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絹曾說:“生命中的緣分,向來是由許多的不經意拼湊而成,也讓模糊的印象逐漸鐫鏤上心頭,鮮明得不可忽視?!?/strong>
緣分向來妙不可言,因為它的存在,我們在生命中遇到了無數的人,也收獲了無數的情。
茫茫人海,能夠遇到彼此,本就是一種奇跡,若是能相伴相隨,更是前世修來的福分。
其實,所謂的巧合,絕非單純的偶然,無論與誰相遇,都能帶給自己成長與經驗。
人生短短幾十載,那些別人給予自己的美好,我們都應牢記于心,伺機而回報對方。
簡而言之,人生之旅,終究是還債的旅程。
曾經受到過多少的恩惠,便要還給對方多少的虧欠,如此人生才算功德圓滿。
01
父母養育之恩
這世上最大的恩情,來自于父母的生養,而人生最大的債務,亦是父母的所賜所予。
從出生的日夜相伴,到成長的扶持鼓勵,再到成年后的相思牽掛。
父母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沒有他們的存在,自己便不會有如今的生活。
正如《詩經》中所言:“哀哀父母,生我劬勞?!?/strong>
沒有任何一份情感,能像父母對子女這樣,從始至終都保持著深情與濃烈。
光是贈予自己生命,便是一生難報的恩義,而不辭辛勞的養育,更是永世難忘的厚愛。
這輩子,我們所欠最多之人,便是自己的父母。
這份情,我們要用一生回報,此乃天經地義之事。
任何愛都應該是相互的,即便父母于子女之愛,并不奢求任何回報,報恩父母也是人之常情。
《增廣賢文》中曾言:“烏鴉有反哺之義,羔羊有跪乳之恩?!?/strong>
飛禽走獸,尚且有報恩之舉,生而為人,又如何不去敬老尊賢?
幼年時,父母給自己無微不至的關心,人老后,自己也應盡到照顧父母的義務與責任。
孝順父母,不光是還自己這輩子的債,更是為自己的子女做出表率。
唯有自己擁有這份美德,子女才會上行下效,將這福報世代相傳。
誰都有老去的一天,別等到父母離去后,才懊惱著追悔莫及。
今生債今生還,有時間多給他們一些陪伴,少一些爭吵,別讓自己此生留下遺憾。
貴人提攜之義
任何道路都不可能始終平坦,更會有曲折迂回,千溝萬壑的阻礙。
人生之路亦是如此,漫漫征途總會有自己無法克服的關隘,與難以繞過的高山。
在這樣的緊要關頭,最能看出一個人的真情所在,是真是假皆在此時暴露無遺。
有人選擇避之不及,深怕自己深受牽連,而有人則選擇施以援手,哪怕自己會有池魚之殃。
前者的落井下石,總是顯得輕而易舉;而后者的雪中送炭,卻實在是難能可貴。
三國時期,劉備與諸葛亮便是彼此的貴人。
當時劉備沒有多少兵馬,也沒有立足之地,但諸葛亮仍然選擇出山相助,幫他三分天下。
而諸葛亮雖然聲名在外,卻并非大富大貴的權貴,可劉備仍愿給予他全心全意的信賴。
沒有諸葛亮的幫助,劉備不會有蜀漢的基業,而沒有劉備的知遇,諸葛亮也不會有施展才能的機會。
身為彼此的貴人,兩人都扶持了對方,也成就了自己。
正如哈伯德所說:“聰明人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幫助自己的惟一方法,就是去幫助別人?!?/strong>
大千世界,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相遇相識,更不是所有人,都會和你志同道合。
人生中有貴人相助,是遠勝任何功名利祿的財富,更是指引自己走出低谷的圣光。
所有的善意,都好比潺潺流水,滋潤過自己以后,仍然會流向他人。
對于貴人的提攜之義,要懂得及時償還,別讓這條溫情長河,流到自己腳下時干涸。
03
朋友相知之情
有時候,生活會平靜的有些無聊,在這樣的環境下,人自然會涌起孤獨的情緒。
當這些種種的寂寞累積堆疊,便需要找個人傾訴或發泄,又或者自己獨自慢慢承受與消化。
有太多的話語,無法和親人講述,也有許多的愁緒,難以與愛人吐露。
唯有肝膽相照的朋友,能夠了解個中滋味,也只有患難與共的知己,愿意聆聽自己的喜悲。
就像馮夢龍的詩句所言:“相識滿天下,知心有幾人?”
無數的酒肉之交,與自己在觥籌交錯間,說著言不由衷的話語,虛情假意。
許多的狐朋狗友,和自己在推杯換盞中,做著表里不一的事情,惺惺作態。
真正能替自己考慮,愿意為友情犧牲個人利益的人,縱觀歷經的歲月,可謂寥寥無幾。
魯迅先生性格獨立,一向喜歡獨來獨往,平生沒有太多朋友,但瞿秋白卻是個例外。
兩人雖然18年的年齡差,性情與儀態也截然不同,卻因有著相同的理想觀念而產生了友誼。
他們彼此常以書信來往,受“白色恐怖”影響,瞿秋白無處可去,只能暫避于魯迅家中。
魯迅不止為他安置住處,還幫他發表文章,并將稿費提前付給瞿秋白。
別人都對此事唯恐避之不及,只有魯迅以臨危不懼、視死如歸的政治勇氣出手相助。
提及這段友誼,魯迅曾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友情猶如黑夜的燈塔,使所有迷失的航船找到了方向。
友情好似春日的小雨,讓孤寂之人享受了心靈的滋潤。
正是有了知己的陪伴,人生之路才有了豐富的色彩,這份幸運請好好珍惜。
人生就是一場還債的旅行,前世未了的緣分,化成今生的羈絆,終是相見。
行遍世間所有的路,只為今生的一場邂逅,只為這一份情債的償還。
所以,我們要慢慢讓自己豁達地活著,不必執著,順其自然,不辜負遇見,不虧欠償還。
人生一場,終將是互相虧欠。
當你拖欠到無力償還的時候,曾經的擁有也將會化為泡影,曾經得到的也將會失去。
所以,人生是認清與看淡,也是執著與勇敢,萬事盡心盡力,而后順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