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和尚是五代時期后梁高僧,整日袒胸露腹、笑口常開,幽默風趣、聰明智慧、與人為善、樂觀包容,深受人們尊敬和愛戴。我們常見的“布袋圖”上有布袋和尚贊:“左一布袋,右一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指的是修行人先要萬緣放下,才能一塵不染;一般人因受無明所困,業障太重,唯有放下這一切包袱,才能得到清凈自在。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生的好多煩惱和痛苦,其實,都是自己找的。都是有貪嗔癡的無明和錯誤的執著而引發的。
人生,不要只會做加法,還要學會做減法。要把不切實際的幻想和追求,曾讓你痛苦,讓你不愉快的人和事及時從記憶中刪除,解除心靈的枷鎖和重負,從而輕松上路。
微博上有一段話說的非常好:“活法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如果你的生活以金錢為中心,你會活的很苦;如果你的生活以兒女為中心,你會活的很累;如果你的生活以愛情為中心,你會活的很傷;如果你的生活以攀比為中心,你會很苦悶;如果你的生活以寬容為中心,你會很幸福;如果你的生活以知足為中心,你會很快樂。”
學會做減法,才會讓人生變得簡單。夢想,有一個就行,朋友,有三五知己足矣,物質,能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就行。因為人生的幸福,并不取決于你擁有權利的大小和財富的多寡,而是取決于你擁有一顆從容淡定的心。
有的人為追求權利和財富不擇手段,有的人找情人,包二奶,把自己的生活搞得非常復雜,不能從貪,嗔,癡的無明和欲望中解脫,人生就會煩惱多多,痛苦多多,哪有幸福和快樂可言。
《紅樓夢》里有首《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
放下才能得到解脫。困擾我們的是我們的心靈,而不是當下的生活,如果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生活中的一切,就會祛除心中的雜念,享受一種自在安寧的人生。
保羅·柯艾略《孤獨的贏家》 :“人永遠都不會滿足。什么都沒有的時候,想得到一些東西;有了一些之后,想得到更多;什么都有了之后,又希望和什么都沒有時一樣幸福。但走在這條路上,其實無能為力。”
放下,是一種良好的心境。人這一輩子,沒有樣樣稱心的事,誰也不能盡善盡美。想要的越多,越累,在乎的越深,越痛。只有適當的清空,有選擇的卸下,輕裝上陣,才能輕松前行。
星云大師說:“人之所以生活得辛苦,就是因為放不下。為了一個人、一件事、一句話、一個臉色、一樣東西放不下,心里給煩惱占據,生活就愁悶。”
佛說,人生有八苦,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其實,所有的痛苦,都源于那顆充滿欲望的心。把這些欲望從你的心中清楚,放下心靈中的偏執、自私,、嫉妒、貪婪,讓心靈變得簡單一些,才會減少人生的痛苦,增加人生的快樂和幸福。
多少人在追求錯誤的東西,多少人在執著于不屬于自己的感情而不能自拔,多少人整天在和別人盲目攀比,把自己搞得痛苦不堪,讓人生變得毫無快樂。
人生,欲望越多,煩惱越多;欲望越少,煩惱越少。人的痛苦多來源于追求錯誤的東西,盲目與別人攀比。所以,要減少自己的欲望,學會放下,學會舍得,這樣,才能享受快樂自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