子宮肌瘤、卵巢囊腫,說明她的內分泌可能會有些問題(6)如果舌頭發紫、發黑,外邊罩了一層白苔,說明濕氣把瘀血罩在里面了,這個時候要一邊祛濕氣,一邊清熱化瘀。孕婦的舌象顯示有瘀血是正常現象。
?4 瘀血體質之人的保養方
(1)衰老就是身體瘀血增加的過程。有的人受寒了,老風濕,那就要給他溫陽化瘀。有的人是血虛導致的瘀血,可以給他喝“桃紅四物湯”,這是養血的。血瘀的情況有很多種,調理方法各有不同。根據瘀血在人體內位置的不同,中醫還會開出不同的方子,比如臉上有瘀血就用“通竅活血湯”,這是清代王清任的方子。此外,還有“血府逐瘀湯”“少腹逐瘀湯”等,對于不同位置的血瘀,治療的方子是不一樣的,有的藥性是往上走的,也有的藥性是往下走的。
(2)泡腳去瘀血的效果有時候比喝藥還好。(3)腰腿受寒后的驅除寒濕泡腳方
遇到有人腰腿受寒濕侵襲后引起的膝蓋疼痛、腰膝不力這樣的情況,我會給他開以下方子。
配方: 熟地6克、當歸6克、赤芍6克、川芎6克、伸筋草9克、透骨草9克、桃仁6克、紅花6克、桑枝6克、絲瓜絡6克、桂枝6克、薏苡仁30克、艾葉3克。
用法: 上述藥物放入水中熬開鍋20分鐘,將藥汁兌入溫水,泡腳。每天泡兩次,每次泡20分鐘,水不可太熱,覆蓋腳面即可。
絲瓜絡、桃仁、紅花這三味藥是化瘀的,桃仁可化有形之血,紅花能散無形之血,那種特別細微的血液瘀阻可以用紅花散開。
(4)心臟瘀血最危險,可用三七粉配西洋參粉化瘀,作用特別好。
配方:三七粉、西洋參粉各0.5克。
用法:每天口服,用白水送下。
有的人在服用三七后眼睛干、疼。因為三七藥性是熱的,藥性跟人參很類似,它又叫三七參,里面的成分有些跟人參相似,如果有人陰虛或體內有熱的話,就會很難受傷陰。我一般用西洋參來制住三七的熱,西洋參的藥性是涼的,又有補氣補陰的功效,把氣和陰補足了,又化去了體內的瘀血,病人心臟的問題就基本解決了。
(5)骨折后的化瘀食方
配方:三七10克(或三七粉1~3克)、雞腿骨五六根。
用法: 把雞腿上的肉剔掉,光剩骨頭,當然,也可以稍微帶一點點肉,用刀背將雞腿骨搗裂,然后與三七(粉)一起煲湯,可以放入一點鹽和佐料。用紗布過濾出湯,每天吃飯時飲用,堅持到骨折恢復為止。
叮囑:此方孕婦忌用。
這是我家傳的小方子,如果我們有跌打損傷,尤其是骨頭受傷了,比如說老年朋友一下不留神滑倒了、骨折了,就可以用這個方子。每天喝這個湯,骨骼愈合的速度會非常地快,骨折的疼痛感也會非常小。
(6)非常有效的治療痔瘡小方
配方:地龍50克(中藥店購買)。
用法: 用食物粉碎機將地龍打成粉末(或者讓藥店打成粉末),然后放入鍋內翻炒,待微微發黃后閉火。每天溫水沖服5克,如能裝入膠囊服用更好。連用三天,如改善,用到五天即可。
叮囑:此方孕婦忌用。
如果便血,可以去藥店買中藥椿根皮200克,每次用30克熬水,熬出兩碗,放入紅糖一匙,早晚各喝一碗,效果還不錯。
其實,用地龍治療痔瘡的最好方法是在地龍磨粉后,同其兩倍體積的瘦豬肉餡攪拌(用多少拌多少),不要放作料,然后包餃子,蒸熟,每次吃7~10個,一日兩次,可以蘸作料吃,味道怪些,但是效果不錯。連吃四五天,一般就可以達到收縮痔瘡的效果,但是痔瘡枯萎后,一般難以完全消失。
還有用地龍和豬肉做成丸子服用的,味道雖然也很怪,但同樣有效。
(7)女性瘀血如何調理
a.月經不暢、不多,在經期服用同仁堂的“益母丸”就能把瘀血給化掉,讓氣血通暢。但是如果女性月經量特別大,那就不能用這個方法。
b.氣血虛弱、體內有瘀血,導致閉經,服用“八珍益母丸”與“益母丸”
用法: 平時可以服用同仁堂的中成藥“八珍益母丸”,月經前三天停止服用,開始服用“益母丸”,持續整個月經期,一直到月經結束,月經過后,平時再服用“八珍益母丸”養血。按照這個周期往復。除了肝氣不舒導致的瘀血之人要舒肝之后再化瘀以外,一般情況下,氣血不足的人都可以這么用。
特別提醒“益母丸”有兩種,別吃錯了
“八珍益母丸”是補氣補血的,由“四物湯”加“四君子湯”就叫“八珍”,氣血雙補。
c.氣郁導致的瘀血,單純化瘀很難見效
這個時候,要一邊舒肝氣一邊化瘀,效果就特別好。甚至對有甲狀腺結節的人來說,我都盡量少化瘀,而是專注舒肝氣,這樣結節就會散掉。而對乳腺有結節的人,就可以加點化瘀的藥,但也是在舒肝的基礎上去調理。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女性這一系列的問題,全跟肝氣不舒相關。還可以配合艾灸、刮痧等外治的方法調理,效果也是不錯的。
第七章 陰虛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