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每年都有許多人因為心梗、腦梗、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而送醫甚至喪命。那么,為什么冬季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增加呢?本文將為您介紹冬季心血管疾病高發的五大原因,以及如何預防和應對。
一、血管收縮
冬季氣溫低,寒冷的環境會刺激大腦指揮血管收縮,以便適應冬季保暖需求,減少熱量散失,而血管收縮,血壓就會升高。血壓升高、心臟負荷加大,會增加心絞痛和心梗的發生概率。研究表明,氣溫每下降10℃,心臟病發病風險上升7%
二、心率加快
冬季早晚溫差大且氣候變化多端,會使得交感神經處于興奮狀態,身體代謝速率提高,造成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等適應性變化,從而導致心臟負擔加重,引發心肌缺血加重等問題。此外,冬季容易引發感冒等呼吸道感染,也會導致心率加快,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三、血液黏稠
冬季人們的運動量通常少于其他季節,排汗減少,水份攝入減少,容易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緩慢,這就容易造成血液循環不暢,人體新陳代謝紊亂,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率。血液黏稠,還容易導致血栓形成,堵塞血管,引發心梗、腦梗、肺栓塞等血栓性疾病。
四、飲食不當
冬季人們容易食欲旺盛,喜歡吃一些熱乎的,高熱量的東西,認為身體有足夠的脂肪才能御寒,而且人們也會懶得運動消耗,就會導致體內脂肪的堆積,血管中的脂類物質,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多,血液變稠,心臟負擔也會加重,而且高血脂的人,還容易出現斑塊、血栓,誘發心梗、冠心病。
五、情緒波動
冬季白天短,夜晚長,日照時間減少,會影響人體的生物鐘,導致情緒低落、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而情緒波動,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率失常等生理變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概率。此外,冬季也是團聚用餐、飲酒、娛樂等活動的高峰期,這些活動也會造成情緒激動、心臟負荷增加,誘發心血管疾病。
綜上所述,冬季心血管疾病高發的原因主要有血管收縮、心率加快、血液黏稠、飲食不當、情緒波動等五方面。那么,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和應對呢?下面給大家介紹四招助你平穩過冬。
一、注意保暖
保暖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基本措施,尤其要護好頸部、手腳、肚臍及關節處等,室內外溫差不要過大,最好室內能保持18-25℃,室內常通風。出門時要根據氣溫變化及時增減衣物,避免受涼感冒,也避免過熱出汗。
二、適度運動
運動是保持心血管健康的有效方法,但運動要適度,不要過量,也不要過早。冬季晨練不宜過早,最好在上午10點半以后再進行,且以室內運動為主,如散步、太極拳、健身操等。運動前要做好準備活動,運動時要注意呼吸,運動后要及時補充水分,運動量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氣溫調節,一般以不出汗、不氣喘、不心慌為宜。
三、飲食清淡
冬季飲食要清淡,限制鹽及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膳食纖維、鈣、鎂、鉀等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豆制品、奶制品等,少吃動物內臟、肥肉、油炸食品等。飲食不要過飽,每餐以七八分飽為宜,避免暴飲暴食,造成消化不良,影響心血管功能。
四、調整心態
心態的好壞,直接影響心血管的健康,因此,冬季要保持心情愉悅、情緒放松緩和,避免過度緊張、激動、生氣等負面情緒??梢酝ㄟ^聽音樂、看書、聊天、養花等方式,調節自己的心情,釋放壓力,增加快樂。另外,要定期檢查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及時發現和治療心血管疾病,不要忘記按時服藥,遵醫囑,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以上就是本文為您介紹的冬季心血管疾病高發的原因和預防措施,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冬季是一個美好而寒冷的季節,也是一個需要特別注意保護心血管的季節。希望您能根據本文的建議,做好冬季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應對,讓您的心臟更加健康,讓您的生活更加幸福。如果您還有其他關于心血管疾病的問題,歡迎關注本公眾號。謝謝您的閱讀,祝您冬季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