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視頻曾經引起了一些人的惡意聯想和揣測:
視頻里,女孩和一位老爺爺并排仰臥在一張病床上,女孩高舉著手機,以便兩個人都能看到花沐。
女孩長得很漂亮,滿面笑容,老爺爺的神態也很安詳。
從兩個人的穿著打扮看,當時,正是秋天,兩人穿得比較厚,還蓋著粉色的棉被。
這個視頻的上傳者,就是畫面中的那個年輕女孩。
老人是年輕女孩已故老公的爺爺,因為老人做了一個小手術,女孩便來到醫院陪床。
這本來是非常溫暖的一幕,卻有人解讀出了別樣的意味,甚至直言:
兩個人沒有血緣關系,就這樣躺在一起合適嗎?
女孩理智地回答道:
我做不到讓所有人都滿意,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爺爺80多歲了,過一年是一年,我只要陪好他就行了。
視頻中的這個女孩姓余,是江西九江人,她原本有個非常幸福的小家庭。
余女士的老公是個理發師,當初,娘家人覺得小理發師配不上自家閨女,想讓她嫁得更好一些,曾堅決反對她和老公在一起。
但余女士是個對愛情專一又執著的人,始終不改初心。做父母的見女兒態度堅決,還是選擇了尊重女兒的決定。
有情人終成眷屬之后,夫妻二人齊心協力經營理發店,因為服務態度好,手藝也不錯,生意很快紅火了起來,還開了分店。
再后來,他們有了自己的孩子。
一家四口其樂融融,余女士和老公把全部心血都注入這家小店,為給孩子更好的未來打拼。
工作之余,他們也常帶孩子們去各地旅游,過著簡單而快樂的生活。
可是,世間好物不堅牢,2019年,余女士的老公竟得了晚期肝癌。
為了給老公治病,余女士花光了這幾年的積蓄,公婆的錢也貼補給了他們,爺爺一向喜歡孝順勤快的這兩個孩子,把自己的養老錢也拿了出來。
可哪怕舉全家之力挽救他的生命,余女士的老公還是撇下需要孝順得父母,需要陪伴得爺爺,還有他深愛的妻子和兒女走了。
一家老小全部沉浸在悲傷之中。
還是余女士最先調整好心情,挑起了生活的重擔。
她清楚地知道,公婆、爺爺都需要她的照顧,兩個孩子一個11歲,一個8歲,驟然失去父愛,更需要她精心的呵護,她只能擦干眼淚,堅強地走下去。
尤其是爺爺已經80多歲了,自余女士老公去世后,老人經常默默地坐著發愣,有時還偷偷抹眼淚。
想到老人把自己的養老錢都拿出來了,余女士覺得自己必須對老人好。
處理完老公的后事,因為原來的理發店,在湊錢給老公治病的時候早就轉讓了,因此,余女士不得不外出找新工作。
這天,正在外工作的余女士突然接到公婆的電話,說爺爺生病住院了,需要做手術。
余女士掛斷電話,就急忙從打工的地方趕了回來。
她知道公婆年紀大了,又經歷了喪子之痛,禁不住事了。
余女士一到醫院,就擔負起了照顧爺爺的責任。除了陪著做檢查、輸液,還給老人洗臉洗腳,按摩,又帶著老人去外邊散步。
同病房的人都夸余女士,爺爺也激動地說,我這個孫媳婦比孫女都親。
在醫院伺候過病人的朋友都知道,陪床是非常辛苦的,忙里忙外不說,還要安撫病人的情緒,自己吃不好,也沒地兒睡覺。
因此,忙忙碌碌之后,在床上躺一會兒,恢復一下體力,這不是自然而然的事嗎?
再說,即便是這樣躺一下,余女士還在哄老人開心,還把刷到的視頻分享給老人,多貼心啊。
比起那些說來陪床,但卻只顧刷手機的人;甚至病人的液都輸完了,還沒發現的家屬,余女士實在是太好了。
怎么一些心理扭曲的人,就大言不慚地指責起余女士來?
好在大部分網友是明白人,他們不但不覺得余女士的行為有什么不妥,還說她是一個心地特別善良的女孩。
更有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那些看見一男一女躺在床上, 就想入非非說三道四的人,貌似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義正詞嚴,實際上是內心非常骯臟的人。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孫媳婦照料老公的爺爺吃喝拉撒,這樣的事并不少見。
網上還有一個河南鄭州孫媳婦幫91歲爺爺洗澡的視頻。
只見老人坐在輪椅上,女孩給老人頭上、背上打好沐浴露,然后又非常細心地給他沖洗干凈。
有時候,老爺爺睡不著覺,這個孫媳婦還把老人抱在懷里,像哄孩子一樣哄他睡覺。
視頻中,這個老爺爺像是一個很乖的寶寶,非常配合地讓孫媳婦洗澡和哄睡。
原來,這個老爺爺因意外摔壞了身體,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
他的兒子孫子要出去打工掙錢, 因此,日常照顧老人的任務就落在了孫媳婦身上。
孫媳婦像照顧孩子一樣照顧老人已經一年多了。
當有網友給出負面評價時時,這個孫媳婦的回答也很硬核,她說:
盡孝不分子女,孝心不分男女,誰愿意說什么就去說吧。
不論是江西九江的余女士,還是河南鄭州的孫媳婦,雖然都是小老百姓一個,卻都用一顆樸實的心,實實在在地盡著作為一個晚輩的義務。
咱中國人歷來講究盡孝,講究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和公婆,照顧好爺爺奶奶,是每一個中國人自小就接受的教育。
雖然隨著時代的變化,傳統的子女養老、家庭養老模式已經有所改變,有經濟能力的家庭可以請保姆照顧老人,可以把老人送進養老院,但親人的監督、陪伴永遠是不可缺少的。
不少網友說過,那些住在養老院沒有子女探望的老人,根本得不到養老院工作人員的細心照顧。
每個人都會變老,都有需要親人照顧的一天。
希望九江的余女士、鄭州的孫媳婦那樣善待老人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作者:柳岸花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