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到了,長輩們都會給小孩們壓歲錢,用來驅邪避鬼,保佑平安,這同時代表了人們美好的愿望,體現了長輩對晚輩的關愛,至于要給多少錢?這個并沒有什么標準,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做決定。
壓歲錢怎么給?給多少?這也是一門學問,搞不好的話,也會出現煩心事。
在我們這兒,壓歲錢都是大年初一早晨給的。鄰居王大娘有兩個孫子,大的有五歲,小的剛滿兩歲,今年大年初一,天還沒有亮,王大娘早早地起來了,迎接新年的第一天到來,小兒媳婦小娟也起的很早,她叫醒了自己的兒子小寶,催他起床,小家伙不愿意起來,但是今天畢竟是大年初一,小娟用了各種辦法,最后終于讓小寶起床了,小寶揉著眼睛,跟著媽媽來到奶奶家,早早地給奶奶拜年。
王大媽看到可愛的孫子,笑得合不攏嘴,小寶來到奶奶面前,喊了聲“奶奶”,便在媽媽的安排下跪了下去,給奶奶開始拜年了,王大媽高興的站了起來,趕緊扶起自己的小孫子,然后就拿出來一個紅包,塞在了他的手里。
小娟推讓了一番,見婆婆執意要給,便收下了,小娟回到自己的房間,偷偷地打開紅包一看,是200塊錢,她心里雖然有些失落,但是想到婆婆平時收入不高,能給這些錢也不容易了,想到這里,心里便釋然了。
然而,到了初一的下午情況有了改變,小娟在院子里玩的時候,,看到大伯的兒子小勇也拿了一個紅包,小娟就笑著對小勇說:“奶奶給了你多少錢啊?”
本來小娟隨口問一句,沒想到小勇拆開紅包,把錢拿了出來,小娟一看傻眼了,紅包里的錢比自己多了很多,起碼有上千塊錢,小娟心里不平衡了,沒有心情在那里玩,悶悶不樂地回到了房間。
小娟聽到這里以后,她也知道大伯那邊有困難,難道婆婆是因為這個原因來幫助他的嗎?不過小娟聽到這些,心里舒服多了,她對丈夫說:“既然大哥那邊有困難,我們也應該幫助他一下。”,丈夫聽了以后,笑著點了點頭。
小娟算得上是比較明白事理的媳婦,然而,有些人就不行了,聽家人講,村東頭有一戶人家就因為分紅包的事情鬧起了矛盾。
那戶人家有兩個兒子,大兒子生了兩個男孩子,小兒子生了一個女兒,過年的時候,奶奶給三個孫子每人一個紅包,紅包的大小都一樣,都是300塊錢,然而老二的媳婦不愿意了。
她說婆婆給
老大的媳婦知道以后不高興了,本來每個孩子給300塊錢的紅包算是合情合理的了,沒想到老二媳婦會提出那樣的意見,這樣一來,她的臉色不太好看。
婆婆是個精明人,她看出了大兒媳婦的心理,老人家左右為難,過年領紅包本來是高興的事情,沒想到,卻惹起了矛盾,好在大兒媳婦沒有說什么,慢慢就這樣過去了。
所以說,過年紅包分不好,會引起矛盾,搞得大家不高興,至于拿多少錢,這個要根據自己家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家庭條件比較好,紅包可以給的多一些,家庭條件一般的話,就給得少一些,只要能表達自己的心意就好。
如果孫子不止一個的話,紅包就盡量公平一些,因為每人的實際情況不同,作為晚輩,不能太過于計較,父母都會疼愛自己的孩子,即便是紅包大小不一樣,那也是有原因的,作為晚輩,也不要太過于計較,有些問題可以多交流,不要悶在心里,這樣家庭會越來越和睦,日子就會過得越來越美滿。
大家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