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多數人都有這樣一個疑問:人類為什么要喝酒?其實,就拿葡萄酒來說,它就像大自然的恩賜,不僅給我們帶來了多重的口感享受,更能引導人們積極向上。因此看過酒妹文章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樣一句話:吃是為了肉體,喝是為了靈魂!為什么這么說呢?看看葡萄酒給人們帶來的積極作用你就知道了!
1、3 杯葡萄酒下肚后,他們都笑了
一位來自巴西的攝影師馬科斯·阿爾貝蒂(Marcos Alberti)利用自己對葡萄酒的熱情拍攝了一組照片:他邀請了許多朋友來家里喝酒,并記錄了 50 多位朋友們在喝酒前和 1-3 杯酒后的 4 種不同狀態(圖片來源于 masmorrastudio)。請看:
看完才發現:原來葡萄酒可以讓人放松到這個地步!馬科斯·阿爾貝蒂表示:“在一天勞累的工作后,他們再在擁擠的交通下來到我這里早就是一臉倦意(注意四宮格圖左上);不過在喝了第 1-3 杯酒后,幾乎所有人都從神經繃緊的狀態變得放松,同時露出了難以自制的笑容。‘他說’這正是我喜歡葡萄酒的地方!我們喝第一杯酒可能是為了搭配美食,而喝上兩三杯時可能關乎于愛;如果喝更多的話,則有可能造成意外。”這同樣驗證了一句話,適量飲酒很重要!
2、人類為什么要喝酒?
在所有人類文明中,酒文化似乎都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人類為什么要喝酒呢?毫無疑問,酒幾乎是唯一一個可以通過腸胃而影響人的神經系統的東西,酒后帶來的灑脫放松和自在舒暢的感覺,只有自己感受過才能真正體會。而這種感覺,是每個人都無法抗拒的。
當然,在過去,人們喝酒可能只是單純為了御寒。而自人類文明崛起之時起,古人飲酒就已經蔚然成風,尤其是詩人和文學家們幾乎都愛喝上幾杯。適量飲酒不僅可以舒筋活絡,更能放松自我,文思泉涌;過去甚至還有“無酒不成禮”的說法,尤其是祭祀、慶祝或其它慶典時更是如此。而隨著社交需求的發展,酒更是成為了交際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元素。喝點小酒不僅更容易拉近彼此的距離,同時也能打開話匣子,幫助人與人之間進行友好交往。
現在,人們往往還追求一定的養生功效,適量飲用葡萄酒不僅有利于預防老年癡呆,還能延年益壽,同時也有助于睡眠、美容養顏等。正如有句話所說:日喝紅酒一杯,身體健康不求醫。東漢王充也曾在《論衡》的“自序”中說過:長壽之道在于“養氣自守,適食飲酒”。
3、為什么說吃是為了肉體,喝是為了靈魂?
除了素食主義者外,大多數人在吃飯時都離不開肉類。然而,著名作家小仲馬(Alexandre Dumas)卻說:Wine is the intellectual part of a meal while meat is the material(葡萄酒是一餐中的精神部分,肉只是物質而已)。的確,就連我自己也經常說:“如果不是餓,真不想吃飯。”不過,如果有酒就不一樣了,可見在潛意識里,“吃是為了肉體,喝是為了靈魂”已經真正貫徹實施了!
可以說,肉體不過是靈魂的一個載體而已,它只是生命的一種形式,但絕不是全部。肉體的逝去,不代表生命從此終止。這就好比雨滴回歸大地的懷抱,并不代表它就不復存在了;肉體的消亡,也不過是生命換一種形式存在罷了。只要靈魂是健康的,一切就都是永恒的!就像現代詩人臧克家在《有的人》一詩中寫道:“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可見,生命的意義在于靈魂,不在于肉體。
悲觀點說,人生來就是奔著死亡去的,酒可以讓我們覺得生活至少還有點意思,否則生命就會像一口枯井,了無生趣。因此,盡管靈魂受限于所依存的肉體,但生命的意義和樂趣是靠我們自己去爭取。當然,如果沒有肉體,靈魂也將無所依存,甚至煙消云散。所以,為了肉體一定要吃好,為了靈魂適當地喝點小酒更重要。
酒百科
ID:baikej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