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留心對生活的覺知
我最喜歡一句話,深以為然:所有的寫作,其實寫的都是“我”。
也就是說,一個人寫出來的文章,都是和他自己緊密相關的。因為只有感興趣的事情,人才會有源源不斷的表達欲。這一點是裝也裝不出來的。
想要寫作的靈感素材源源不斷,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留心對生活的覺知。
生活里一針一線,一飯一蔬,全是填充生活的豐富素材。在用心感受生活發生的一切人和事,都是你可以拿來用的素材。
比如你的人生觀、價值觀、育兒觀、婚姻觀等等這些,都可以借由生活中發生的一切人和事情來表達。
聚焦1個點上面,輸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感受,一篇文章就出來了。而且這樣的文章一般都是掏心窩的。
當你隨時有一顆察覺的心,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敏感,對于選題的把握越來越有掌控感。
畢竟生活就是個天然的素材庫。
人在生活里,每天要產生無數個念頭和想法,這時候,一定要及時的記錄下來,用本子或者手機備忘錄,日積月累,寫作的素材越來越多。
— 2 —
讀書
沒有素材的問題,其實輸出不夠的問題。
這時候,我們可以去選擇讀書。一本書里,總會有打動你心弦的很多知識點。
這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把觸及自己心靈的地方,提煉出相應的關鍵詞,然后做圍繞這個關鍵詞,再去收集相應的素材和案例來支撐這個觀點。
剩下要做的就是把文章寫出來。
都說書中有顏如玉,也就是說,書籍是個百寶箱。只要會用心使用,書里的案例和觀點都可以化為內容。
除此之外,案例和觀點可以分別使用。
如果你有一個很好的觀點,但沒有合適的案例來支撐,這時候就可以用書中的例子。
相應的,如果你在書里看到一句很棒的觀點,那么可以找找現實生活里有沒有相應的素材和案例來做解釋說明。
所以,不要只是單純看書,而是要學會輸出,把書中的知識,化為創造性的價值。
—3 —
網上的人和事
互聯網時代,不出門便可知天下事。對于想要寫作的人來說,網上的人和事,也就可以化為寫作的靈感來源。
昨天我寫的北京女孩月薪1.8萬,卻覺得工作沒有意義這個素材,就是取自熱點。
還有這兩天讓人很氣憤的唐山事件,就是很好的選題素材。畢竟這個事情,太觸動人心弦了。
想要寫這個題材,就可以結合自己的價值觀,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從各個角度剖析,以此支撐自己的價值觀,一篇熱點文章就出爐了。
其實,說到底,寫作就是發聲。寫出自己的心聲,展示給大家看,從而讓更多的人認識你。
對于寫作人來說,網上的人和事,天天數不盡。這時候,要做的就是做好選題篩選。
因為素材很多,你不可能什么樣的素材都去寫,那最后就變成了大雜燴,沒有了個人特色了。
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選擇和自己專注領域貼合的素材。
即使不是貼合的素材,但寫出來的角度還是要緊靠自己的領域,千萬不要跑偏,只是為了追熱點而追熱點,沒有多大的意義。
最終我們想要的,還是通過追熱點,表達自己的價值觀。
— 4 —
放下評判之心
以上的三個方法,基本夠用了,只要有心,每天都會有寫不完的素材可寫。剩下的就是每天持續寫下去。
另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放下自己的評判之心。
一開始寫作的時候,很多人覺得自己寫得不好,害怕沒人看,文筆很爛等等。其實這些都是自己想出來的。
我最開始寫作是16年,從幾十個字、一百多字,兩百多字的回答寫起的。如今再回頭看看自己曾經寫的,簡直是太小白了。
但這并不妨礙我在寫作這條道路的前進。甚至當時兩百字的回答,竟有10萬+的爆款。
所以,正是有開始,在這個過程中,不停地正反饋不斷激勵著我前進,才有了如今的我,也有了能日更的能力。
因為當你開始了,就是進步。
要知道,現在很多人連讀完2000字的耐心都沒有,更何況說讓他再去寫一篇2000字的文章。
寫作,其實是一條窄門。
看著很多人都在寫作,但能真正堅持下去,一年如一日,三年如一日的人,簡直是太少了。
如果能堅持持續每日輸出,你會發現,你收獲的價值,可能比寫作本身還具有價值。
而且每天完成一篇文章的那種成就感,也會促使著一個人繼續成長、進步,不斷迭代升級自己,走向更好的未來。
如今的我,也是不再對自己有評判之心,在寫作的道路上,先做到完成,然后再完美。
所以,放下評判之心。
如果你真的想寫,先寫起來。
因為人的迭代成長突破,就是在不斷打怪升級中完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