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
南昌市教育局下發
2023年全市義務教育招生政策總體思路?
二是規范導向。為體現社會公平,規范入學就讀行為,進一步明晰初中畢業生均衡生資格認定條件。
三是法治導向。為進一步落實義務教育法,充分保障適齡兒童少年義務教育權利,針對近年來在控輟保學、學籍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根據上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規定,提出了進一步落實舉措。
城區招生范圍公布時間及方式
答:城區各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范圍由屬地縣區教育部門公布,招生范圍公布時間為小學7月28日-31日,初中6月23日-30日,請關注各縣區教育部門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南昌教育”微信公眾號也將轉載。
答:2023年小學新生,一套城區房產在五年之內只作為一個家庭適齡兒童入學依據;2024年及以后的小學新生,一套房產六年之內只作為一個家庭適齡兒童入學依據;一套城區房產在三年之內只作為一個家庭適齡少年初中入學依據。
答:符合條件的來昌人員隨遷子女可以申請在我市接受義務教育。在城區擁有固定住所的小學畢業生家長或監護人,提交家庭戶口信息、合法常住固定住所相關信息;未在城區取得房產的,執行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提交居住證以備入學系統審驗,居住證辦理時間需半年以上(辦理時間須在2022年12月31日前)。落實《居住證暫行條例》關于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和有合法穩定就業、住所等規定要求,在必要的情況下,補充提供工商執照、社保繳納以及半年以上的房屋租賃合同(依據通過南昌市租賃服務平臺進行網上簽約、登記備案,規劃用途為住宅的租賃合同,辦理時間須在2022年12月31日前)。由各區教育部門根據采集的入學信息、依據生源排序及有關學校的招生容量安排學位。
答:符合條件的港澳臺居民子女可以申請在我市接受義務教育。居住在我市的港澳臺居民子女入學由各縣(區)教育部門根據相關政策安排。港澳臺同胞子女義務教育階段入學與南昌市民享受同等待遇,入學須按當年入學政策要求提供合法常住固定住所材料。
答: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現役軍人、高層次人才、公安烈士、公安英模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司法行政機關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干警、消防救援人員等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給予優待。現役軍人子女入學事宜需聯系南昌市警備區辦理;公安烈士、公安英模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司法行政機關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干警、消防救援人員子女入學需聯系所在單位政工部門辦理;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按省、市人才部門要求執行。對道德模范的子女依據其學區范圍,在同等條件下給予優先安排入學的便利。
未按要求就讀、未取得南昌市初中義務教育學籍的學生,將不得在南昌市報名參加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不具備南昌市重點高中均衡生志愿填報資格及均衡生錄取資格。
答:為進一步落實控輟保學要求,確保轄區內適齡兒童少年依法接受義務教育,各義務教育學校要嚴格落實控輟保學制度和機制,將到校報到就讀新生名單與招生部門批準錄取新生名單進行逐一比對,針對未實際到校報到就讀學生,梳理其實際就讀去向并于10月15日前報教育主管部門備案。針對不明確就讀去向的學生,一律視作輟學行為,由屬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會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等依法追究監護人法律責任。
答:為進一步規范義務教育學校轉學行為,體現教育公平,從2023年初中新生入學(2026年初中畢業生)開始,經教育行政部門批準錄取并在同一公辦初中學校(含民辦學校政府購買學位的學生)連續就讀三年(含按規定正常休學或自外地轉入南昌城區的學生)的在籍應屆初中畢業生,具備均衡生資格。
二孩或多孩家庭未成年人名下房產可以作為兄弟姐妹的入學依據嗎?
答:考慮到兩孩及多孩家庭教育需求,在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中,未成年人的未成年兄弟姐妹名下房產可視作父母所有房產予以認定。(1)未成年人本人名下獨有房產,可以作為本人入學依據;(2)同一家庭未成年人名下房產或未成年人間共有房產,未成年人與其父母共有房產,均可以作為其本人或其未成年親兄弟姐妹入學依據。
答:購房合同不作為入學依據,但原定交付時間為2023年6月30日前(含),因房地產開發商原因導致延期交付的,在交清契稅的前提下,允許居民憑網簽備案合同與契稅繳納憑證享受與不動產權屬證明同等的義務教育入學政策。
答:于7月17-27日(初中)、8月14-24日(小學)內登錄南昌義務教育智慧入學數字平臺進行信息采集。后續市教育考試院將發布平臺操作細則,請密切關注南昌教育微信公眾號以獲取相關信息。
孩子母親是軍人,我們家在某校地段內有一套住宅,產權人為父母,戶口只有孩子父親和小孩,請問我們生源類別如何認定?
