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angside.blog.163.com/blog/static/58974608201229102944640/
南非古礫巖型金鈾礦床是世界上最大的金礦床,位于約翰內斯堡南部的維特沃特斯蘭德,因此其全稱叫維特沃特斯蘭德古礫巖型金鈾礦,中國人習慣于稱其為蘭德古礫巖型金鈾礦或南非古礫巖型金鈾礦。該礦集區是1886年由喬治·沃克和喬治·哈里遜發現的。
南非98%的黃金分布于德蘭士瓦省和奧蘭治自由邦的維特沃特斯蘭德(Witwatersrand)三角區。絕大多數礦床產于維特沃特斯蘭德系礫巖中,屬于元古代原始地臺坳陷及原始地槽坳陷區的含金或含金-鈾礫巖金礦,是世界各類金礦中儲量、產量最大的礦床類型。
維特瓦特斯蘭德盆地位于南非約翰內斯堡以南至韋科姆(Welkom)之間,呈北東向狹長展布,系一盆地構造,盆地面積約25000平方公里。
蘭德盆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金礦產地,沿盆地北、西、南3面,含金礫巖面積約300X150公里,分布有7個金礦田,共l00多個金礦床。蘭德金礦自1886年開采以來的一百多年來,其黃金產量居世界各種類型金礦之首,共采出黃金三萬余噸,估計儲量尚有二萬噸。最近50年來,它提供了世界金產量的60%以上。三十年代末開始,蘭德金礦中發現并開采了鈾礦,故又稱礫巖型金-鈾礦床。卡勒頓維累(Carlrtonville)金礦田的Western Deep Level 金礦現已開采到地下4800米。(
南非的鈾礦床主要集中在維特沃特斯蘭德盆地的含金-鈾礫巖中,為礫巖型金-鈾礦床,儲量大品位低,鈾作為副產品回收。礫巖中工業鈾礦層多達20多層,礦層延伸達幾公里、幾十公里不等。
2006年,南非黃金的儲量基礎為36000噸,儲量為6000噸,居世界第一位,儲量占世界總儲量的40.1%。 南非低成本鈾資源量(≤80美元/千克)為34.1萬噸(比2001年增長56.42%),占世界總儲量的7.2%,居世界第五位。
一、蘭德盆地內的七個金礦田
1、艾懷恩德(Evander)。
2、東部蘭德(East Rand)。
3、中部蘭德(Central Rand)。
4、西部蘭德(West Rand)。
5、卡勒頓維累(Carlrtonville)。
6、克勒克多普(Klerkdorp)。
7、韋爾科姆金礦田等。
總計分布有100多個金礦床。
二、蘭德盆地內最大的10個金礦床(均已產出黃金90噸以上)
1、West Driefountain (屬卡勒頓維累金礦田)。
2、Crown Mine (中部蘭德金礦田)。
3、ERPM(中部蘭德金礦田)。
4、Vaal Reefs (克勒克多普金礦田)。
5、Eastern Holdings (韋爾科姆金礦田)。
6、Western Deep Levels (卡勒頓維累金礦田)。
7、Blybooruitzicht (卡勒頓維累金礦田)。
8、Free State Geduld (韋爾科姆金礦田)。
9、Government GM Areas (東部蘭德)。
三、蘭德金鈾礦的主要特征
蘭德金鈾礦集區位于南非古地盾南部邊緣,產于下元古界維特瓦特斯蘭德系中。該巖系的形成年齡為22億年。主要由云母片巖、石英巖、長石石英 巖及礫巖組成,不整合于太古代片麻巖和花崗巖之上。有維特瓦特斯蘭德等4個含礦巖系,分布于古河床、河谷和蝕溝中;含礦主巖以礫巖層為主,少量為石英巖。含礦層多達20層,其中最主要的有10層,礦層沿走向延長可達290km,一般厚1~2米,含金6~25克/噸,含鈾0.019%~0.038%,鈾資源總量為31.4萬噸。含礦礫巖大部分由70%礫石和30%膠結物所組成,金鈾富集在膠結物中。含礦礫巖層中含有大量有用礦物, 經濟上可回收的僅有金、銀、鈾、鋨、銥礦和黃鐵礦等。主要鈾礦物有晶質鈾礦及鈾釷碳氫礦,其次為瀝青鈾礦、鈦鈾礦;含鈾礦物有鋯石和獨居石。礦床成因有砂礦成因論、沉積變質成因論及熱液成因論等多種看法。
礦床類型為石英卵石礫巖型,金鈾共生,以金為主,鈾作為回收的副產品。
蘭德盆地經歷了2500-2300Ma的漫長形成演化歷史。盆地形成隨即形成了巨厚的維特瓦特斯蘭德系,下部為頁巖、板巖、石英巖和含鐵巖層,含3-4層含金礫巖。隨著沉積作用的發展,盆地面積減小,上部維特瓦特斯蘭德系厚3200m,以礫巖、石英巖為主,盆地內有四層主要含金礫巖層。含金礫巖面積約300X150公里,主要由石英巖礫石和泥質膠結物構成,膠結物中可見黃鐵礦、綠泥石、絹云母等,金多產于膠結物及其中的硫化物中,顆粒微細,大多在0.01-0.06mm間,少數成細脈狀產出。膠結物內尚含鋯石、鉑礦物、鋨銥礦、鉻鐵礦等重礦物及黃銅礦、方鉛礦、閃鋅礦、輝銻礦、砷鉑礦、鎳鈷礦和碲金礦等。礦石含金4.5-10g/t,平均為6.5g/t,個別礫石粗大、分選較好的層位含金達200g/t,含鈾0.03%。
含金礫巖中的礫石幾乎全由石英構成,偶含燧石、石英巖、斑巖、板巖礫石。礫石磨圓度良好,說明曾經歷了長期的搬運和磨蝕。
按伴生的金屬礦物,礦化礫巖可分兩類:(1)含黃鐵礦、磁黃鐵礦的礫巖,(2)含赤鐵礦、鈦鐵礦的礫巖。礫巖型金礦中還常伴生有一定數量的賤金屬硫化物、瀝青鈾礦及固體碳氫化合物。金和其它金屬礦物都產于礫巖的膠結物中,局部成細脈從膠結物中延伸至礫石的裂隙中,有的甚至成金和硫化物的細脈產出。礫巖中金礦化不很均勻,高的可達數百g/t,一般不超過10g/t。
1915年發現金礦床中有放射性物質,經回收鈾流程的研究,1952年開始生產U3O8,1960年達到年產5800噸。1967年起成為世界重要產金區。
含金、鈾、釷和稀土元素的礫巖型礦床在世界上分布甚廣,礫巖型金礦床都產于古老陸臺上,形成于結晶基底上的內陸盆地中。年齡通常在2300-2500Ma前。與其伴生的巖層有石英巖、頁巖、黏土巖,形成韻律性的地層組合,厚度常達萬米以上。金僅含于某些層位的礫巖或某幾層礫巖中。含金的礫巖成薄層狀夾于巨厚的沉積巖層或火山沉積巖中。
世界上分布有礫巖型金礦的地區有:
1、加納的塔克華(Tarkwa, Ghana),規模巨大。
2、巴西的賈卡比納(Jacobina, Bahia),規模巨大。
3、加拿大安大略的依利澳特湖(Elliot Lake)和盲河(Blind River)地區(在薩德伯里附近),規模巨大。
4、津巴布韋,規模不大。
5、俄羅斯及獨聯體,規模不大。
6、澳大利亞等,規模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