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網絡
文/小果
排版/小果
當一個人懷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親生時,靠什么來證明?
靠滴血認親?
靠血型?
還是靠DNA親子鑒定?
滴血認親那是古人才做的事情,作為現代人,早就知道滴血認親那是毫無依據可言,血型也只能粗略推算。
那么DNA親子鑒定呢,是不是就非常精準,100%準確呢?
事實證明,當碰到有一種情況時,親子鑒定也有“出錯”的時候!
是哪種情況呢?
先看一個故事。
話說,有一個A女士,她的血型是O型,她的先生B先生,血型也是O型,按理說,這樣的血型結合,生出來的孩子血型一定也是O型。
然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在一次醫學檢查中,夫妻倆發現他們孩子的血型竟然是A型。
但是,孩子確實是A女士生的,醫院沒有抱錯,A女士也極力否認出軌,發誓自己只有先生這么一個男人。
于是,他們去做親子鑒定。
親子鑒定的結果,讓A女士更是百口莫辯,因為,鑒定顯示:
孩子跟B先生沒有親子關系!
正當一場家庭風暴要開戰時,醫生提供了一個非常爆炸的信息:
孩子的一半基因來自A女士,另一半基因來自B先生的兄弟!
可是,B先生是獨生子,并沒有兄弟啊!
孩子的奶奶也再三表示,自己就生過一個孩子,并沒有遺落在外的另一個“兒子”。
得知情況的醫生考慮了一下,又告訴他們一個顛覆認知的“新知識”:
B先生的兄弟沒有存活在這個世上,而是在B先生的體內。
B先生身上有2組基因,一組是自己的,一組是已經“死去的兄弟”的,他是DNA嵌合體!
據統計,人類每1000次生育中,就會有大約6位孕婦產下異卵雙胞胎。
但是,并不是每個異卵雙胞胎都有機會存活下來,大約其中的20%~30%會被胎盤、母體或“兄弟姐妹”吸收掉。
畢竟,雙胞胎在宮內時,對營養、空間等方面有更多需求,他們在成為受精卵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非常殘酷的“競爭”,要么存活,要么被淘汰。
雖然,按理論數據推算,出現嵌合體的機會并不低。
但是呢,大部分嵌合體在出生后,在外觀上并不會表現出異常,所以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是嵌合體。
因此記錄在案的嵌合體案例并不多,普通老百姓可能也就沒有聽說過。
目前為止,全世界有記載的人類嵌合體案例,大概也就100例左右,給大家說說幾個在世界上比較有名的大案例:
【1】
2014年,美國華盛頓一對夫婦做了一個試管嬰兒,試管嬰兒出生后,很健康,但是血型與父母不和。
于是他們去做親子鑒定,發現試管嬰兒的父親另有其人。
當時,夫婦倆都已經請好律師,準備告診所失誤了,然而,進一步的親子鑒定告訴他們:
原來這對夫婦的男方是嵌合體,他的體內有他死去雙胞胎兄弟的基因。
【2】
2006年,一個叫Lydia Fairchild的26歲單親媽媽,想申請社會救濟補助,但是,按照程序,要申請補助,必須先做親子鑒定。
鑒定結果讓這位單親媽媽傻眼了:
父親是真的父親,但是她這個母親卻顯示與自家的孩子沒有血緣關系。
結果補助沒有申請成功,還要面臨被社區起訴詐騙。
萬般無奈的單親媽媽,最后在社區工作人員的見證之下又生了一個孩子,以證自己的清白。
結果,再次親子鑒定又顯示:
這個親生孩子不是自己親生的。
原來,這個媽媽也是嵌合體,她自己就是自己的雙胞胎。
【3】
2002年,波士頓一個叫Keegan的女子因為病情需要“腎移植”。
在做親屬移植時,她被告知她的兩個兒子都無法與她配型,原因是他們沒有血緣關系!
當然,這又是一個嵌合體的案例。
但是詭異的是,當醫生試圖在Keegan身上找出第2組基因時,卻發現怎么也找不到。
原來,科學家們發現,那些被吞噬個體的“鬼基因”,只存在特定的器官里,比如睪丸,子宮,腎臟等等,不是每個臟器組織都是能找到2組基因的。
而這位女子,最后在地毯式查找之下,才在她已經切除的甲狀腺組織里找到了那組“鬼基因”。
那么,這么神奇的嵌合體是怎么發生的呢?
嵌合體,只發生在雙胞胎,而且是異卵雙胞胎的情況下。
當母親懷了一對異卵雙胞胎時,在生命的早期,其中一個胚胎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存活下來,它居然會被另一個胚胎給“吃”了。
這個存活下來個體就是“嵌合體”,他的身上不僅帶有自己的DNA,還帶有他的雙胞胎DNA。
只是這個DNA,只存在某些特定器官里。
這是不是很神奇!是不是又增加了一個奇奇怪怪的醫學知識。
仔細想想,這是不是像科幻大片,或者靈異小說,你奪我舍,我絕你DNA!
那么問題來了:
假設有一對雙胞胎兄弟,弟弟在母胎中被煉化了,只留下基因,且基因存在哥哥的精子中,哥哥存活了,但是他的精子基因都是弟弟的。
請問,他們倆在這場生命爭奪戰中,誰贏了?
我的答案是:
對于個體來說,哥哥贏了!
但是,從遺傳的角度看,是弟弟贏了,畢竟,哥哥只要生孩子,從某種意義上看,都是弟弟的孩子,哥哥的基因遺傳不下去,到此為止了。
你們覺得誰贏了呢?
你好呀,我是小果~
三甲醫院兒科10年+從醫經歷,二寶媽媽
分享育兒干貨(睡眠知識、輔食添加、喂養知識、疫苗接種、護理知識等)
分享健康科普知識,分享帶娃經驗
掃下方二維碼,解鎖更多育兒技能!
(文中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系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