答:軍人子女入學優待可以在規定時間內向南昌警備區政治工作處提出相關需求,由警備區匯總后報教育部門予以核辦。若軍人子女采用面向社會面招生的途徑,軍人的戶籍默認為在該學區范圍內。若出現軍人子女因軍人戶口問題導致生源類別判定不準的情形,可向警備區政治工作處反饋,在警備區核定相關軍人信息后,市教育部門協調有關縣區教育部門處理。
答:在城區擁有固定住所的來昌務工人員需要提供其房產證、戶口本等相關信息;未在城區取得房產的,需要提供已滿半年以上的居住證(2022年12月31日前辦理)及南昌市租賃服務平臺進行網上簽約并登記備案且規劃用途為住宅的租賃合同(2022年12月31日前辦理)等證件。
答:從2020年起,凡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100%全部實行電腦隨機錄取。歷次電腦隨機派位均邀請了司法鑒定機構對派位系統程序進行鑒定、紀檢監察機關現場監督、公證部門現場公證,全程接受社會監督,派位結果即時向社會公開,確保整個電腦隨機派位工作公開透明、公正權威。因此“搖號可以操作”“有空間”等均屬謠言。此外,有部分人員違規宣稱有某些熱點學校招生指標,此類行為均為詐騙,歡迎廣大家長向公安部門、教育部門積極舉報。
答:不可以。根據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以及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入學有關規定,有入讀民辦義務教育學校需求的,家長均需通過南昌市義務教育入學平臺進行報名。根據規定,所有變相的招生行為都是違規的,所謂的私下預錄取也是無效的。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的,一律通過電腦隨機派位確定錄取名單。市、縣區教育部門將加大查處力度,對民辦義務教育學校違規招生行為進行嚴肅處理。家長要注意甄別市面上以“提前錄取”“借讀”“旁聽”等名義牟利的行為,此種情形無法取得該校學籍,將不得在南昌市參加初中學業水平測試。
報名參加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學校不需要搖號直接錄取的,或者搖號但是搖中了被錄取的,可以不去嗎?空余出來的學位民辦學校自行確定招生對象嗎?
答:根據入學政策,取得但是放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錄取資格的,由所在縣區教育部門統籌安排入學。該校所產生的空余學位自動核減,不再進行補錄。
報名參加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未被錄取,我還可以參加公辦學校錄取嗎?
答:未被民辦義務教育學校錄取的學生,由所在縣區教育部門根據學區劃分和生源類別安排入學。
答:在家庭有多套房產時,僅可使用父親、母親、子女三方之間的單獨或共有房產作為入學依據,在該家庭無父親、母親、子女三方之間的單獨或共有房產時,亦可使用祖父母與該生家庭間的單獨或共有房產作為入學依據。如果學生家庭名下所有房產均為與祖父母共有房產,則以實際居住的房產以第四入學類別進行排序。
答:雙(多)胞胎家長給學生報名民辦學校時,需分別給雙(多)胞胎學生選擇民辦學校報名,報名成功后,若雙(多)胞胎學生選擇同一所民辦學校,默認為捆綁報名。捆綁報名后,若搖到號,則雙(多)胞胎按實際捆綁人數同時錄取,若未搖到號,則同時不予錄取。若雙(多)胞胎學生選擇不同民辦學校報名,則默認放棄捆綁報名。
答:若小孩為幼兒園、小學畢業生,需要來昌就讀一年級、初一年級的,依照我市“幼升小、小升初”相關政策,準備在昌的居住地、戶籍及其他相關證件,于7月17-27日(初中)、8月14-24日(小學)內登錄“入學平臺”提交相關信息,平臺提取家長提供的相關入學信息,經家長確認后,生成學位分配信息。學生家長憑學位分配結果到相應學校辦理入學報到手續。
內容來源:局義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