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7年,漢武帝病重。朝中善觀天象的官員對武帝進言:“陛下,您之所以身體欠安,是因為長安牢獄里有天子氣沖撞了您。”
漢武帝的晚年,信奉迷信到了神魂顛倒的地步。此話一出,他立即下令殺掉牢獄里所有的死囚犯。
有一個孩子,因為身份特殊,幸運地活了下來。
他就是后來的漢宣帝劉詢,最終成為了漢朝的一代明君。
漢宣帝,一個被嚴重低估的皇帝。
他從一出生就被抱進監獄,卻在惡劣的環境中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他從平民逆襲成大漢的天子,卻沒有變成傀儡,創造了豐功偉績,完成了漢武帝降服匈奴的宏愿。
他當上了皇帝,卻不忘貧賤時的糟糠之妻,是歷史上少有的重情重義的好皇帝。
班固在《漢書》中評價他:功光祖宗業垂后嗣,可謂中興。
縱觀漢宣帝的一生,落魄時,不艾不怨;富貴時,不狂不驕;該示弱時,他低頭;該果斷時,他強硬。
他做人做事總能收放自如,似乎每一步都穩穩地把握在自己手中。
有人說,漢宣帝幸運。我也覺得他的確幸運,但人要想有所作為就不能僅靠運氣。
億萬富翁洛克菲勒說:“我不依賴天賜的運氣,但我靠策劃運氣平步青云。”
漢宣帝的好運,正是他策劃出來的。
公元前91年,太子劉據因與江充不和,被江充誣陷埋巫蠱詛咒武帝。
劉據百口莫辯,起兵砍掉了江充的腦袋。
漢武帝一紙詔書,將兒子劉據以謀反罪滅族,他自刎身亡。他的子子孫孫全被誅殺,只留下一個剛出生幾個月的孫子,被關進了死囚牢,隨時準備開刀問斬。
尚在襁褓中的嬰兒,急需照顧。但特殊的身份使他就像一塊瘟疫,誰都不想沾惹。
眼看著嬰兒生命垂危,牢頭丙吉找來兩個可靠的奶媽來哺育、照顧他。
但由于牢中陰暗潮濕,飯食粗糙沒有營養,孩子自小體弱多病。為了祈求遠離疾病,起名劉病已。
劉病已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頑強地活了下來。
堂堂皇孫淪落到如此凄慘的地步,但依然有人不肯放過他。
公元前87年,漢武帝又聽信讒言,命郭穰帶著圣旨去誅殺獄中所有的死囚犯。
郭穰來到劉病已的牢房,丙吉卻死死堵在門口,說:“他可是陛下的曾孫,如果有差池,我擔待不起。”他拒不開門,郭穰也拿他沒辦法,只得回去稟報漢武帝。
結果,讓所有人萬萬沒想到的是,漢武帝冒出了一句:“這是上天安排他來這么做的啊!”
原來,漢武帝殺了劉據全家后,不久他就意識到自己是上了江充的當。他非常后悔,畢竟那都是自己的親生血脈。
所以,當他知道劉據還有一個孫子尚存在牢中時,反而有點欣慰,放過了他。
幾個月后,漢武帝去世。臨終前,他下詔正式將劉病已納入宗室的族譜。
緊接著,漢昭帝劉弗陵即位,大赦天下。劉病已終于走出了牢房,那年他已經5歲。
劉病已的童年承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悲苦,但也讓他學會了珍惜今后難得的學習機會,最終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富有智慧的人,為今后的帝王生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或許就是命運的另一種補償吧。
劉病已出了獄,被丙吉送給了他的外祖母撫養。這個小小的生命,歷經磨難,能夠活下來已是萬幸,所有的親人只是希望他能平安長大,做個幸福的普通人就好。
由于劉據活著的時候待人寬厚,許多人還記得他的恩情,對劉病已也很是照顧。
其中掖庭的張賀,給劉病已找了很多的師傅教他讀書。劉病已很珍惜這樣的學習機會,他的學業見識增長神速。
一眨眼,劉病已已從一個病怏怏的小男孩,長成了一個英俊帥氣,博學多才的小伙子。
雖然劉病已非常優秀,但到了婚娶的年齡,依然很難找到媳婦。
因為祖父的事還沒有昭雪,劉病已就還是個有罪之人,誰也摸不清朝堂還會有什么樣的動向,一般人都不敢把女兒嫁給他。
這個時候,張賀想到了老朋友許廣漢家有個年齡差不多的女兒,便去說媒。
