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公眾號新人,沒有趕上所謂公眾號的紅利期,所幸還是能夠狠下心來,搭上了公眾號這趟列車,還不打算下車。
晚了嗎?或許不晚。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只要你想開始,什么時候都不晚。
有一位自媒體大師說:
我們總說紅利期已過,這個說法是不準確的。任何一個平臺都有它的運轉周期,只有堅持耕耘的人,才能在再一次紅利期來臨之際,狠狠抓住。
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
前不久開通了個人公眾號,起念于一場“地鐵刺激”。
一個再平凡不過的早上,上班途中,手法嫻熟地刷著訂閱號,闖入眼簾的還是些炒冷飯的心靈雞湯,盡是辭藻堆砌,實在是沒有更多營養(yǎng)。
我的眼睛一下子產生了抗拒,再往下拉,閱讀,點贊量已過萬。
霎時間,一種無法名狀的感受涌上心頭,默默地退出當前頁面。
就這?竟然有這么多的擁護者。
這讓我不禁想起之前一個朋友說的:
現在的閑人無奇之多,審美千奇百怪,不管什么樣的內容都有人看,只要你敢發(fā),你總能找到你的受眾。
想到這,眼睛的余光還捕捉到一個青年小伙在看今日頭條,當前頁面:一個其貌不揚的中年婦女在對嘴型唱歌.......
我之前就在某平臺上創(chuàng)作過一段時間,后來因為缺乏方向,鞭策,失去動力而草草了之。
神奇的是,這個早上竟不同于任何一個早上,我很明顯地感受到我不是一時沖動,而是潛藏已久的自我創(chuàng)作,自我療愈,讀者共情的火焰就此點燃。
每一場雪崩來臨之前,沒有一朵雪花是無辜的。
但我卻要感謝每一朵從中作梗的雪花,讓我這座冰山得以迸發(fā)熱烈。
天性多愁善感的我,多了一份與生俱來的創(chuàng)作靈感。
我實在有太多的話想說了,但當然不是自說自話,我想要真正做到口出成章,妙筆生花。
我有很多的小觸感,卻未曾通過文字作為迸發(fā)出口。
得益于所學專業(yè)是法學,我更是對文字,邏輯有足夠的耐心。
閱讀快速,記憶力良好,我肯定具備了很多已經啟程的創(chuàng)作者所沒有的創(chuàng)作優(yōu)勢,既然他們行,為什么我不可以?
以上講了一些關于我自己之所以開啟做公眾號的心路歷程。很可能有些讀者會有誤解,覺得文不對題。
親愛的,那你就錯怪我了。
你知道嗎?什么事情最能讓你持之以恒地去做,還能樂此不疲的?那一定是你感興趣的事情。只有興趣,最能夠讓你克服一切艱難險阻。
而做公眾號,應該只是你興趣,熱情的依托而已。
如果你是打從心底里對文字,寫作感興趣,那這條路,不愁走不遠。
哪怕我現在走得很慢,但請相信,只要我一直在路上,公眾號這碗這么大的羹,總會分得我一小份。
有人說:
如果你寫作是為了成為一個大家,那你還是早日放棄吧。
這說的就是寫作是一場持久戰(zhàn),不是一朝一夕能習得的。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欲速則不達。看準了自己的內心所想,接下來就是要行動。
方向,策略,計劃必不可少。
最近這段時間,我通過關注很多創(chuàng)作者達人,也閱讀了很多關于運營公眾號的工具類書籍,從中有非常大的收獲。
接下來,我將分階段跟大家一起分享做公眾號的干貨,而我自己也是邊學邊做。
在這個過程中,我更多的是通過文字讓自己更清晰這條路該怎么走,一直走在路上。
但如果能幫到你,并且一起進步,是我的榮幸。我一個人可能走得更快,但跟著一群人,我才可以走得更遠。
下期再約,不見不散!
關注以下公眾號名片,更多干貨等著你。
點個在看,我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