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 雜談 |
礦業權的法律制度
8.3.1區塊登記與勘查作業區范圍最大面積限制制度
(1)區塊劃分與區塊面積: 國家對礦產資源勘查實行統一的區塊登記管理制度。區塊是按經緯度的一定間隔劃成的范圍。礦產資源勘查工作區范圍以經緯度差1′×1′劃分的區塊為基本單位區塊。每個勘查項目允許登記的最大范圍為:
每個基本單位區塊按照經緯度差30″×30″劃分為4個區塊,稱為1/4區塊;每個1/4區塊按照經緯度差15″×15″劃分為4個區塊,稱為小區塊。
在不同緯度上區塊的面積是不同的。在我國最北段和最南端基本單位區塊面積分別約為2.08Km2和3.24Km2,1/4區塊分別約為0.52Km2和0.81Km2,小區塊分別約為0.13Km2和0.2Km2。探礦權申請人申請勘查區塊時一般不得大于上述規定的最大范圍。
(2)礦業權的審批權限:
(1)探礦權的審批權限:
① 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負責審批登記發證的項目為:
a. 除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礦產資源;領海及中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的礦產資源以外的礦產資源;
(2)采礦權的審批權限:
① 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負責審批登記,頒發采礦許可證的項目為:
a.國家規劃礦區和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內的礦產資源;
b.領海及中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的礦產資源;
c.外商投資開采的礦產資源;
d.《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附錄所列的礦產資源。
e.開采石油、天然氣礦產的,經國務院指定的機關審查同意后,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登記,頒發采礦許可證。
② 省級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審批登記,頒發采礦許可證的項目為:
a. 除國家規劃礦區和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內的礦產資源;領海及中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的礦產資源以外的,礦產儲量規模中型以上的礦產資源;
b.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授權省級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審批登記的礦產資源。
③ 縣級以上地質礦產管理部門管轄的權限為:
除國家規劃礦區和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內的礦產資源;領海及中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的礦產資源;外商投資開采的礦產資源以外的礦產資源,按照省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管理辦法審批登記,頒發采礦許可證。
勘查出資人為探礦權申請人;但是,國家出資勘查的,國家委托勘查的單位為探礦權申請人。
1)探礦權排他制度: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他人依法取得探礦權的勘查作業區內進行勘查或者采礦活動。探礦權人與采礦權人對勘查作業區范圍和礦區范圍發生爭議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發證的登記管理機關中級別高的登記管理機關裁決。
2)采礦權排他制度;任何單位和個人未領取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的,擅自進入國家規劃礦區和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范圍采礦的,擅自開采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的,超越批準的礦區范圍采礦的,由登記管理機關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
8.3.4有償取得制度
探礦權、采礦權可以通過招標投標的方式有償取得。
登記管理機關確定招標區塊或礦區范圍,發布招標公告,提出投標要求和截止日期;但是,對境外招標的區塊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確定。
登記管理機關組織評標,采取擇優原則確定中標人。中標人繳納探礦權使用費、探礦權價款(或采礦權使用費、采礦權價款)后,辦理登記手續,領取勘查許可證(或采礦許可證),成為探礦權人(或采礦權人),并履行標書中承諾的義務。
8.3.5探礦權價款制度
探礦權、采礦權有償取得的費用主要指探(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
(1)探礦權使用費:以勘查年度計算,逐年繳納。探礦權使用費繳納標準為:
第一個勘查年度至第三個勘查年度,每平方公里每年繳納100元;
從第四個勘查年度起,每平方公里每年增加100元,但是最高不得超過每平方公里每年500元。
(2)采礦權使用費:按照礦區范圍的面積逐年繳納,標準為每平方公里每年1000元。
(3)探礦權價款:申請國家出資勘查并已經探明礦產地的區塊的探礦權的,探礦權申請人除按規定繳納探礦權使用費外,還應當繳納經評估確認的國家出資勘查形成的探礦權價款;探礦權價款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一次繳納,也可以分期繳納。
(4)采礦權價款:申請國家出資勘查并已經探明礦產地的采礦權的,采礦權申請人除按規定繳納采礦權使用費外,還應當繳納經評估確認的國家出資勘查形成的采礦權價款;采礦權價款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一次繳納,也可以分期繳納。
探礦權使用費和國家出資勘查形成的探礦權價款,采礦權使用費和國家出資勘查形成的采礦權價款由登記管理機關收取,全部納入國家預算管理。
(5)探礦權使用費和探礦權價款的減免條件:
1)國家鼓勵勘查的礦種;
由探礦權人提出申請,經登記管理機關按照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制定的探礦權使用費和探礦權價款的減免辦法審查批準,可以減繳、免繳探礦權使用費和探礦權價款。
(6)采礦權使用費和采礦權價款的減免條件:
1)開采邊遠貧困地區的礦產資源的;
2)開采國家緊缺的礦種的;
8.3.6最低勘查投入制度
探礦權人應當自領取勘查許可證之日起,按照下列規定完成最低勘查投入:
1)第一個勘查年度,每平方公里2000元;
探礦權人應當自領取勘查許可證之日起6個月內開始施工;在開始勘查工作時,應當向勘查項目所在地的縣級地質礦產管理部門報告,并向登記管理機關報告開工情況。
探礦權人在勘查許可證有效期內進行勘查時,發現符合國家邊探邊采規定要求的復雜類型礦床的,可以申請開采,經登記管理機關批準,辦理采礦登記手續。
探礦權人在勘查石油、天然氣等流體礦產期間,需要試采的,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試采申請,經批準后可以試采1年;需要延長試采時間的,必須辦理登記手續。
探礦權人在勘查許可證有效期內探明可供開采的礦體后,經登記管理機關批準,可以停止相應區塊的最低勘查投入,并可以在勘查許可證有效期屆滿的30日前,申請保留探礦權。但是,國家為了公共利益或者因技術條件暫時難以利用等情況,需要延期開采的除外。
8.3.7探礦權保留制度
保留探礦權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2年,需要延長保留期的,可以申請延長2次,每次不得超過2年;保留探礦權的范圍為可供開采的礦體范圍。在停止最低勘查投入期間或者探礦權保留期間,探礦權人應當依照規定,繳納探礦權使用費。探礦權保留期屆滿,勘查許可證應當予以注銷。
8.3.8石油、天然氣勘查特別制度
勘查石油、天然氣礦產的,經國務院指定的機關審查同意后,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登記,頒發勘查許可證。
第四章 礦業權的申請
8.4.1探礦權的申請
(1)探礦權申請人應提交的資料:探礦權申請人申請探礦權時,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資料:
1)申請登記書和申請的區塊范圍圖;
(2)石油、天然氣滾動勘探開發的申請:申請石油、天然氣滾動勘探開發的,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資料,經批準,辦理登記手續,領取滾動勘探開發的采礦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