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愛人2》的綜藝已經收官了,但是它還是像一團云,堵在海非深的胸腔里。
反反復復讓人感受到窒息無奈,想起來就是深深的無力感。
甚至很多時候我都在想,張婉婷來參加這期節目,能遇到蘇詩丁和盧歌,她本應該很幸運的,但是她卻沒有去想過抓住這種幸運。
一開始我也覺得,張婉婷是因為在原生家庭缺愛,所以她才有很強的不配感,要不斷的去宋寧峰那里鬧,去驗證自己有沒有被愛。
可是往后追節目會發現,張婉婷的原生家庭里,母親不靠譜,父親也不全是正面的形象。
她的父親是個脾氣暴躁的人,動不動就會發火,還愛喝酒,如果父親沒有早亡,她當然會收獲更多的父女溫情,同時也得承擔父親對她帶來的傷害。
一般情況下,原生家庭不幸福的人,越是缺乏安全感,他們越不會鬧,反而是會被塑造成“討好型人格”的人,因為害怕失去,所以處處壓抑自己。
我們從張婉婷身上,是看不到壓抑自己這個面的,她反而是強勢地攻擊,逼迫宋寧峰一次次向她屈服。
好像她心中總有不滿,總有一大塊欲求,宋寧峰無法給她滿足,所以她才會在節目中屢次強調,宋寧峰不會體察她情緒背后的需求。
等到愛情36問的環節時,她對宋寧峰真正的不滿,才在節目中被揭開來。
張婉婷問宋寧峰,她感受到的是,宋寧峰一開始跟她在一起,其實并沒有那么愛她,她的這種感覺對不對,宋寧峰是不是真的對她沒那么愛?
事實也真如張婉婷感受的那樣,宋寧峰給了她正面回答,一開始確實沒那么愛她。
到這里才是抽絲剝繭,見到了他倆為什么婚姻是那個狀態,因為張婉婷她不甘心吶。
憑什么她要做婚姻情感里的“將就”,憑什么她生了孩子,在宋寧峰心里,還是比不過別人。
如果她只是不甘心,不滿意,不認輸,那還可以結束這段感情,既然你沒那么愛我,我也不跟你將就著過。
事實是張婉婷也做不到這份灑脫,原生家庭的缺愛,又讓她自卑,沒有信心去追求自己滿意的愛情,否則她也不會當初主動追求離婚的宋寧峰。
正是因為放不下又不甘心,所以張婉婷才在婚姻里過得擰巴,過得敏感易怒,過得以虐宋寧峰為幸福。
張婉婷的“瘋”,糾纏著兩股她消化不了的情緒。
一方面是憤恨,她為宋寧峰付出那么多,家里主要賺錢的是她,她年紀輕輕還給宋寧峰生了孩子,可她卻活成了蒼蠅血,宋寧峰心里有自己的白月光,付出和收獲不對等,所以她憤恨。
這股憤怒的原因,并不是她能控制的,感情的生發人是宋寧峰,憤怒又無可奈何,所以她要折磨宋寧峰。
這種折磨一方面給張婉婷找到了心理平衡,另一方面她也想在這種折磨里安慰自己:宋寧峰還是愛她的,要不怎么能忍受她這樣作?
另一方面是痛苦,同為女人,因為宋寧峰的偏愛,她永遠要比別人低一頭,愛情的排他性和唯一性,更加增強了這種挫敗感的打擊,讓她像萬蟻蝕心一樣痛苦。
既然她痛苦,那就大家都不要好過,憑什么別人都好好的,讓她一個人忍受痛苦,所以張婉婷要給宋寧峰找不舒服。
如果從張婉婷的單線視角去看,這樣做當然有她的合理性,然而蘇詩丁和盧歌的事實擺在眼前,真心相愛的人,他們也不幸福。
宋寧峰在一開始說過,他的上一段感情跟盧歌很像,都是深愛對方,最后婚姻卻沒繼續下去。
節目里,蘇詩丁和盧歌都承認,曾經自己那么愛對方,離婚之后見到對方仍然心動。
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們雖然相愛,卻敗給了婚姻現實。
那么相愛的人,在婚姻里,一樣給對方帶來過痛苦和折磨,只要這種傷害存在,他們想起彼此時,就不可能毫無怨念,他們的感情也不會純粹是美好的。
張婉婷哪怕有一絲用心,就能從蘇詩丁身上發現,就算不是男人的最愛又如何?他們的感情,有他們自己今生難以解開的痛苦糾纏,自己何必跳出來充當惡人?
《紅樓夢》里有句話:“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兩個人相愛婚姻卻繼續不下去,甚至離婚了,心里還裝著彼此,那你們繼續裝啊,裝著又怎么樣,想到不能白頭偕老的原因,還不是一樣會埋怨對方。
這種情況下,只有你越坦蕩,越不加干涉,他們反而越能意識到,不能在一起的原因在他們本身,這相愛抵不過世俗,是如此廉價易摧毀。
倒是像張婉婷這樣瘋個沒完的,反而會讓人越來越受不了她身上的刁蠻任性,會越來越思念前人的好。
如果那么在乎,也不用拿孩子當借口,干干脆脆的去離婚,有孩子離婚的人多了去了,只要離婚后倆人都能繼續愛孩子就行。
如果想在一起,也要過好自己的日子,相互體諒,彼此扶持,在切實的相扶相伴中加深感情,前面的感情債讓他們自己去翻清就行。
蘇詩丁和盧歌的感情,其實是很經典的例子,切切實實擺在張婉婷面前,告訴她,前任沒那么重要,離婚還相愛沒什么大不了。
但她就是視而不見,拼命鉆自己的牛角尖,才讓人有深深的無力感。
魯迅說:“無刺的薔薇是沒有的,然而沒有薔薇的刺卻很多。”
感情里,要做一朵帶刺的薔薇,就算用尖刺扎過,至少也能讓人想到花朵的嬌媚。
不要做一根無薔薇的尖刺,別人念起時,只有被扎的余悸,讓人只念前花別樣紅。
作者:海非深,生于砂礫間,心向暖陽開,寫走心的文字,過有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