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糖尿病人群一直在不斷的增長中,如今已經成為了全球排名第一的糖尿病大國,大約有五億多人處于糖尿病前期,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也表明,肥胖、飲食問題、體力活動不足等因素都大大提高了糖尿病的發病率。
有研究發現,我國糖尿病高發,主要飲食風險因素包括全谷物攝入量低和精制谷物攝入量過高。
中國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入主食量在250克-400克為宜,最好是粗細搭配,但實際上,2011年中國人均每日精制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就達到了348克/天,幾乎很少攝入粗雜糧。
1、精細主食過多
據估計,我國大約有80%以上的人群每天吃大米,超過63%的人每天會吃面食。
這些主食都是經過精加工的,升糖指數高,對血糖的影響比較大,再加上主食結構非常單一,長此以往,很容易造成餐后血糖長期偏高,胰腺壓力過大,如果再加上運動量不足,那么患糖尿病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了。
2、主食過于單一
2017版的中國糖尿病膳食指南建議,糖尿病友吃主食應該粗雜糧搭配,將大米與雜豆或全谷物按照2:1的比例做成米飯,即在白米面中適當加入一些粗雜糧,可以增加膳食纖維攝入量,增強飽腹感,降低餐后血糖的上升水平。
大家可以選擇全小麥、糙米、大麥、燕麥、蕎麥、高粱、黑米、小米、薏米、玉米等全谷物,雜豆可以選擇扁豆、綠豆、紅豆、豌豆、蕓豆等,每餐根據自己的喜好,搭配著大米,蒸成米飯,既可以均衡營養,也能降低餐后血糖。
3、建議選擇口感偏硬的主食
血糖高的人以及糖尿病人在吃主食的時候,除了注意控制好精白米面的攝入量、粗雜糧搭配之外,還可以多搭配一些蔬菜來延緩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同時多選擇一些比較干硬的食物來當做主食,這樣吃下去以后,勢必會延長消化吸收的時間,相對的減緩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
食物煮的時間越長,越是軟爛,那么就越容易被人體吸收,比如同樣的吃干米飯跟喝粥,干飯的升糖指數就要低于粥的,而且升高血糖的速度也要比粥更慢。
下面推薦幾種適合朋友們的主食,口感偏硬,但卻營養豐富。
玉米:富含粗纖維、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亞油酸含量也很高,對于心腦血管病和三高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薏米:薏米含有薏苡仁多糖等成分,還富含B族維生素、鈣、鐵、膳食纖維等,對于預防糖尿病并發癥有一定的好處。
小米:小米富含維生素B1、鈣、磷、鎂等元素,對于血糖血壓有一定的益處。
另外,燕麥、蕎麥、小麥等粗雜糧,糖尿病人也可以適量吃一些,對于身體也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