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準備轉型的來訪者問我,如果轉行或者換公司,那我之前的經歷不就浪費了,這種顧慮讓我們不敢賣出改變的一步。這種過往的職業經歷其實是一種沉沒成本
過往的職業經歷其實是一種以往已經發生的,但是與當前決策無關的成本
在應對這種職業轉型對已有經驗的顧慮時,在這里分享兩個視角,幫助大家跳出沉沒成本帶來的卡頓感
“
1
把時間線拉長
設限10年后的你應該是什么樣子的,那個時候的你是在做什么工作,會跟什么樣的人對接,會經歷什么樣的起伏變化。站在那個10年后自己的視角,會對現在已經積累的行業經驗和沉沒成本,年長的自己會對現在的自己說什么,會給自己什么建議
再次舉我自己的例子:我從獵頭轉到甲方去做HR,再到現在的職業規劃師,每一次都轉型了,但是我現在做的職業規劃師是因為有我過往從獵頭和HR所學到的知識經驗的。因為做獵頭的時候積累了我招聘方面的經驗,所以我成功跳到甲方去做了HR(招聘主管)也是因為做了HR,我見證了很多崗位,對很多崗位的人才畫像有清晰的了解,奠定了我后來做職業規劃的基礎。
你可能會說我是因為每次轉型動作不大,所以有相關性,但是其實你想轉型的方向多多少少都和目前所做的事情都有相關性的,很多崗位要求的溝通能力、計劃能力、學習能力是相通的。
“
2
換一種思路
如果你談了一個對象,你們談了五年,可是某一天你發現他是一個渣男,或者壓根不適合你,你是選擇跟他步入婚姻殿堂還是果斷分手,果斷分手,痛一陣子;步入婚姻殿堂結婚生子,痛一輩子。
愿我們都能夠做真實的自己,未來未知,但是當下已經確定不合適,為什么不果斷分開呢。即使當下難受,未來也會感謝現在的自己,還好沒有泥足深陷。
“
3
轉行準備工作
當然,我不建議你裸辭轉行,轉行也有很多準備工作要去做,要去復盤當下的經歷,并對于大致有哪幾個(注意是幾個,不是唯一一個)方向是你想要選擇的方向,并迅速選擇一個去小范圍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