許廣漢為人忠厚,沒有想那么多就把女兒許平君嫁給了他。還給他置辦好房子,家具,讓劉病已終于有了一個自己的家。
劉病已知道,對于岳父最好的報答方式,就是好好愛他的女兒。
婚后,他給足了妻子最溫暖的愛和照顧。為了讓妻子生活的更好,他一邊種田,一邊干著教書的工作,另外還兼職做著買賣。
閑暇之余,他就牽著妻子的手,帶她游山玩水。他要讓這個不嫌棄他的女人,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歡聲笑語中,第二年,他們愛情的結晶就出生了,是個兒子。
劉病已從一無所有,到有妻有子,有了養活家庭的能力,他心滿意足。
他沒有好的家世,但可以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與愛人過上了最幸福的生活。
若命運不公時,唯有學會“自渡”,人生才能變精彩。
公元前74年,漢昭帝劉弗陵駕崩,年僅21歲,沒有留下子嗣。
手握大權的霍光開始物色新皇帝的人選。新皇帝輩分要在漢昭帝之下,且沒有根基,好控制的。
經過千挑萬選,選定了漢武帝寵妃李夫人的孫子劉賀為帝。
可是,這個皇帝剛登基27天就干了1127件荒唐事,實在太荒淫無道。萬般無奈下,霍光又廢掉了他,將他逐出宮外。
這時候,丙吉向霍光推薦了劉病已。正是因為聽話、沒有根基,劉病已成為了新的皇位繼承人。
進宮后的劉病已,一上來就展現出了他不平凡的一面。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祭拜先祖,這個排場非常不得了,程序也極為復雜,就算是開國皇帝劉邦都因緊張出過錯。
而劉病已進宮剛4個小時,根本沒有時間學習,他只是急匆匆把禮儀規制看了一遍,就開始了。
但整套儀式下來,他竟沒出絲毫差錯,霍光為之一震,認定此人不簡單。
事后,漢宣帝曾說自己在做這套禮儀時,也很緊張,感覺后背有幾萬個錐子在扎自己的后背一樣,這就是“芒刺在背”成語的由來。
如此緊張,表面還能鎮定自若,足可見劉病已心理素質的強大。
禮畢后,劉病已就正式登基,是為漢宣帝。為了讓百姓避諱更容易,改名劉詢。
此事之后,霍光對這個初來乍到的小皇帝有了戒備之心。
為了試探他,霍光放低姿態,要交權給漢宣帝。漢宣帝有了劉賀的前車之鑒,自然明白該怎么做。
他說:“朕剛即位,還什么都不懂,朝中之事依然全權仰仗大司馬啊。”
霍光對漢宣帝的態度也非常滿意,只要你不動我的奶酪,我必會盡心輔佐。
此后,漢宣帝給予了霍光最高的禮遇。每次上朝,漢宣帝都會起身讓霍光先坐,也從不直呼霍光的名字,而是稱呼他“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以表尊敬。
朝堂上總是一派和諧融洽的氣氛,在所有大臣的眼中,漢宣帝就是一個軟弱可欺的形象。
也正是因為他的謙卑,才讓霍光放下了戒備心。
殊不知,背地的他一直在慢慢積蓄力量,韜光養晦,等待時機。
時機沒有沒有到來之前,等待才是最好的選擇。
初登基,漢宣帝什么事都可以讓著霍光,唯獨皇后的位子決不肯妥協。
漢宣帝當皇帝之前,沒人敢嫁,可當上了皇帝那可是香得很。
霍光有心讓自己的小女兒嫁給漢宣帝當皇后,在他看來這也該是漢宣帝求之不得的事。畢竟,攀上霍光這門親戚,對自己的幫助肯定是巨大的。
但在漢宣帝的心目中,皇后的位子只能是發妻許平君的,與利益無關。
但又不好明著拒絕霍光,該怎么辦呢?
為此,他下了一道奇怪的詔書:希望大臣們,能幫他找回早年在民間用過的一把劍。
聰明的大臣們立刻會意,這說明漢宣帝是個念舊之人。他的用意是希望大臣們能上書,要求立許平君為皇后。
再說,既然皇帝如此重情,如今幫他一把,他肯定牢記在心。
于是,大臣們紛紛上書要求立許平君為皇后。霍光無奈,也只好退讓一步。
這就是“故劍情深”的典故。
漢宣帝為了幫助妻子謀得了皇后之位,可是煞費苦心。這是他第一次忤逆霍光,在當時來說真的非常不容易。
可惜,許平君當上皇后僅三年,就慘遭毒害。
霍光的妻子霍顯,對于女兒沒當上皇后的事一直耿耿于懷。在許平君臨產時,霍顯買通了女醫淳于衍,在皇后的止血藥里下了毒。
皇后臨終前說的最后一句話是:“藥里有毒!”
