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瑞是初二的孩子,平時比較喜歡踢足球,學習成績一般,尤其是英語,成績是四科主科中最不理想的。媽媽想讓他趁暑假把各科好好補補,迎接初中最關鍵的初三。可是姜瑞除了寫作業,就是踢足球,對于補課并沒表現出多大興趣,因此,他的媽媽非常著急。
其實我可以理解,姜瑞學習可能長期處在中等甚至偏下游的水平,跟不上學校大多數同學的學習進度,他的自信心受到打擊,認為自己再怎樣也沒有可能提高成績了,索性決定放棄,所以才會表現出沒有興趣的樣子。
到了初二,學習難度驟然加大,很多孩子措手不及,一路小跑跌跌撞撞地學下來,還是只能勉強跟在后面。時間久了,他們就會產生自己太笨,怎么都學不好不錯誤想法。
沒有哪個人是不想上進的,只是當目標看起來遙不可及時,他們會選擇放棄。
事實上,太多案例證明,初二的成績并非絕對,初三這一年如果能全力拼搏,學渣變學霸并不是不可能的。
首先,幫助孩子樹立信心。
讓他知道初三的知識與初一、二有聯系,但不是特別大,在初三這一年只要用心學,超越逆襲并非不可能。更何況到中考前,還有至少三輪的復習,只要肯下功夫一切都有可能的。
其次,做不科知識排查分析。
有了反敗為勝的信心之后,接下來就要針對孩子各科的具體情況,制定出對應的學習計劃,一步步把成績提升至理想狀態。
以英語為例:
第一步:先與孩子一起把英語成績的現狀做具體分析,中考滿分為150分,現在孩子的分數在什么程度?如果想考到理想的高中英語需要考到多少分?兩者間的差距分數是多少?
明確清晰地知識了第一步的結果之后,再拿出初二期末的試卷做以分析。
第二步:找到扣分點在哪些題型里?是基礎語法?還是盲填?或者是翻譯?還是寫作?
第三步:分析這些扣分點的原因是什么?有多少是因為馬虎失分,有哪些是因為審題失誤失分,又有哪些是完全不會導致……
分析之后,把分析的結果都寫在白紙上,然后去隊因為馬虎和審題失誤丟失的分,看看孩子的英語處在什么水平。再針對分析結果制定出具體的補習方案,是找老師一對一,或是上大班課這個都是很個性的問題,需要每位家長自己拿主意,我沒有辦法給到你具體建議。
總之,就是通過分析,讓孩子的差距可視化,讓他看到努力后可達的目標,這樣就會激發起孩子努力的主觀意愿了。
通過上面的分析之后,幫助孩子制定出具體可執行、可量化、有完成時限的符合SMART原則的學習訓練計劃。
比如:盲目填是孩子的弱項。
在為孩子找老師講解明白這類題涉及的知識點之后,就針對這個類型的題找習題進行大量的專項訓練。
去把近五年中考英考試的真題試卷都買回來,翻到盲填那一項,按照中考實際可用時間計時做題,并嚴格按照標準批卷給分。把做錯題的整理到錯題本上,練習之后,再刷一套。
以此類推,按照這個標準把市場上能找到的所有關于盲填的題型都練習一遍,基本這個題型孩子就過關了。接著再去針對自己的失分題型去練下一個類型。
到了初三這個階段,其實更多的是跟自己較勁,不必去看別人跑在什么位置。悶頭踏踏實實把自己的弱項逐個攻破,鍛煉成強項,攻破一個類型,就如法炮制地去攻下一個“山頭”。
如果能沉下心,用這個思路去梳理每一科,相信你孩子中考一定會考出相當不錯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