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是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食材,它價格不貴,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富含卵磷脂、卵黃素,對神經系統有益,而且雞蛋中的蛋白質是優質蛋白,含有人體所需氨基酸,與人體的氨基酸組成非常相似,所以很容易被人體所吸收。
雞蛋的營養價值雖高,但是這些年來關于它的爭議卻很多,一部分人覺得常吃雞蛋可以補充營養,對身體有益。也有一部分人覺得雞蛋膽固醇含量高,經常食用容易導致血脂升高,影響心血管健康,增加患心腦血管病的發生幾率。那么,到底哪種說法才正確呢?
1、雞蛋到底是營養佳品還是心血管禍根?
之所以會有多吃雞蛋會讓膽固醇攝入增加的說法,主要是源于美國的一項研究,但根據我國2018年的研究發現,每天吃雞蛋的人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不吃雞蛋的人要少11%。而且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對超50萬人的數據分析也顯示,與那些不太愛吃雞蛋的人相比,每天吃一個雞蛋的人群,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降低11%,患上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可以降低18%。
所以說,美國的研究結果并不一定就適用于我國國人,目前并沒有非??煽康目茖W依據說明吃雞蛋和患心血管疾病之間存在必然聯系,相反,大量的研究資料證實,規律地吃雞蛋,還會對心血管健康有益處。
2、這幾類人可能真的不能吃雞蛋
絕大多數人都是可以吃雞蛋的,每天1-2個都是可以的,但是,雞蛋雖好,卻不是人人都適合,如果你是以下這幾類人群,建議還是盡量少吃或不吃雞蛋。
01,腎病患者
腎臟是人體重要過濾、內分泌、激素的器官,如果腎臟發生病變,腎功能出現問題,那么就會影響體內的新陳代謝、毒素排泄,所以腎病患者的腎功能是較普通人要弱上一些的。
雞蛋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膽固醇以及其它物質,患有腎炎、腎實質損壞、慢性腎衰竭等腎病的患者如果攝入了大量的蛋白質、膽固醇等,只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加重病情,所以還是建議腎病患者盡量少吃雞蛋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02,肝臟疾病患者
肝臟是體內最大的消化腺,蛋白質的合成和代謝、維生素代謝、脂肪的代謝和運輸、糖的代謝和儲存等都是在肝臟內進行的,而蛋黃中含有豐富的脂肪酸和膽固醇,需要在肝臟中進行分解、代謝,如果患有肝炎、乙肝、肝硬化等疾病,肝臟功能受到損傷,再攝入過多的雞蛋,只會增加肝臟的負擔,可能會加重疾病,所以肝臟疾病患者也要適量吃雞蛋。
所以,以上三類人是不建議攝入過多雞蛋的,另外,還有一些對雞蛋過敏、高脂血癥患者也不適合食用雞蛋。
3、健康吃雞蛋,還要注意這些問題
第一,適量食用
雞蛋雖好,也不是越多越好,需要注意食用量,對于普通人來說,一天一個雞蛋基本可以滿足人體所需要的營養,如果食用雞蛋過量的話,就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導致體內水分的大量流失,而且還難以消化。不過,對于青少年兒童、孕婦等人群,對于營養的需求較大,可以適當增加雞蛋攝入量。
另外,膽固醇過高的人或者肥胖人群要控制雞蛋攝入量,最好控制在每周3個,以減少膽固醇的攝入,避免血脂水平升高。
第二,烹飪方式
雞蛋的烹飪方式很多,蒸炸煮煎等等都可以,不過,普通水煮蛋的營養價值是最高的,而炒雞蛋和煎雞蛋營養稍次。
對于油炸雞蛋、鹵雞蛋等烹飪方式不太推薦,可能會讓人體攝入更多的油脂以及鹽分,對心血管健康不利。
第三,不能偏愛蛋黃或蛋清
有些人偏愛蛋白有些人偏愛蛋黃,其實這都是不好的做法,因為蛋白蛋黃中都含有較為豐富的營養,比如蛋黃,里面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卵磷脂以及脂肪酸,還有很多的微量元素,所以也需要吃。
第四,不建議生吃雞蛋
有些人喜歡吃生雞蛋,喝生的蛋清,認為這樣會更有營養,其實生的雞蛋里面是有很多的細菌的,吃下去之后反而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而且不太好消化,建議還是吃熟雞蛋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