這句話,讓漢宣帝肝腸寸斷。
痛失愛妻,他自責、痛恨,各種情緒交織在一起,悲痛欲絕。
而最讓他痛苦的是,他明明知道兇手是誰,卻沒有能力為妻子報仇,還得硬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
隨后的日子,漢宣帝不但繼續重用霍光,還把霍光的女兒霍成君立為了皇后,享受專房專寵。
這樣的隱忍能力,非常人所能及。
王陽明說:“忍常人之不能忍,方可為常人所不能為。”
能控制情緒的人,才能贏到最后。
公元前68年,霍光病逝,漢宣帝以皇帝般的規格厚葬了霍光。
這些年,他一邊謙卑低調,一邊努力學習,暗中培養自己的親信。如今,他已有了足夠的能力獨掌大權。
可霍氏一族并沒有看透這一切,他們依然把漢宣帝看成一只溫順的小貓。
失去了霍光的庇護,霍顯及霍氏家族的子孫們行事依然囂張跋扈,從不把漢宣帝放在眼里。
殊不知,一場滅頂之災正悄然到來。
公元前67年,漢宣帝立了他與許平君的兒子劉奭為太子,這讓霍顯大為不爽。
她幾次讓女兒霍成君毒害太子,但由于宣帝把兒子保護得太好,均未得逞。
漢宣帝一怒之下,直接廢掉了霍成君的皇后位。
同時,霍顯毒害許平君之事也泄露了出來,宣帝一步一步地逼迫著霍家走向謀反的道路。
霍家被逼到窮途末路,果然意圖謀反,漢宣帝借機以雷霆手段,滅了霍氏一族。
自此,漢宣帝已經完全收回了朝政大權。
對于霍光,宣帝始終是懷有感恩之心的。他沒有抹殺霍光的功績,晚年在麒麟閣設置功勛畫像,霍光仍然位列第一。
作為一個皇帝,漢宣帝無論在哪個方面都幾乎做到完美,可是這背后承受的委屈和隱忍,并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了的。
能登上皇位,是他的幸運,但能坐穩皇位,靠的則是自己的智謀。
漢宣帝勢力薄弱時,懂得妥協,收斂鋒芒;一旦抓住機會,手腕強硬,不留情面。
短短幾年,不僅為妻子報得大仇,也將權力盡收自己手中,可謂真正的人生贏家。
對于百姓,漢宣帝也做到了盡力呵護。
他自小生活在民間,深知百姓疾苦。他擔心基層小吏由于工資太低,去魚肉百姓,就提升基層人員收入。
他設立常平倉,防止谷貴傷民,谷賤傷農。
漢宣帝在位期間,綜合國力最為強盛。農業年年豐收,經濟繁榮,史稱:孝宣中興。
對外,漢宣帝消滅了匈奴,正式將西域納入大漢的版圖,漢武帝的夢想終于在他的手上得以實現。
公元前51年,匈奴單于到長安朝見漢宣帝,跪拜稱臣。
在渭水橋,各國的國君,各族的酋長,各地的諸侯,全部匍匐在地,山呼萬歲。
如果漢武帝泉下有知,看到這個壯觀的場面,一定倍感欣慰。
同年,漢宣帝派人迎回了,和親西域烏孫國50年的“解憂公主”,終于圓了她歸漢的夢想。
在漢宣帝的眼中,國家強盛了,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他不會虧待任何一個為國立功的人。
世界曾以痛吻他,他卻報之以歌,以大愛回報了整個大漢天下。
這就是他的偉大之處吧。
公元前49年,漢宣帝走完了他的一生。
臨終前,他特意要求:“不和其他西漢的皇帝一樣埋在五陵原上了,就將我葬入杜陵吧。”因為他的愛妻許平君長眠在那里,他要與愛妻長相廝守。
漢宣帝這一生堪稱圓滿,可他所經歷的磨難,也非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
剛一出生,本該需要父母呵護的年紀,他卻經歷了被滅族的痛苦。
小小年紀就在大牢里苦熬度日,疾病纏身、缺衣少食尚且能夠茍活,可還要承受隨時都可能被拉出去問斬的恐慌。
熬過了牢獄之宰,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深愛之人,卻年紀輕輕就慘遭毒手。而自己明明身居高位,卻敢怒不敢言。
這一切,漢宣帝都用他柔弱的肩膀硬扛了下來,他的身軀也在磨礪中長成了鋼筋鐵骨。
俗話說,寂寞出才子,磨難出偉人。
也正是種種悲慘遭遇,使他具備了堅韌不拔的毅力和精進不止的品格,才成就了后來的偉業。
請相信,所有的痛,都是來渡你成為更堅強的人,支撐你走向更輝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