詛咒是一種迷信,并沒有科學(xué)根據(jù)。但人們還是寧愿信其有,不愿信其無。傳說中,美麗的寶石總是被邪的力量保護(hù)。歷史上,也有很多出身不凡的寶物總是帶給主人災(zāi)難和厄運(yùn).
光明之山
世界上最古老而又保存至今的巨大鉆石“柯伊諾爾”,英文名稱為Koh-I-Noor,在波斯語中意為“光明之山”。其重105.6克拉(21.6克),無色,橢圓形琢刻形狀,原產(chǎn)于印度戈爾康達(dá),在世界著名鉆石中排名第33位。“光明之山”的原石據(jù)說重800克拉,經(jīng)過寶石工匠第一次磨制后成為191克拉的大鉆,以后又被重新磨制為108.97克拉。
700年來,它就像折射歷史的一面鏡子,引發(fā)了無數(shù)次的血腥屠殺和爭斗,而許多擁有它的君主則難逃厄運(yùn)。這顆大鉆石原來歸印度莫臥兒皇帝所有,1739年被波斯皇帝納狄爾奪走。1747年納狄爾被暗殺,貴族阿貝德爾趁機(jī)搶奪了這顆鉆石。100多年以后的1849年,在英國吞并印度的旁遮普戰(zhàn)爭中,英國總督戴胥勛爵奪取了這顆寶石,并在后來貢獻(xiàn)給了英國維多利亞女王。
1852年,英國宮廷礦物學(xué)家坦南特再次打磨了這顆鉆石,令它更加光艷照人,重量則減到了現(xiàn)在的105.6克拉。從此,“光明之山”成為英國女王王冠頂部十字架上最奪目的寶鉆。
維多利亞女王熱衷于收藏,從各地搜羅來的奇珍異寶令她陶醉不已。得到“光明之山”之后,她先讓人把鉆石鑲嵌在胸花上,后來又被用作王冠上的主鉆?!肮饷髦健边€激發(fā)了威爾基?科林斯的靈感,寫出《月亮寶石》這部經(jīng)典作品。鉆石的捐獻(xiàn)者杜利普?辛格也受到了英國的禮遇。英王室把他帶到了英國,為他請了家庭教師,還給他提供豪宅和高額薪水。杜利普后來表示,他并不后悔放棄“光明之山”的擁有權(quán)。1851年,“光明之山”在倫敦公開展出。專家們認(rèn)為,這枚寶石在印度寶石工匠手下所磨成的形狀,閃光較差,不夠美觀。1852年,英國宮廷礦物學(xué)家丁?坦南特再次磨礪了這顆鉆石,令它更加美艷照人,重量則減到了現(xiàn)在的105.6克拉。它從此成為英國王冠上的主鉆。王冠上面鑲嵌了2800顆鉆石,其中最奪目的光芒就來自王冠頂部十字架上的“光明之山”。維多利亞女王死后,“光明之山”被瑪麗王后鑲在了自己的王冠上;瑪麗王后死后,英王喬治六世繼位。1937年,喬治六世的妻子,即2002年去世的英國王太后得到了這顆鉆石。不過,“光明之山”雖然最終按古老的印度經(jīng)文所言,被女人所擁有;但它仍然沒有被看成是一塊吉祥石,就連維多利亞女王也曾因“光明之山”鉆石遭到兩次襲擊。而且,擁有“光明之山”的英國皇家貴胄幾乎沒有真正戴過它。“光明之山”一直被珍藏在倫敦塔里,象征著英國君主至高無上的地位,也無言地記錄著它染滿血腥的漫漫歷程。